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生长与饲养管理技术

    摘要:由于保育猪的特殊性,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养殖户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保育猪的科学养殖管理,并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高保育猪的生长质量。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保育猪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对促进保育猪健康生长发育、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保育猪;生长特点;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4? ? ? ? 文献标识码:B?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6-0037-02

    仔猪在保育阶段由于饲料供给充足,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既定的养殖目标。但因为保育猪生长前期各个器官还没有生长发育完全,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养殖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为了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就要做好养殖场疫病控制工作,强化养殖管理,构建完善的饲料配方,这样才能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为实现后续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1? 保育猪的生长特点

    保育猪又称为断奶仔猪,是仔猪生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刚出生的仔猪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因此在哺乳阶段,仔猪对外界各种致病菌的抵抗力较强,到14日龄后,由于母乳中的母源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仔猪不能从乳汁中获得免疫抗体,此时机体的抵抗力处于最低水平。断奶后仔猪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表现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但因其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尤其在断奶后面临较大的应激刺激,更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病,特别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疾病。因此,在保育猪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2? 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1? 做好断奶仔猪的转群工作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断奶时间通常在21或28日龄,刚断奶的仔猪,由于消化功能不完善,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应转入保育舍中集中饲养[1],这样能统一饲料、统一管理,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在饲料更换过程中,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出现营养性腹泻。转群过程中应维持原窝原圈的养殖管理模式,转入保育舍的断奶仔猪应该维持原有的饲料配方3~5 d,然后再逐渐转换到断奶阶段的饲料。

    2.2? 饲料投喂

    在转群的前5 d应继续使用哺乳阶段的饲料,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0%~21%,钙、磷、赖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0%、0.8%、1.0%,每天投喂3~4次,让仔猪自由采食,然后逐渐过渡到断奶阶段的饲料。断奶阶段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8.5%~19.5%,钙、磷、赖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80%、0.63%、0.78%,另外还应该满足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应,保证充足卫生的饮用水供给[2]。

    2.3? 科学调教

    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应按照体重大小、强弱一致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转圈处理,通常应该按照原窝原圈的原则,将同一窝的断奶仔猪集中养殖在1个圈舍中,防止出现斗殴、打架等不良现象。另外,还应该做好断奶仔猪的调教工作。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睡觉、饮食、排泄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位置,要设专人对仔猪进行训练。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可以在采食区、休息区撒少量饲料,在排泄区洒水,保证排泄区域潮湿,每次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采食区与休息区的粪便及脏物,同时在排泄区保留少量粪便,这样经过3~5 d的训练与调教,就能形成固定的采食、睡觉及排泄习惯,保证整个圈舍清洁卫生。

    2.4? 控制适宜的温度

    要确保保育猪能健康生长发育,必须为其创造一个良好卫生的生活环境。保育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20~30日龄22~25 ℃为宜,31~40日龄21~22 ℃为宜,41~60日龄21 ℃为宜,之后圈舍温度控制在20 ℃左右为宜。最佳相对湿度为65%~75%。为保证圈舍有良好的温度与湿度环境,要做好夏秋季节的防暑降温,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工作。进入盛夏季节后,可以在屋顶安装隔热板,周围种植高大的树木,这样能起到避暑遮阳的作用[3]。当猪舍中的温度超过30 ℃,可以采用喷雾降温的方式,每小时喷雾5 min,要限制喷雾次数与喷雾量,防止猪舍过于潮湿。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将喷雾降温与负压通风降温有效结合,这样能快速排出圈舍中的高湿气体,保证空气清新。进入冬春季节后,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应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对较瘦弱的仔猪,应在猪舍中加装红外线保温灯。规模化养殖场应设置专业供暖系统,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应该做好小范围的通风工作,这样能快速排出圈舍中的污浊气体。

    2.5? 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

    在有限的养殖空间中,养殖密度越大,群体数量越多,越容易造成打架斗殴,同时也减少了仔猪休息的时间,导致保育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特别是在严寒的冬春季节,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圈舍中排出的粪便较多,很容易造成病原的扩散蔓延,影响保育猪的健康生长。通常规模化保育舍每圈仔猪以15~20头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5头,如果采用半漏缝地板,每头仔猪占圈舍的面积为0.3~0.5 m2。

    2.6?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在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重特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并结合养殖场的疾病流行特点构建完善的疫苗免疫程序。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多种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另外,养殖场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经常更换使用消毒剂,通常养殖场内部环境每周消毒2~3次,外部环境每月消毒1~2次。每年3~4月与10~11月选择晴朗天气对猪进行1次全面的体内、体表寄生虫驱虫处理,在驱虫期间收集好猪排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这样能减少病原的数量,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几率。

    3? 小结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保育猪作为一个脆弱的群体很容易受到多种病原的威胁,需要养殖户精心呵护。在仔猪保育阶段,应构建完善的养殖环境,科学搭配饲料,保证高标准养殖,控制好圈舍的卫生条件,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发育,达到控制傳染病传播蔓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文新.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8):80-81.

    [2] 卢建平,夏绍明.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浅析[J].畜禽业,2020,31(4):26-27.

    [3] 樊为乐.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J].畜禽业,2020,31(3):24.

    收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吴立平(1972-),男(土家族),湖北长阳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