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琴”为何物

    彭才华

    【教学实录】

    一、伯牙与琴,琴为乐器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篆体“琴”),猜猜这是什么字。

    生:琴。

    师:大概同学们都会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猜测。没错,就是“琴”。这拱形表示琴体,横线则表示琴弦。琴是一种——

    生:乐器。

    师:(板书:乐器)说起乐器,你们学过吗?你学的是什么乐器?

    (生答“钢琴、小提琴、二胡……”)

    师:谈谈学习乐器时你的感受。

    (生答“为了考级而学、被逼着学、学习时很享受……”)

    师:也许,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们会有新的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乐器相关。看老师写课题,一起读。

    生:伯牙鼓琴。

    师:大家在预习的时候应该已经发现了,“伯牙鼓琴”这四个字来自——

    生:就是文章开头的四个字。

    师:是的,这种现象在古代经典中很常见。例如,《诗经》中有一篇,开头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一篇就是——

    生:《蒹葭》。

    师:是的,像我们背过的《古诗十九首》里面也有。比如——

    生:《迢迢牵牛星》。

    师:看来,很多古代经典起初未必有个确定的题目。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就用了文章开头的几个字。《伯牙鼓琴》也是这样。伯牙鼓的是什么琴呢?我们一起看。

    (课件呈现《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片段: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师:这琴怎么样?如果要找些词语来形容这琴,该是——

    (生答“价值连城、无价之宝、稀世之宝……”)

    师:那么,伯牙又是谁呢?我们继续看——

    (课件呈现: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擅弹古琴,技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传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篇》)。)

    师:伯牙鼓琴的时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这琴技高不高?

    生:高!

    师:这个故事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再来读读课文题目——

    生:(会意)伯牙鼓琴。

    师:是啊,这样读,才有古雅的感觉啊。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正确,把每句话都读通顺。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读?注意读出古雅的感觉哦!

    (指名朗读)

    师:掌声是最好的证明,你读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还要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大家能注意几个特别的字眼,感觉就会更好!你听——

    (师范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生:老师,您强调了“乎”!

    师:是的,读古文,要注意这样的词,比如“乎”“哉”,它们都是语气词。在语气词后边适当停顿、延长,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咱们也试试。

    (生齐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中,还有一个要表扬的地方。大家看,这篇文章中有两个多音字,一个是指“一会儿,时间不久”,那就是——

    生:少(shǎo)选。

    师:是的,别读成“shào”。还有就是形容流水的,要读——

    生:汤汤(shāng)。

    师:真好!“汤汤”是什么意思?

    生: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师:好!你们作为六年级学生,都已经养成了看注释的习惯。请你读读这一句。

    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怎么样?这水流大不大?急不急?谁再来试试?

    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掌声)

    师:老师得告诉你们,“汤汤”是一个叠词。叠词往往是要突出某种特点或者某种感觉、某种情意的。除了这里的“汤汤”,前边还有——

    生:(自由应答)巍巍!

    师:好!这里是形容——

    生:大山高峻的样子。

    师:接下來看大家是否有默契。老师先读:善哉乎鼓琴——

    生:巍巍乎若太山。

    师:这“巍巍”二字,山字头,再加一个姓魏的“魏”,单从笔画上看,都感觉那山势之高。我们再读——

    生:(强调“巍巍”)巍巍乎若太山。

    师: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生齐读)

    师:体会得真好!那么,是谁在鼓琴,得到这样的赞叹?

    生:伯牙。

    师:哪有啊?只是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嘛!

    生:因为前面说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啊!

    师:也就是说,这里省略掉了。假如我们把主语加上去,会如何?

    (课件呈现: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伯牙方鼓琴志在太山……)

    生:有些啰唆。

    师:是啊,简练是文章的美德。文言文尤其讲究惜字如金。来,最后这一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停顿出错)

    师:这一句的难点在停顿。我们究竟该怎么停顿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生:要先想想这个句子的意思。

    师:没错!来,“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一句我们看看注释。

    生: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师:请你来读读。

    生: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停顿是正确的。还要注意,有两个“为”,第一个是——

    生:认为。

    师:所以读第二声。第二个要读——

    生:第四声。

    师:好!我们一起读——

    (课件呈现: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生朗读)

    师:对啊,这样读,就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起读——

    (生朗读全文)

    二、一鼓一听,琴亦心声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了!课文讲述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生:(自由应答)伯牙和锺子期。

    师:(板书:伯牙、锺子期)对,两个人物显而易见。我们前边说了,伯牙鼓琴技艺非常高,子期能听懂吗?要知道,子期只是个打柴的樵夫哦!

    生:能听懂。

    师:请大家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画语句,自由朗读)

    师:伯牙的琴声,锺子期是不是真的能听懂呢?我们试一试。我读伯牙的句子,你们和我对读。伯牙鼓琴——

    生:锺子期听之。

    师:对,就是这样!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生: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师: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生: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伯牙鼓琴,志在太山——

    生: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师:你们就是子期,不用“锺子期曰”了。(笑声)我们再来。伯牙鼓琴,志在太山——

    生:(会意)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注意语感!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暗示“太山”之高)

    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强调“巍巍”)

    师:咱们也有知音的默契!(笑声)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强调“汤汤”)

    師:一个会弹——

    生:一个会听!

    师:这真是——

    生:心有灵犀!

    生:这是一对知音!

    师:这就是知音啊?没那么简单!要是给你一首曲子,你慢慢听,兴许,你也能听懂呢!

    生:(猛然醒悟)锺子期不仅听懂了,而且懂得很快!

    师:懂得快?原因何在?大家找找。

    生:课文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里有个“方”!“方”就是“刚刚”的意思!

    师:伯牙“刚刚”开始鼓琴,锺子期就听懂了!不用花太久时间去猜想,去揣摩,这便是——

    生:知音。

    师:这样的依据还有吗?

    生:后面还有一个“少选之间”!这说明伯牙换了曲子,锺子期也能马上听懂。

    师:换了曲子,或者说心里换了想法,锺子期又能马上知道。这就是——

    生:知音!

    师:是啊,不用等待,不用解释,你弹的,我都懂,这就是——

    生:知音!

    师:哦,仍然没这么简单呢!伯牙就弹了两次,锺子期都说对了,是不是碰运气呢?(生语塞)其实,这个故事也记载在《列子》里了。我们看,原文中有这样一句——

    (课件呈现: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伯牙绝弦》)

    (生朗读)

    师:这里的“念”,就是文章中的——

    生:志!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伯牙心里想的——

    生:锺子期一定能听得懂。

    师: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那么,锺子期可能说——

    生: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师:反应真快!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那么,锺子期可能说——

    生:善哉乎鼓琴,习习乎若清风。

    生: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师:都行。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那么,锺子期可能说——

    生: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杨柳。

    师:这就叫伯牙所念——

    生:锺子期必得之。

    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写明月,不写清风,不写杨柳?

    生:有太山和流水做代表就可以了。

    师:那么,为什么不以明月、清风和杨柳做代表?(生语塞)同学们,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其实,课文中的这两句还有别的版本,我们来读读。

    (课件呈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伯牙绝弦》)

    (生朗读)

    师:“峨峨兮若泰山”就相当于——

    生:巍巍乎若泰山。

    师:“洋洋兮若江河”就相当于——

    师:汤汤乎若流水。

    师:同学们,关于泰山,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

    生:小天下。

    师:是啊,还有一句诗,会当凌绝顶——

    生:一览众山小。

    师:是啊!泰山向来就被人认为是“高”的象征。他就像伯牙高远的——

    生:志向!

    师:这样高远的志向,其他人能听懂吗?

    生:不能。

    师:是啊,除了子期,没有人能听懂。伯牙的志向那么高远。大家想,他弹的曲子“汤汤乎若流水”,也就是“洋洋兮若江河”,这里的“江河”是任意一条江河吗?

    生:不是!应该是非常有气势的!

    生:应该是波澜壮阔的!

    师:那么,这样的“江”与“河”极有可能是——

    生:长江!黄河!

    师:是啊,在我們祖先的眼里,说到江河,首先想起的,肯定是长江、黄河!伯牙的志向就像长江、黄河一样远大,伯牙的胸怀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博大!这样的志向,这样的胸怀,不是清风,也不是杨柳,而是巍峨的高山,是汤汤的流水!这样的琴声,其他人能听懂吗?

    生:不能。

    师:是啊!伯牙鼓琴,只有锺子期能听懂。不仅能听懂,而且——

    生:能很快就听懂!

    师:不仅能很快听懂,而且——

    生:能听懂伯牙的志向。

    生:还能听懂伯牙的心声!

    师:是啊,(板书:心声)子期听伯牙鼓琴,能听懂,懂得快,懂得深,这样的“懂得”就是——

    生:真正的知音。

    师:好一个“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那么,接下来,咱们再次对读,就更要有知音的默契哦!伯牙鼓琴——

    生:锺子期听之。

    师: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生:锺子期曰……

    师:又忘了?(笑声)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强调“志在太山”)

    生:(会意)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师: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强调“志在流水”)

    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一个用琴声表达这样的心声,一个用语言做这样精准的解读。遇到知音的感觉多么美好啊!这段话,相信大家都已熟悉。来,咱们再来温习一遍!

    (音乐响起,课件呈现镂空文段:伯牙鼓琴,锺子期? ? ? ? ? ? ? ? ?。方鼓琴而? ? ? ? ? ? ?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 ? ? ? ? ? ?。”少选之间而? ? ? ? ? ? ? ?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 ? ? ? ? ? ?。”)

    (全班齐背)

    三、伯牙破琴,琴谢知音

    师:就这样,一个鼓琴一个听,一直到第二天天亮。琴技高超的伯牙啊,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听懂过他的琴声。他压根也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打柴的樵夫,却能这样深深地懂他!这怎不让他喜出望外!于是两人当下约定,第二年中秋,就在这老地方见面!然而,到了第二年中秋,伯牙千里迢迢赶来赴约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

    (音乐响起,课件配图“一抔黄土、一块墓碑”)

    师:(反复诵读)锺子期死!锺子期死!锺子期死!(长时间静默)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节,伯牙重新弹起和去年同样的琴声。然而,听琴的却在这冰冷的墓碑之下!(静默)

    师:一曲完毕,伯牙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惊讶的举动——

    (课件呈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生朗读)

    师:啊!破琴绝弦?!

    (课件再次呈现《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描写瑶琴的一段文字)

    师:要知道,这琴可是价值连城,是无价之宝啊!我们不禁要问问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谁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生: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

    生:世界上没有值得他为之鼓琴的人了!

    师:除了破琴绝弦,伯牙还——

    生:终身不复鼓琴。

    师:终身不复鼓琴。同学们,我们还记得伯牙琴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啊!一个如此痴迷鼓琴、擅长鼓琴的人,居然把这么宝贵的琴摔碎,居然“终身不复鼓琴”?

    生:因为其他人都听不懂,既然听不懂,就不值得为他们弹了。

    师:对于伯牙来说,这一辈子只为——

    生:为知音而弹。

    生:只为懂他的人鼓琴。

    师:是啊,只为懂他的子期鼓琴!所以,面对众人的疑问,他是这样回答的!

    (课件呈现: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生朗读诗句)

    师:也许,有一天,伯牙的乡邻想听听伯牙弹琴,伯牙摇了摇头,冷冷地回答——(指向课件)

    生:子期不在对谁弹!

    师:也许,有一天,伯牙的同僚想听听伯牙弹琴,伯牙摇了摇头,冷冷地回答——

    生:子期不在对谁弹!

    师:也许,有一天,伯牙的上级想听听伯牙弹琴,伯牙仍然摇了摇头,仍然冷冷地回答——

    生:子期不在对谁弹!

    师:是啊,尽管“春风满面皆朋友”,但是——

    生:欲觅知音难上难。

    师:欲觅知音——

    生:难上难。

    师:(速度更慢)欲觅知音——

    生:难上难。

    师:(板书:难觅)是啊,知音难觅!这世上,只有子期用他的耳,用他的心,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也听懂了他的心声。既然子期已死,这琴也就随他而去了!

    四、伯牙与琴,琴乃生命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琴在那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个字(指向板书篆体“琴”)。上面是两个“王”,这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琴是君子之器,是一种极其高雅的乐器。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有个四字词语是——

    生:琴棋书画。

    师:是啊,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把音乐排在第一位呢?我们来看!

    (课件呈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生朗读)

    师:孔子说,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你们大概也听说过,古人要学习六种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就有音乐。音乐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课件呈现:礼乐者,人心也。——钱穆)

    师:用大学者钱穆的话来说,礼乐与人心最近,甚至礼乐就是人心。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音乐,他们用音乐来表达心情,用音乐来表明志向,也用音乐来完善自我。而他们首选的常常是琴。你们看!

    (课件呈现: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

    师:客人来了,他们以琴声表达欢迎。我们读。(生朗读)

    (课件呈现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师:晚上睡不着觉,他们会起身弹琴。我们读。(生朗读)

    (课件呈现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师:如果想一个人静一静,他们会弹琴。我们读。(生朗读)

    (课件呈现陆游的《山家》: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中宵煮白石,平旦诵黄庭。茶熟眠初起,儿扶酒半醒。意行无定处,猿鸟共忘形。)

    师:想放松一下心情的时候,他们会弹琴。我们读。(生朗读)

    师:总之,弹琴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如此不可或缺。那么,大家想想,对于琴技高超、被人赞为“琴仙”的伯牙来说,更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琴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生:琴,就是他的命根子!

    师:是啊,你也是伯牙的知音!没错,琴,就是他的生命!(板书:生命)对于伯牙来说,没有人听懂琴声,弹琴就——

    生:没什么意义了。

    师:同样,这个世界上,从此再无知音,那么,生命也就——

    生:没什么意义了。

    生:生命就不那么完美了!

    师: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个有关知音,也有关艺术、有关生命的动人故事。

    (生诵读全文)

    师:艺术,让生命美好;破琴,为生命致敬。同学们,但愿你下次面对自己的乐器时,会有新的感觉。下课。

    【思考】从《伯牙绝弦》到《伯牙鼓琴》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对统编教材将《伯牙绝弦》一课的课题改为《伯牙鼓琴》表示不解。

    我在想,“伯牙绝弦”多好,用那样一个决绝的动作,定格那样一个动人的传说,该引起读者多少联想与慨叹!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典故,成为“知音”文化的代名词了。为什么偏要换作“伯牙鼓琴”呢?可能也有人和我有同样的看法,“伯牙鼓琴”仅仅是取了文章开头四个字而已。它既不能统领全文内容,又无法传达“伯牙绝弦”四个字所蕴含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内涵。

    但是,教材就是这样改了。

    近年来,关于教材选文、改编的讨论不可谓少,有些还特别尖锐。于语文教材的进步、语文教育的革新而言,当然也是件好事。然而,我们应该清楚,编写教材向来不易。众口难调,有异议本来就在所难免。而语文教材需要贯彻国家意志,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更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所以,一味地拿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教材,进而动不动就指摘教材、批判教材,也是值得警醒的。

    正如这一篇,如果继续沿用“伯牙绝弦”,自然也无不可。然而,编者将其改为“伯牙鼓琴”,一定也有其更深入的思考。基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编者不可能将每一篇课文的选文理由、改编思路全都与执教老师一一做交流,因此,揣摩编者意图就成为教师备课的必需事项。同时,这样也能利于教师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价值,形成更有新意、更有实效的教学设计。

    我在揣摩,“绝弦”二字所传递的情意深沉、厚重,是否会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对知音文化进行无限深挖、无度拓展?而另一厢,学生毕竟才六年级,因阅历、心智等方面的原因对此还不能有真切的体会。

    我在揣摩,在统编教材中,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艺术之美”,除了这一篇之外,其他的《书戴嵩画牛》《月光曲》《京剧趣谈》无不与艺术相关,甚至口语交际“聊聊书法”和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也都指向艺术。那么,原来题目中的“绝弦”二字就偏向于人物情意,偏向于文化阐释了,而“伯牙鼓琴”虽则仅是出自文章开头四字,但既能淡化“绝弦”二字蕴含的厚重情意,又恰好能引导教师从“知音”转向艺术本身,转向一个“琴”字——“琴”,是古人常用的乐器。由“琴”入手,教师可以引着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传达情志的神奇,也感受乐教之于古人德性养成乃至于社会教化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学生的感受一定是朦胧的。但是,当下的中国儿童,尤其是城市里的儿童,大都在学习乐器,学习艺术。如果他们在学习完本文后,再次面对自己的乐器时,能有新的感觉,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美好的境界?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材里的文题,尤其是编者有意更换的文题,理应得到执教者的重视。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