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职业教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

    廖元光

    摘 要: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出现了“多元化”、“低龄化”等一系列的特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呢?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提出了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1 引言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起来。在校的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信息化社会环境。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今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部分学生只是把该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来学习而没有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没有在技能和实际应用来锻炼自己,学完课程后不会利用Word处理公文、不会利用Excel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这样我们的教学没有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的目的。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调整与改革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是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各位老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的对象是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背景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年级新生。目前我国初高中阶段虽然尚未完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部分中学已经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部分新生已是电脑高手,而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还不知如何使用鼠标、如何开机和关机。

    目前学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大班的形式开展,一个大班的学生人数一般在80人左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基本上都在等级考试的驱动下实行“基本统一”的模式,根据基本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难以接受;而另一部分学生因为已在中学期间学过而心不在焉,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

    目前,由于一年级新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较差,很多学校不允许一年级新生在学校配备电脑。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及时上机巩固。另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与等级考试挂钩。为了能够有较高的过级率,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容易向应试教育倾斜,在上课时忽视了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学生也开始为考而学。另外,近年来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相对滞后且涉及的范围较窄,许多学生已不满足课本知识的学习。

    3 改革方案

    学生水平相差悬殊、教学方法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体现不出实验的优势、考试形式不合理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给计算机教研组成员提出来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改革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训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第二个阶段是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采用案例教学。

    3.1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构建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3.2 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它具有真实性、实践性、互动性、结论的非唯一性等特点,以提高学习者能力为主要目的。

    3.3 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向学生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将以往应试型的学习改变为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开发程序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培养复合性的人才。

    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实验以“任务”或“课题”形式提出实验要求和具体的实验成果,要求学生通过相关课程或自学方式,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知识,通过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是以“任务”驱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处方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4 教学的具体实施

    4.1 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

    教材从内容上分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文字编辑、数据处理、PowerPoint应用、网络基础等六大模块。其中第1章、第2章和第6章因理论内容较多,不适合用案例教学法,将采用分组任务驱动学习的方法替代。任务驱动学习的教学步骤如下:

    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把计算机一级考试范围作为一个总目标,把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s、IE、Outlook基本操作作为小目标,以一级考试要求作为目标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优秀的学生作为助教参与上机指导。任务驱动教学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按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

    4.2 案例教学的开展

    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逐步剖析,讲解所含的知识点。例如“学生成绩处理”案例,具有以下功能:根据学生的各科成绩统计总分并根据总分进行名次排名、根据排名确定奖学金等级、统计各班的人数和各班各科的平均成绩、统计各学科相应分数段人数、按班级制作平均成绩图、使用下拉列表选择班级、按班级打印成绩表。学生通过该案例可以学会:工作表格式化与打印设置、排名函数、条件求和、条件统计、求最大最小函数、频率统计函数、组合框控件、数据库管理等应用技能。通过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将枯燥、繁杂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通过感性知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知识,从而达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简化日常办公活动中那些简单、重复性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

    4.3 成绩的评定

    本门课程的成绩取决于4个方面:第一,平时课上的出勤情况;第二为任务驱动学习方面在该组中表现;第三为在案例教学部分中作品的水平;第四是期末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机考成绩。

    5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会打字或会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以及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的水平上,应而让学生在系统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和简单程序编写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将来从事社会职业所必需的实用文档的编辑与写作、表格制作与计算、演示文稿的制作、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完成将来从事社会职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综合技能项目的训练。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要在做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的同时,努力思考和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萍.案列教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讨,计算机教育,2007.4 36-38.

    [2]任昌荣.对计算机相关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福建电脑,2008.2.

    [3]胡同森.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案例,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08.5.

    [4]陈平生.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现代计算机,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