线上入户陪伴是个艺术活

    【摘要】通过线上入户陪伴,家庭陪伴者营造温馨的团体氛围,创设安全的环境,在陪伴的过程中提升家长的情绪智能,让他们能合理表达情绪,正确看待孩子呈现出来的问题:多角度肯定家长,借助巧妙的提问,挖掘他们身上的资源,激活教育孩子的智慧:还可以讨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明晰亲子关系的边界。

    【关键词】线上入户陪伴;家庭教育指导;心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15—03

    【作者简介】刘亚英,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江苏江阴,214423)教师,高级教师。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渴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参与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抗疫活动,在线上入户陪伴理念的指导下,带领家长们每天打卡,分享亲子教育日记,体验、内化肯定技术,及时回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引领他们调整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创设安全的环境

    对于家长反映的亲子教育问题,家庭陪伴师要以抱持的状态包容和接纳,并做出建设性的回应。

    1.看见情绪——接纳现状。

    正式开展线上入户陪伴之前,我和家长们一个一个电话沟通,让有意愿的家长组成封闭式的陪伴群。家长每天分享亲子日记,我及时做出回应,群内其他家长也配合反馈。如果群里的互动无法解决家长的问题,我会和家长在电话中沟通细节,引导家长澄清问题。

    小新妈妈在人群第3天时给我打电话,不停地向我倾诉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事件。我让小新妈妈看见自己焦虑的情绪,描述自己的感觉和身体的反应,她对这些进行了精准地描述。我再引导她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接纳情绪,她发现这份情绪的背后是自己对孩子的爱与期待。当她看见自己的情绪,并描述出这些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诉求时,她在电话里的语速渐渐慢了下来,随着交流的深入,她开始接纳现状,平静地看待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

    当家长看见自己的情绪,愿意与情绪和平共处,接纳现状,就能让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家庭互动中生发和流动。

    2.多角度肯定——积极赋能。

    当家长在群里分享亲子日记时,我及时给予肯定,在同频的时空里和家长共情,并灵活运用五步肯定法:首先肯定成绩;没有成绩就肯定努力;没有努力就肯定动机;没有动机就肯定真心本性;真心本性也体现不出来,至少也要肯定存在。

    小旭妈妈对于孩子目前糟糕的行为习惯不知所措。我先肯定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她用心照顾生活,尽力引导学习,责任感特别强,即使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上课不专注、多动的情况,她仍不放弃,坚持陪着孩子做作业,督促孩子学习,因为六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有了孩子进入初中时良好的学习基础。再肯定她有强烈的求助动机,渴望正确引导孩子,尽管意识到改变不容易,但仍愿意突破舒适区,挑战危机区。得到多角度的肯定之后,小旭妈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感到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定能支持孩子顺利解决问题。

    家长分享的内容得到肯定后,他们感受到了肯定的力量,尝试改变陈旧的沟通模式,用温情的语言传递信息。他们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看家人,看到和家人形成新的互动模式的可能性。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孩子之间多了爱的流动,促进了亲子沟通的良性循环,使整个家庭朝着正向的轨迹自动运行。

    二、深入细致地引导

    当家长进行前期调整之后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需要细化教育情境,给予更具体的引导。

    1.善于提问——促进领悟。

    在21天里,家长难免遇到瓶颈,如觉得自己脾气比以前好,尽量考虑孩子的情绪,不苛责孩子,但孩子还是没有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变化,仍然比较懒散,没有学习动力。这个时候,我会通过一些提问带领家长挖掘自身资源。如:过去有没有什么时候,孩子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一点点?有的话,是什么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用提问的方式将细节具体化,让家长觉察那时的不同,把关注点聚焦在彼时彼刻,从自己身上寻找生长点。如果家长觉得没有这样的时候,可以询问他和孩子互动时的情绪状态、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的配合情况。

    小旭妈妈之前非常绝望,她认为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就是没有用。当她刻意觉察自己和孩子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后来再和孩子说话时,她的语气、语调、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还会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拥抱他,增加拉近关系的肢体动作。渐渐地,那个拖延的、满腹情绪的孩子开始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针对瓶颈,灵活提问,促进家长领悟:哪怕是同样的句子,如果语气积极、坚定,语言的影响力就更强。家长满怀热忱地生活,稳定地抱持环境,活成一缕温暖的阳光,孩子在光的滋养下会慢慢地从一株幼苗茁壮成长为挺拔的大树。

    2.引导表达——增进理解。

    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满意的时候,往往不知如何表达,说出口的意思会变形。本来满心是对孩子的爱,说出的语言却成了伤害孩子的刀,从而引发孩子对父母的反抗。

    因为小玉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把手机放在旁边,有时还和同学聊天,小玉妈妈忍不住批评她,小玉则嫌妈妈烦,奋起反驳。小玉妈妈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该不该收手机,又担心孩子带着坏情绪学习效率不佳。我在回应她的分享时写道:“如果妈妈看见这样的情况有情绪的话,可以调整沟通的语言:‘妈妈看到你在和同学聊天,妈妈是有点担心的,妈妈希望你可以早点完成作业,晚上早点休息……这样的表达有助于孩子接收到妈妈的担心、关心,进而理解妈妈,产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或许孩子接下来会有不一样的反馈。”几天后,小玉妈妈在分享时说孩子出乎意料地主动把手机交给她保管了。

    当父母用陈述性的语言客观地表达看见孩子问题行为后的情绪,如伤心、难过、无力甚至是愤怒,但又不带着伤心、愤怒的感觉表达这些情绪,孩子就能如实地接收到父母的想法,增进对父母的理解,进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在深入细致的引导之下,家长们意识到不是孩子教育不好,而是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到位,他们开始更加注重教育过程中的细节。

    三、反思普遍现象

    一个家庭中呈现的问题常常也会出现在其他家庭,对于共性的话题,我会借机把一个点延展开,引导家长从中照见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细节。

    打卡到18天的时候,小寅妈妈的分享体现出和儿子过度紧密的关系:担心他作业没有完成,担心他睡不好,做了很多细心照顾孩子的工作。我由此回应:“谁调整旧有的模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孩子。”再引申到社会上的一个普遍现象:父母很能干,孩子却很柔弱。另外一个爸爸也反馈了这个话题,表示太多的妈妈培养了巨婴。接下来的一天,小寅妈妈在分享里提问:我是不是替孩子承担得过多?并罗列了生活中的几个现象。小梦妈妈则分享,早晨孩子说吃一张鸡蛋饼,自己又给孩子加了一张,还命令孩子吃完,孩子没有说话,把两张饼都吃完了,等孩子走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强迫孩子。我就此话题做了点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本身能力圆满具足,如果我们过于担心,往往把孩子原有的能力剥夺了。父母活在“为孩子好”的想象里,却不知孩子会活得很辛苦、压抑。最后大家表示,要学会慢慢放手。

    在21天的陪伴中,家长的教育智慧越来越多,和孩子的日常沟通渐入佳境,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肯定,再把问題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解决。

    线上入户陪伴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艺术活。21天的陪伴虽然时间短暂、分享有限,但由这有限的时空里生发出来的力量却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