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克奇

    摘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 创新?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责任。优化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

    在未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前,笔者想先谈一下自己的两个观点。

    首先,要意识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教学活动如果学生不参与,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会变成盛知识的容器,核心素养不会有多大发展。在教学中要处处以学生发展为重点,注重引导他们多动脑想、动手做,多进行“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比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引导他们折长方形、动手画长方形,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长方形的特点。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时,特别要注意对后进生的关注,防止出现后进生旁听或陪读现象,可以开展后进生优化活动论“举手发言优先,上黑板演算优先”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课堂上机会人人均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要意识到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有创新社会才有发展。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提高多方面素质,受益终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充分准备和精心安排,采用“思考与探讨”“口答竞赛”“判断正误”“编题互测”等方式进行趣味达标和深化达标。要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活动中还要提倡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互补、竞争。

    好奇、好动、好玩、爱表达是大多数儿童的天性,但这些天性往往被一些老师遏制。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对这些天性不但不能遏制,相反,应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本人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针对学生“爱表达”采用讲故事法

    小学生不但爱表达,还特别喜欢听老师讲故事。针对这一特征,老师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材料编成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编故事。比如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一课时,我先给大家讲“猪八戒分萝卜的故事”。一天,八戒和两个小兔子拔了324个萝卜,他们三个平均分,八戒想多占劳动成果,于是分别给两个小兔子18个萝卜,小兔子故意走开,八戒偷偷地想,俺老猪这回捡了一次便宜……我边说边分,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故事听完后,学生也恍然大悟,尽情地议论了起来,课堂上学生有了充分的表达机会,寓教于乐。最后,学生自己悟出了商中间的0万万不可丢,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针对学生“好动”采用实践操作法和游戏教学法

    “学生的许多情感体验是从手指尖上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地弄清知识的实际意义,如学校开展“向困难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的捐赠活动,很多同学既捐了书籍又捐了钱。我借此契机,应用我们学过的长方体知识,开展了“我来设计募捐箱”综合应用活动课,提供了四种类型的材料:(1)若干彩色硬纸;(2)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3)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棒;(4)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要求学生自主选取喜欢或自己能独立解决的材料,先做出一个长方体,然后再计算做成募捐箱所需的彩色硬纸面积的大小。由于提供的材料具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所需的知识原理又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内容,全体同学都有能力独立解决,所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同时设计募捐箱是开放性的问题,呈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然后汇报交流,同学们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最终解决了问题。这种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和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有益。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为15分钟,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40分钟呢?我认为课堂上穿插一些游戏活动显得非常重要,这样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比如行程问题解决中,运动中的两个物体有“同时、相向、相背、相遇”的情形,针对两个物体运动出发时的各种要素。我先让同学们做这样的游戏,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制作的小人或小车与同桌在桌上操作。学生完成这些游戏活动后,我再引导学生把不同情形用线段图表示出来。这样,这些枯燥、难理解的概念在游戏活动中被学生轻松掌握了。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学得更加扎实。

    三、针对学生“好胜”采用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重点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这体现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原理,运用知识迁移,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受到激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其实,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每件事都想比别人做得好,以此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赞。但他们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差,时常控制不住自己,不能一贯保持下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他们平时在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正面教育,根据各自个性与特点进行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和各自个性的发挥。不然,容易使孩子们养成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不良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多点关爱,少点呵斥;多点鼓励,少点责备;多点表扬,少点批评。数学教学多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先预习,然后一起讨论,最后教师再做必要的鼓励、引导、点拨,教学效果一定会很明显。

    四、针对学生“好奇心”采用激趣探究教学法

    小学生对新知识都会感到好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俗、形象、生动、有趣,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收集一些有趣的学习材料,课堂上开展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例如,我在教学“分数意义”这部分内容时,为使学生对此感兴趣,引述了下面一道趣味数学题:某父有三个儿子,其父死后留有遗产17头牛,其父遗言中大儿得其二分之一、二儿得其三分之一、三儿得其九分之一。这可难为了三个儿子,因为用17头牛不可能按上述遗言分成。另有一人将他的一头牛加入再分,这样,总数有18头牛,老大得9头牛,老二得6头牛,老三得2头牛,恰好分完遗下的17头牛,那人仍领回自己原先的那一头牛,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类似的问题,学生一定很感兴趣,觉得很新奇,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年、月、日》这一章节的第一课时,课后留了几个思考问题:为什么一年中有大月,也有小月和闰月?为什么通常每4年有一个闰年?这样教学虽结束,却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去探究新知识,让他们始终能带着一种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旨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应该单纯地定位为是否会解决某一问题,更多的是定位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是否形成自己的策略,是否在与他人交流中獲得知识,是否发展了创新能力,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提出自己独创的思考方法或不合常理的但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值得鼓励的。教师要注重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优化课堂教学,促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美花.“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J].师道(教研),2017(6).

    [2]杨元贵.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1(3).

    [3]卢其恒,杨立元.教坛文萃[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