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特征探析

    万亚男

    [摘要]受众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接受和认可,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明晰大学生受众的需求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个性特征是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步。分析大学生受众的主要特征,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受众认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受众特征

    网络虚拟空间的复杂性促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中办、国办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并针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①高校能否真正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主要取决于大学生能否认可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明晰大学生的主要特征,辨证施治,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受众认可度。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主体界定

    “受众”是传播学的理论概念之一。《现代汉语大词典》把“受众”解释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②网络受众既可以指网络个体,也可以指网络群体。作为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双主体,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决定着传播的效果,这就将受众置于传播活动的关键位置。

    网络思政教育的大学生受众主体,是指以网络为平台,接收思政教育信息,内化成自身品德,外化为自身言行的大学生网民。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一方面,2017年1月CNNIC发布的第39次统计报告指出,2016年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25%,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为11.5%;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生剧变的时期,是人才成长的黄金时期。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特征分析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需求特征

    “接受者通常是有选择地理解、解释和记忆讯息”③,这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开展时常会碰到的问题,因而,要充分关注大学生受众的需求。传播学家卡茨提出了受众的不同层次需要,即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④结合卡茨所提出的五层次需要,对大学生受众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所产生的需要进行如下归纳和分析。

    1、求知的需要。作为自身发展最主要的合理性目标,不断学习知识是大学生的基本共识。网络在传播、储存信息的过程中具有重大优势,能够较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成为大学生学习及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工具。

    2、交往的需要。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生理、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大学生有着迫切的人际交往需求,这种需求强烈地反映在他们的网络生活中。大学生交往的需求更多地体现为情感的需要,他们需要通过交往建立和强化自己的人际关系,如网络聊天、网站交友等,这些网络文化“产品”为满足大学生交往的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

    3、发展的需要。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的涵盖范围较广,不但包括思想、志趣、素养等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关于就业和继续深造发展。为此,大学生会去浏览一些大公司的网站和关于考研、出国的信息。这些都表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需求之一是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需要,网络思政教育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4、消遣的需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娱乐消遣方式已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网络虚拟世界,上网成为他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他们在网上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等。如何将影视、音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源与校园网站相糅合,这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向寓教于乐方向发展新要求。

    任何需求都不是自发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⑤需求是人与环境相作用的产物,通过作用于产生学生现实需求的校园环境、网络环境等影响学生。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受众在接受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种受众心理。这种心理是由思政教育信息刺激,在受众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反应。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大学生受众心理包括以下四种。

    1、认知心理。在受眾中,通常都会有希望获得更多消息的心理现象,即认知心理,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尤强。他们不但喜欢新奇的信息,还喜欢信息新奇的呈现方式,这就要求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要不断创新发展。

    2、从众心理。大学生受众希望自己被接纳和肯定,往往不知不觉地遵从群体压力,与群体趋于一致。这种随大流的从众心态,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依旧存在。从众心理虽然抹杀了受众的个性,但是以舆论压力和时尚潮流等形式呈现的“随大流”也能够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

    3、权威心理。网络思政教育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度对受众的心理有明显的影响,这反映了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在网络的复杂环境中,对传播可信度的一种心理需求。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所谓可信度,既包括传播者的信誉,如其品格、行为等,还包括传播者的威信力,即专业资质和发言的权利。当网络上讨论重大舆论事件时,权威人士的意见往往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可。

    4、逆反心理。简而言之,网络思政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所产生的与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方向相反的心理倾向,它会使得网络教育取得不了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导致负面影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对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尤为反感。网络环境更加开放和包容,因而在网络中开展教育需要避免这种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以网络教育独特的亲和力,化解受众因对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行为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在网上所进行的活动,包括网络学习、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等,下面就对以下几种典型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

    1、网络学习。网络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受到冲击,网络为教育教学打开了新的天地,更改变了大家收集、传播、利用信息的方式,有利于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的开展,对培育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接受教育,他们通过上网搜索、信息下载、在线学习、网络阅读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弥补了受时间及地点限制而造成的知识获取不足的缺点。电子书刊、数据库等为大学生阅读文献提供便利,当然也带来了学术诚信问题。

    2、网络交友、网恋。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社交的匿名性能有效规避因畏惧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社交障碍,使具有社交障碍的大学生重获社交自信。“网友”成为使用率非常高的网络词汇,“网恋”也是大学生网络用语中使用较多的词汇。网络交友看似美好,也存在着很大的负面隐患,不但误导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导致其沉迷于网恋及畸形恋爱观的产生,还会导致犯罪。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性实践,它的本质还是一种符号互动,有的人还会出于自身需要,对个人的心理、动机甚至外貌进行包装,如若仅凭网络交往中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常常会产生错误印象。

    3、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娱乐的活动。适度的网络游戏不但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反应力和团队合作力。然而,网络游戏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比如,沉溺其中的网络玩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其中,产生身体透支,花费过度等问题,对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网络游戏中还存在其他不少问题,如网络黑客、色情、暴力等,这些显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造成网络犯罪。

    4、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十分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甚至是乐趣。从语言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大众文化。⑥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仅仅为了传递情绪的变化,更是对网络语言的变化和新奇提出的期盼,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一种乐趣、一种时尚。一般网络流行语有谐音、转喻、图形等呈现方式,还有的就是从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中产生,如“狗带”、“套路”、“比心”等,这些用法随意的语言,往往会给涉网不深的人带来理解困难。有些人形容说,在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语、符号共存,怪字、错字、别字混杂,揶揄、调侃、讥讽并用。⑦这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使用过程中的乱象问题。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受众的个性特征

    网络思政教育的受众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即主动性、交互性、虚拟性、个体性。大学生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网络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目的等要素,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对网络信息的搜寻和传播掌握主动权;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网络传播过程中,实现了传播者与大学生的互动,具有互动性;在网络场域中,大学生受众可以实现角色的转换,具有虚拟性;由于大学生可以依据个人需要,与单人或多人进行交流,接受个性服务,具有个体性。

    三、掌握大学生受众认可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以需要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不同需要制定出对应的教育策略。不少大学生对于网络还是从求知的需要出发,高校的校园网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学术信息,如电子图书、学术论文、音像资料等,这些将会深受学生喜爱;大学生有交往的需要,在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中,可以更多地针对学生的交往需求,利用好网络在这方面的优势,如加强师生网上交流、建设好网上社团、引导好校园BBS上的讨论等;针对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观教育等都可以与网络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在学习之余,如何科学、合理地消遣,这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现寓教于乐提出要求。

    (二)走进大学生的内心,营造情感共鸣的良好教育氛围

    大学生的受众心理影响着其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认同度,走进大学生内心,提高网络教育的亲和力,营造情感共鸣的良好教育氛围。首先,大学生不但喜欢新奇的信息,还喜欢信息新奇的呈现方式,因而网络思政教育者要使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群体,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如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等方式,以网络思政教育自身的魅力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其次,面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以舆论压力和时尚潮流等形式呈现的随大流,能够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前提是要在网上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倾向,使得大学生受众在整体倾向的无形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教育者所引导的积极方向发展;再次,要利用大学生的权威心理,保持高校主流渠道信息的通畅、权威人士发声的及时性以及发出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构建;最后,要善于转化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网络思政教育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改进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加强师生沟通,融教育、管理和服务于网络思政教育一体。

    (三)疏管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行为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经相当普遍,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前提。第一,鉴于网络学习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网络思政教育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发挥网络促进学习的巨大优势,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第二,面对网络交友、网恋这一现象,教育者有必要通过网络思政教育,让学生厘清这些内容,如在网络上开设专栏,以发动大学生网络留言、网络讨论等形式进行个案解析,在“争”与“辩”中促进大学生对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交友工具的理解;第三,网络思政教育者应该基于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吸引力的深入研究,对相应行为进行引导,并且推动相关方面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第四,网络流行语是使用者的一种思想、情绪反应,教育者只有熟悉这些网络流行语,才能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展开。

    [注释]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2016-10-12].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②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676.

    ③麥奎尔,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8.

    ④塞弗林,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理论传播: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24.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⑥王仕勇.网络流行语研究:社会与媒介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2.

    ⑦马春雷.网络文明与当代青年——2006年上海青年发展报告[R].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