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精准”提升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

    摘要:面对突发疫情,化疫情危机为思政课教学契机,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质量和实效,既是机遇,亦是挑战。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思政课“精准化”线上教学模式,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水平,应重点从基本要求、基本条件、基本保障和基本依据四个层面切入,着力从备课、授课、管理和评价四个环节上下功夫,做到“精准备课、精准授课、精准管理、精准评价”。文章通过精准施策,识别个性学生、网罗战疫资源、明确目标流程、满足学生差异,实施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管理,获取授课过程和学生情感的精准评价。

    关键词:新冠疫情;思政课;线上教学;实质等效;精准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打好疫情防控期间保障思政课线上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应着力在“四个精准”上下功夫。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提升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

    一、精准备课: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疫情防控期間,思政课教师着力在精准备课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线上备课软件和平台数据报告等,有针对性地备学生、备教材和备资源,这是夯实思政课线上课堂基础,提高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的基本要求。

    (一)精准备课之备学生

    精准备课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备共性学生,也要备个性学生。备好共性学生和个性学生是特殊时期思政课线上精准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性学生主要指来自非湖北籍、线上学习条件充分、线上学习困难不多的青年学生;个性学生主要指来自湖北籍、线上学习条件有限、线上学习困难较多的青年学生。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平台与授课班级的学生共同建立“云班级”,发放调查问卷摸底学生情况,深入分析共性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思路、调整教学设计,制定“一班一案”。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调研结果开展个性学生的工作。筛选数据后,教师按照个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类建群逐一沟通,并侧重于了解个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对于极特殊的个性学生,思政课教师需要制定“一生一案”。只有积极地回应特殊时期的学生需求,精准地备好共性学生和个性学生,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的因材施教,才能让线上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课程。

    (二)精准备课之备教材

    精准备课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备好课程教材,也要备好战疫教材。课程教材,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它是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备好、备透。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教材和辅助资料电子版导入备课平台和系统,利用备课模版、备课工具对电子化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形式管理,构建教师个人的教材体系,实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材的电子化和精准化。思政课教师还要精心地备好战疫教材。战疫教材是指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种战疫、抗疫素材,它们是当下最鲜活的思政课教材,必须淬炼好、利用好,使其成为打开课程教材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新通道。思政课教师在讲授课程教材时,需结合战疫教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在理论宣讲与实践分享中为青年学生烹饪美味营养的“思政大餐”,培养青年学生传承好、发扬好战疫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把好思想“总开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只有精准地备好课程教材和战疫教材,才能把“道”讲通、把“理”讲透,才能保障特殊时期的思政课线上教学不走样、不变形。

    (三)精准备课之备资源

    精准备课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备好线上资源,也要备好线下资源。线上资源是思政课线上教学的主要资源依托,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和智慧树等公共学习平台,精挑细选相关慕课,并将其导入教学平台的自建班级,设成教学任务点,要求学生课上或课下观看。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章节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同时关闭不相关章节资源,实现线上资源的精心化选取和精准化管理。为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备好线下资源。线下资源是指任课教师以往课堂教学所准备的整套资源,包括相对详细的课程内容、相对丰富的PPT课件、相对完整的讲授过程等。线上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更多地使用“线上资源+线上互动”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丢弃线下资源,而是要将其作为线上资源的有效补充。事实上,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是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的融合战。只有精准地备好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促进二者的有效整合,才能陪学生“疫”战到底,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有根有魂。

    二、精准授课: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条件

    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师应着力在精准授课上下功夫,通过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因材施教实现精准授课,这是增强思政课线上教学针对性、提高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的基本条件。

    (一)精准授课之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平台数据反馈信息准确定位线上授课目标,并以课前目标、课中目标和课后目标为导向设计线上教学内容、配置线上教学资源包,精准投放和讲授给学生。课前目标包括回顾目标、预习目标和阅读目标,即对课程内容回顾、课程内容预习以及最新时政要闻阅读等。课中目标包括教学内容目标设计和授课主题目标选择。在教学内容目标的设计上,思政课线上教学内容目标既要与课程基本知识点相结合,又要与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部署和讲话精神相结合。在授课主题目标的选择上,除思政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主题外,教师还应围绕疫情防控形势,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规则教育、责任与担当教育等主题教育。课后目标主要包括练习目标、作业目标和答疑目标。目标明确的精准授课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困扰思政课教师“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效果更好”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不分主次,实现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的精教、精讲,以促进学生线上学习的精学、精练。

    (二)精准授课之流程清晰

    清晰的授课流程是授课过程流畅的重要保障。流程越清晰,授课越精准。流程清晰,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线上课堂结构条块分明,课前指令、课中指令和课后指令层层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巩固学习环环相扣。思政课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块课堂结构的任务点,并以指令的形式提前发布到平台,清晰而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时间自主学习、什么时间合作学习、什么时间巩固学习。清晰的授课流程不仅凸显在线上课堂结构条块的分明,还表现在任务时间点的精准,准确规定每个任务点的时效性,以确保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晰的授课流程不但能够让思政课教师准确地把控课堂节奏,更迅速、顺畅地传递知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与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敏感度,有效防止学生课堂懒惰。

    (三)精准授课之因材施教

    疫情防控期间的因材施教,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授课对象有更加精准的了解,实施“一课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案”的精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线上课堂接受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特性,预设线上课堂生成,开展线上课堂活动。思政课教师根据学情差异,通过精准备课,设计不同教学方案,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主体教学内容必讲的基础上,或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或面向特殊群体,重视个别指导。线上思政课的因材施教不是简单地分层教学,而是不因疫情防控,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既不增加学生线上学习负担,又不减少学生实际学习获得感;是既要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焦虑,又要让学生深刻感受思政课的深度与温度。唯其如此,才能保证特殊时期线上思政课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引领。

    三、精准管理: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师应着力在精准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学生实施精准管理,双管齐下,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满足其学习需求,这是增强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的基本保障。

    (一)精准管理之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指思政课教师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间节点,以多种形式的线上互动完成对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管理。首先,通过微信群、QQ群和授课平台等渠道发布课前指令,包括课前签到、阅读教学简况和下载教学课件等,同时规定每个环节的时效,避免学生惰性。既可以督促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又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上课内容,做有准备的学习。其次,上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适度地开展各种线上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线上思政课真正地“活”起来、“燃”起来。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节奏感的把控,切忌互动过于频繁,让学生产生厌恶、抵触情绪。最后,思政课教师可结合线上授课内容,设置线上试题,开展课后测验,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布置给学生课后线下实践任务作为线上作业,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感和满足感;还可以通过答疑平台群实现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准辅导、精准答疑的课后管理,巩固学习效果。

    (二)精准管理之空间管理

    空间管理是指思政课教师通过授课平台群、小组讨论群和辅导平台群等对学生进行精准的、全方位的教学管理,以更好地监督学生学习、即时反馈学习效果。首先,思政课教师要选取功能较全面、操作较简单、学生较常用的授课平台建立授课平台群,并在此完成直播授课、录播授课、慕课授课以及线上交流、互动等。尽管授课平台是虚拟班级,但依然可以通过“键对键”对学生实施更精准化的管理。例如:要求学生在授课平台群备注时做到“四有”,即有姓名、有照片、有学号、有位置,有利于教师快速、准确地认识、了解学生。其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共建小组讨论群,教师定时参与学生讨论,把集中授课和讨论交流结合起来,变“一人讲”为“大家讲”,既可以拓展线上教学空间,提升学生参与感,又可以优化线上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获得感。最后,在QQ或微信上建立班级辅导平台群,完成课后精准辅导和学情反馈。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辅导时做到“三导”——导读、导学、导练。即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练什么、为什么练、怎么练,都需要在平台群里明确发布,确保课后辅导精准有效。

    四、精准评价: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依据

    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师应着力在精准评价上下功夫,通过综合过程评价和情感评价两种方式,对线上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精准评估,判定线上教学活动的现实或潜在价值,这是促进师生教学互长,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的基本依据。

    (一)精准评价之过程评价

    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精准评价不仅要聚焦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即时评价。过程评价是指通过设计多种展示教师线上教学过程和学生线上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手段,对教学和学习态度、过程及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从而更精准地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思政课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要挖掘、汇集、清洗、筛选、追踪和反馈学生线上生成的行为数据,构建精准评价的运行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平台投票、网络监控和在线测评等方式,以数据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教学分析与过程评价。精准的过程性评价,既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线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更加有效的教学,又能够引导、改进和优化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提升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二)精准评价之情感评价

    情感评价是指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追踪学生在疫情防控时期的价值、情感和态度变化,经数据筛选分析后给予学生评价。通过制定“疫情专属问卷”,了解学生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在线上设置专门的疫情主题讨论平台,教师结合疫情防控开展专题讨论,对学生进行疫情主题教育,要求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公开评论,教师从中发现學生评论中的亮点和不足,让评论相对客观的学生做分享,辩证地分析学生的偏激想法,并予以修正。基于这样的情感评价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线上课堂,参与线上互动,提升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又能够让教师及时准确地发现思想有困惑、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并及时地给予关爱和疏导,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让思政课线上教学更加有情怀、有温度。

    参考文献:

    [1]王永章,叶维明.“三微融合”提升疫情防控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20, (3):62—66.

    [2]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编辑∕李梦迪

    作者简介:王莹(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线上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革命文化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研究”(18KSD328)阶段性成果;哈尔滨学院青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阶段性成果(HUDF20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