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与文艺美学

    张宇

    【摘 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俄狄浦斯情结是他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理论,体现于许多文学作品与神话寓言中。本文在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为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揭示俄狄浦斯情结对文学创作及审美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B83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63-0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等,提出了“性本能”“无意识”“俄狄浦斯情结”等概念,让人类重新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仅如此,弗洛伊德对文学和艺术也十分有兴趣。他创造性地运用俄狄浦斯情结去解释作家与作品,剖析其内含的心理机制。如此违背伦理常识和道德准则的理论一经提出,便遭到了一系列的驳难和诋毁,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行为》等一系列关于美学和文艺评論的著作,逐渐影响了后来精神分析批评派的美学家,给了他们一个新奇的艺术评判视角。

    一、作为精神分析基础的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最初是一名精神病医师,他从临床病例出发,从病人的症状入手,开启了精神分析之旅。他认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是一种无意识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他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以及生殖期,每个阶段以其相应器官得到满足为划分依据。在性器期,也就是儿童的3-6岁,孩童开始从偶然的经验中体会到性器官得到满足所带来的快感,依恋着双亲中异性的一方。男孩总是以母亲为性满足的对象,母亲的爱抚、拥抱,唤醒了男孩的性冲动。他们天真地幻想独占母亲,排斥合法地拥有母亲的父亲,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也称恋母情结。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不仅解释了梦的形成以及含义,更阐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他在此书中指出,梦是潜意识中未被满足的欲望的满足,任何梦都有显意和隐意,梦可以通过凝缩、移置、象征、润饰,把显意完全隐藏,然后精神分析学家通过一系列手段找出梦者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典型的梦:亲人离世,尤其是父母离世。弗洛伊德认为此类愿望隐藏在潜意识中,梦者确实在童年时曾希望梦中的亲人死去(尽管几乎所有人听到这类解释会极力反驳)。虽然令人大感意外,但在童年时期,孩子们就已经有了性偏爱的对象,即自己的异性父母,而把同性父母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性萌芽早在性器期就已存在,异性父母正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性对象,他们的欲望自然也会指向他(她);再加上生活中父亲往往更偏爱女儿,母亲更疼爱儿子,处于性萌芽阶段的孩子们自然就会排斥疼爱自己不够多同时又是自己“竞争对手”的同性父母,甚至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再出现,以“死亡”的方式永远离开。这样的心理往往不会被成人感受到,就算偶尔听到小孩子说“希望长大以后娶妈妈”或者“嫁给爸爸”也不会在意,反而会觉得这是一种“童言无忌”的纯真可爱。但是,一旦这种童年经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那么过于明显的对父母一方的爱和对另一方的恨很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神经症——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什么?它是在小孩大约四岁的时候,发生的一段过往的经历……在这些心照不宣的律法限制下,命令小孩停止把父母继续当作性的客体对象。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骤变的基础:‘学会疏导溢出的欲望。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下,我们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声音,面对我们蛮横无理的欲望,它这样强调说:‘冷静!平息下来!你要学习在社会中生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狄浦斯情结仿佛是一条痛苦而神秘的入教之路,经过它,我们把原始而野蛮的欲望变为对社会生活的渴望。这个痛苦的接受过程,如同我们人类的欲望那样,永远也不知道满足。”①总的来说,一切源于最初对异性父母的温柔和拥抱的渴望,由此产生出乱伦的欲望,以及一系列幻想:幻想着拥有象征全能的阴茎;幻想着占有异性父母并被他/她占有;幻想着消灭同性父母。这种欲望和幻想便是对父母的“性化”。可是在观察到女孩和男孩生理结构上不同、并没有阴茎后,男孩陷入了焦虑,害怕被父亲剥夺象征着全能的阴茎;女孩陷入了痛苦,以为自己曾拥有的阴茎已被剥夺。由此,孩子们对父母进行了“去性化”并认同自己的性身份,达成个体欲望与文明力量和解。而一旦无法完成对父母的“去性化”,或者对这种儿童期的性快感进行压抑,那么俄狄浦斯情结便会潜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青春期表现出叛逆、不妥协以及过分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在成年期表现出各类常态或病态的神经症,如癔症、恐惧、强迫症等。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文学创作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直寻求着发泄与满足,但是社会伦理道德抑制着这种冲动,于是人们对此毫无所知,直到创造性作家用作品将其带到观众眼前,以隐晦、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和宣泄这股欲望,以此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弗洛伊德曾在自传中说过:“俄狄浦斯情结给我很多启示,我渐渐认识到这种情结无处不在。诗人为何选择或者构思这样一种可怕主题,似乎令人难以捉摸;同样使人费解的是,为何它通过戏剧性处理后能产生巨大效果,这类命运悲剧为何具有一种普遍性。然而一旦认识到诗人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所有情感中抓住了一条普遍规律,上述情况也就容易理解了。命运与神谕,无非是一种内在必然性的具体表现;男主人公不知不觉违心地犯罪这一事实,显然真实地体现了其犯罪倾向的无意识性。”②“创造性作家一再让我们相信,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是一名诗人。一息尚存,总有诗人在。”③为证明这个观点,弗洛伊德分析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三部著作《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本文以《俄狄浦斯王》为例,阐释俄狄浦斯情结与文学创作的联系。

    雅典的伟大悲剧《俄狄浦斯王》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忒拜王与王后生下了王子,取名为俄狄浦斯。出生不久,就有神谕警告,说这孩子长大以后必定会杀父娶母。于是,国王用铁丝穿其脚踵,并将他遗弃在了山野中。幸运的是俄狄浦斯被人救活,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科林斯的王子,不过他并不了解自己的曲折身世。直到成年之后的一天,神諭告诉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为了躲避这个悲剧,他离开了科林斯。在流浪的路上他遭到了一伙人的羞辱,于是一气之下杀掉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的亲生父亲——忒拜王。后来,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妖怪,被忒拜人民拥戴为忒拜国王,并娶了前王后——他的亲生母亲。至此,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神谕的预言全部应验。后来,忒拜发生了一场特大瘟疫,神明告诉忒拜人民,俄狄浦斯就是这一切的原因。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犯下滔天罪过,于是刺瞎了双眼,远走他乡。

    毫无疑问,《俄狄浦斯王》是一出伟大的悲剧,渺小的人类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与命运相对抗。后来许多戏剧家创作类似的悲剧来表现天命面前人类的无力和渺小,却再也达不到《俄狄浦斯王》这样的悲剧高度。这是因为《俄狄浦斯王》不仅表现了天命不可违以及人的无助感,更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即杀了自己的父亲并迎娶自己的母亲,这也是我们内心的隐秘想法。这出悲剧让我们想起,我们自己也曾做过与异性父母发生性关系的梦或者同性父母病重或死去的梦。毫无疑问,成人做这类的梦后,总是会感到无比吃惊、羞耻、生气、自责,“与俄狄浦斯一样,我们在生活中对大自然所强加的这些违背道德的欲望毫无所知,而等到它们被揭露后,我们对自己童年的这些景象又闭上双眼,不敢正视。”④我们羞于启齿,却在《俄狄浦斯王》中找到了原因。“男孩们最初萌生的性趋向指向自己的母亲,将自己的父亲视为竞争对手,这也是我们一出生就被神谕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命运。我们和俄狄浦斯有着共同的命运——这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人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的原因。”⑤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变成了俄狄浦斯那样的神经质患者,我们幸运地压制了自己的原始本能欲望,放弃了对异性父母的性幻想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与敌视。虽然我们的欲望得到了压制,但它仍然存在。索福克勒斯用戏剧的笔触将俄狄浦斯情结揭露给人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冲动,这也正是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流传至今的原因。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王》的心理动因类似,但是哈姆雷特没有像俄狄浦斯那样直观地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神经病似的“复仇犹豫”间接表现出俄狄浦斯情结压抑的结果。两部时间相隔遥远的作品,也侧面体现出人类的心理压抑是在世俗生活中随着时间增长的。在弗洛伊德所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文中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情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弑父。相距千年的文学作品,却涉及同一主题,弗洛伊德认为这不是偶然。正因为数千年来人类潜意识中始终潜伏着“乱伦”,艺术创作才会不自觉地带有这种本能冲动。

    通过对以上三部文学作品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源,艺术创造活动正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推力而产生的,“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源都系于俄狄浦斯情结之上。”⑥俄狄浦斯情结是每个人无意识领域中潜藏的秘密,无论是对作家的创造和写作表现,还是对观众的审美体验都有深刻影响。而艺术,使得艺术家、欣赏者的内心欲望得以释放,使得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本能冲动得以平息,引发出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巨大快感,成就一种美的体验。

    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后世许多作家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灵感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例如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中国作家曹禺的《雷雨》以及张爱玲的《金锁记》等。除此之外,俄狄浦斯情结对文学批评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给文艺评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在文艺批评界,许多人把俄狄浦斯情结当作一种“万金油”,无视事实,强行给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著作打上“俄狄浦斯情结”的旗号,难免显得尴尬。虽然俄狄浦斯情结对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万不可将其作为一个不变的、通用于一切作品的“准则”。

    三、作品是作家性压抑的转移和升华

    作家何以成为作家?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看来,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人的个性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很多经历甚至会转化为潜意识,在作家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成为他创作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如果作家童年时的俄狄浦斯情结没得到妥善处理,任之不管或过度压抑,就会对作家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潜意识里的俄狄浦斯情结也会影响他之后的文艺创作。此时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物”,更是作家内心性压抑的转移和升华。

    弗洛伊德在《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中这样认为,人在童年时代就很喜欢做游戏,长大以后,艺术家就以“艺术创造”的形式代替童年的游戏,类似于“白日梦”。两者的共同点是,对于主体来说,作为他内心的幻想,无论是童年游戏还是白日梦,都是为了获得快乐,满足未被满足的愿望。不过,白日梦不像儿童游戏那样直白,因为他会为这些幻想感到羞愧。但文学艺术不同:“当一位作家给我们献上他的戏剧或者我们习惯于当作他个人的白日梦的故事时,我们就会体验到极大的快乐。”“诗歌艺术的精华,在于克服我们心中厌恶感的技巧……作家通过改变和掩饰利己主义的白日梦以削弱他们的利己性;他在给我们呈现的幻想中,以纯形式(即美学)的快感来贿赂我们。”⑦从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点来看,这是作家与读者的“特殊默契”:作家用作品将内心的幻想、压抑以艺术创造的方式表现出来;读者阅读欣赏此类文学作品,也会使得内心隐藏着、压抑着的本能欲望得到排遣和宣泄,从潜意识的紧张压抑中获得解脱,从而引发心灵深处的巨大快感,获得美的体验。这也正是艺术的神奇之处。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如果作家自身童年经历曲折,与父母的关系异常,童年时的俄狄浦斯情结没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对其性格形成和文艺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弗洛伊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行为》一文中进行了较为詳细的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个十足的“怪人”。他富有艺术的创造性,也是一位称自己患有癫痫的神经症患者和嗜赌成性的赌徒。他喜怒不定,爱好折磨人,是个施虐狂;他也有强烈的同情心和自责心理,是个本我受虐狂。为什么他会形成如此复杂的人格?主要还是与他从小的成长经历有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坎坷曲折。他成名很早,却在28岁时因参与反农奴制活动被捕入狱,流放西伯利亚多年。他的成长环境也很不一般:母亲出生于商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温柔善良又聪慧,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未成年时去世;父亲曾在军队做过军医,长期与战争受害者打交道,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退役后成了酒鬼,个性强势,冷漠暴躁,有着封建大家长的作风,也在母亲死后的两年去世。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童年时难免会对母亲有性幻想,对父亲排斥憎恶,甚至幻想弑父娶母,也就是产生我们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长大成人以后,他无法享受正常的两性关系,无法从性中感受到爱,这种爱与性的分离正是他童年时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果。

    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和潜意识内的冲突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的作品多是关于暴力和犯罪了。尤其是他晚期的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更是围绕着一桩谋杀案展开,展现“弑父”主题。在弗洛伊德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借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故事来表现自己内心无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但这不是单纯的“展露”,而是内心无意识欲望的转移和升华。作家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将自己内心的压抑升华、释放,同时也通过作品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让读者也从无意识中将内心冲突释放出来,获得美的体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一个罪犯几乎就是一个救世主;他承担了本该由别人来承担的罪责,因为他杀了人,别人就不再有任何杀人需要了。”⑧

    观众是如何在审美体验中认同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的呢?最主要的,是观众需要拿出同理心,放松超我,进入审美状态之下,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以主人公自居,幻想着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例如在弗洛伊德提到的《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观众在观看主人公的坎坷曲折、痛苦挣扎时代入了自己,和剧中情节产生共鸣,并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以主人公自居,释放内心的压抑和矛盾,体验英雄人物的成功和痛苦,却又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的责任。由此,观众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审美经验也就因此形成。

    四、结语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创造性地运用于文艺批评和美学评论中,为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文学艺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对《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三部作品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三部作品都带有俄狄浦斯情结这一主题,并从此情结入手进行文艺评论。俄狄浦斯情结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是他美学评论的基础,由此,他对作者、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精神分析式的解释,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式的美学,与此前的理性美学、此后的存在主义美学和语言美学相区分。

    弗洛伊德是一位有着世界影响的心理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精神分析美学,对于开拓美学的研究范围,深入对美学的现代性问题研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它存在着不足,对它的分析和评价也十分复杂。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化,对一种文艺理论很难用单一的标尺进行准确评价。时至今日,精神分析美学在文艺评论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多方考量。

    注释:

    ①[法]J.-D.Nasio.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M].张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5.

    ②[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顾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2.

    ③[奥]弗洛伊德.论美[M].邵迎生,张恒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0.

    ④[奥]弗洛伊德.论美[M].邵迎生,张恒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1.

    ⑤[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陈天群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91.

    ⑥[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85,192.

    ⑦[奥]弗洛伊德.论美[M].邵迎生,张恒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7.

    ⑧[奥]弗洛伊德.论美[M].邵迎生,张恒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76.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美]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陈静.弗洛伊德无意识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5.

    [5]白月.浅谈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文艺观和美学观[J].美与时代(下),2014,(0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