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称谓常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称谓文化的四个大类:姓名称谓、年龄称谓、关系称谓以及职业称谓,此外再谈谈避讳。特别之处在于本文对我国古代称谓文化知识进行选择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古代称谓;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2-030-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雅琪.中国古代称谓常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择[J].课外语文,2021,20(22):30-32.

    一、名、字、号

    “礼”的思想贯穿于古代称谓的形成演变并影响至今,尤其是在日常人名的称呼上可窥见一斑。“古人对于称呼有一种礼貌式,就是不用人称代词,而用名词”(王力《汉语史稿》)。

    (一)字

    古人有名也有字。字,是名的补充,两者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中有说“广平曰原”,由此可知“平”和“原”二字在意义上是相互承接的,又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说文解字》中对“渊”的解释是“回水也”,也可见“名”和“字”在意义上的相通。上述两个例子所举皆是名和字为同义词,当然两者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也包括互为反义词。总的来说,因为“名”和“字”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所以“字”又称作“表字”。

    古代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长至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古人向来重礼,而冠礼和取字同时进行,可见古人对待取字一事十分庄重,故用字比用名更显得尊敬。女子的成人礼是及笄礼,大约是在女子十五岁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在此之前女子处于未许嫁的状态称为“待字”(待字闺中)。

    在阅读《论语》时常常出现孔子的弟子子路、子渊、子夏等带有“子”的名字,这是因为在春秋时男子取字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是最常见的方式,同时也是因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二)号

    除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别字)。

    1.别号大多是文人成年后由自己取的,也叫“自号”

    如“五柳先生”(陶渊明)、“青莲居士”(李白)、“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也有被他人所加称的号,有人认为这些称号还不够尊重,于是就称人的官职、籍贯、住地等。称官爵:杜甫,为“杜拾遗”(唐肃宗时任左拾遗)“杜工部”;做官地称呼:柳宗元,又称“柳柳州”(其官终于柳州刺史);称地望(出生地或居住地):柳宗元,为“柳河东”(祖籍河东郡人),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临川)。

    2.谥号、尊号、庙号、年号

    谥号是古代君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褒贬的称号,其中包含着不同的含义,可以显示死者生前事迹和美恶双德,如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乱而不损曰灵,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等等。

    尊号是在帝后生前奉上的,如较为熟悉的慈禧就是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的尊号(后来称为徽号)。

    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号。从汉代起,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嗣君称太宗、世宗等。

    年号用以纪年,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历法的计算首先必须明确起始点,开始的时点被称为“纪元”),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名、字、号是在了解古代称谓文化时的基本常识,“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总体来讲,字的取得和称呼略为慎重和讲究,而号则是根据个人性情取得的。平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称字以及用字、号称人,表示尊敬;尊者对卑者,长辈对晚辈可以称名,同时用名自称,表示谦逊。

    二、年龄的称谓

    人的生长分为不同的阶段,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古人根据各个阶段显著的生理特征,对不同的年龄使用不同的代称。这些代称都带有吉祥的寓意,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祝愿和期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年龄称谓可分为年龄段的稱谓和具体年龄数字的称谓,关于年龄段的称谓除下表所示外,还有幼学、白首、黄发等词时常出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当中。下表是常见的年龄称谓:

    上表中所示的年龄称谓都有其出处,如较为熟悉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是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也是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内容。男子“弱冠”和女子“及笄”都是代表其成年,成人对于男子和女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因此,此时会给成年的男女取字和举行成人礼,这一点在上文有所提及。“襁褓”本是指用来包裹出生婴儿的宽带和被子,之后用来借代不满周岁的孩子。“孩提”出自《孟子·尽心上》,颜师古对其注释认为“孩提”是指婴儿在大人怀里抱着开始会笑的阶段,其中“孩者,小儿笑也”的“孩”是“咳” 的古字,是指小孩笑得咳咳的声音。“垂髫”和“总角”都是指孩子在成人之前的一种发型的状态,后者相较于前者的差别在于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类似于哪吒的发型,而两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皆有涉及,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中提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高中语文《氓》中提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黄口”顾名思义是黄色的嘴,原本指的是刚出生雏鸟的嘴是黄色的,后来引申借指幼儿。“豆蔻年华”“桃李年华”“花信年华”都是用植物的生长来形容女子的年纪。“豆蔻”一词出自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因此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桃李”和“花信”比喻人正处年轻貌美之时,花信是指植物的开花时期,因其是在婚嫁之年之后,也有孕育下一代的意思。“古稀之年”出自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一词出自曹操的《对酒歌》,而在《礼记·曲礼》中就有提到“八十九十曰耄”,因此将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礼记》中有记“百年曰期,颐”,由此“期颐”一词指百岁老人,因为生理机能的衰退,百岁老人的饮食起居很难自理,是需要别人照顾的,所以“期颐”包含着期待颐养的意思。

    三、关系的称谓

    (一)伦理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际关系除了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年龄、身份等因素,还十分看重“礼”,孟子所说的五伦关系伴随“礼”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因此,关系称谓也是在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大背景下对人与人之间分际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尊称和谦称两大类。

    1.尊称

    尊称(敬称)是幼对长、下对上的称呼。臣子对君主的尊称有君、陛下(“愿陛下矜悯愚诚”,出自《陈情表》)等,其他的敬称有公、子、父(甫)、先生、殿下、阁下、足下、麾下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常加“令”,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或令慈,称对方的妻子为令妻或令正,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或令嫒。平辈间常用“贤”,如贤兄等,也可用以称呼晚辈,如贤婿、贤侄等。同样,古代有官位之人,人们习惯在其姓后加上官职来称呼,上文有提及不在此赘述。

    2.谦称

    谦称是指对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人事的称谓,表示谦逊的态度。帝王自称多用孤、寡、不谷。一般人自称常用臣(“臣少多疾病”,出自《陈情表》)、愚(“愿陛下矜悯愚诚”,出自《陈情表》)、窃、仆(“仆窃不逊”,出自《报任安书》)、蒙、鄙人、在下、小子、老朽、不才等。

    古人对于自己的亲属朋友的自称常用“家”“舍”等谦辞,称比自己尊长的家人多以“家”,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时可加“舍”,如寒舍、舍弟、舍妹等。在他人面前称自己的妻子常加“拙”“贱”,如拙荆、贱内等;称儿子常用犬子;称女儿常用小女。

    3.其他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妻母称泰水、岳母;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女婿称东床、东坦。

    百姓的称谓:布衣、苍生、黎民、庶民、黔首。

    (二)朋友关系

    除了伦理纲常,人际交往中最为广泛的就是朋友关系,下表是以朋友关系为例的各种常见称谓,其中也包含着多种文化意义。

    四、职业的称谓

    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在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的姓名前面加上表明其职业的词,如“庖丁解牛”一词中“庖”表明厨师职业。我国古代对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称呼:乐官称为伶官,后以伶人泛指演员;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因称戏曲界为梨园;孔子曾于杏坛讲学,后称教育界为杏坛等。

    上述的姓名称谓、年龄称谓、关系称谓以及职业称谓在我国古代称谓中只是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也是在社交中最基本的称谓形式。由于我国历来崇尚“礼”,因此也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称谓文化并传承至今。

    五、避讳

    最后简单地谈谈避讳的问题。

    避讳现象最早现于周朝,《左传·桓公六年》中有记载规定不以国名、官职、山川、疾病、牲畜、器币来取名。

    避讳有广义狭义之分,在广义范畴内再往下细分有敬讳、忌讳和憎讳三种情况。

    本文讨论的“避讳”是指敬讳,就是凡是遇到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时(也有避讳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称之为嫌名),要用一些方法来回避而不直接称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因此可将避讳主要分为避君讳和避家讳两种。

    避君讳,顾名思义是指避讳当朝甚至前朝皇帝的名,这里也包括孔圣人的名,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历朝历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孔子的名和皇帝的名都是不能直书和直言。文人还避家讳,是对自己父亲和祖父的名的回避。

    避讳常用的有三种方法: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这里以具体例子主要讲前两种。

    按时间顺序,在此列举了改字法的避讳:秦始皇名政,秦避始皇讳“政”及同音字“正”,把作为岁首的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邦”改为“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古名“启蛰”,而汉景帝名启,于是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今日的南京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被称作“建邺”,而后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为“建康”;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将“民”改为“人”,例如《捕蛇者说》中柳宗元的一句“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是为了避君讳而不得不将原本的“民风”改为“人风”,同时为避君讳也将作为官府机构的“民部”改为“户部”,相应的官职也改成“户部尚书”;高中语文教材中《琵琶行》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其中的“司马”一职是由于唐高宗( 李治) 出于避讳的需要,将官名“治中” 改为“司马”;苏洵和苏轼父子在写文章时不用“序”字,是为了避讳他们祖父的名,前者做文章时将 “序” 改作“引”,后者改用“叙”字。

    改字法较为常用也出现较早,避讳缺笔法则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孔子讳,“丘”字常常会将第四笔竖省去,再如将“世”字写作“卅”字来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等等。

    避讳虽是封建等级制的产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懂一点避讳方面的知识,不仅让老师和学生知道这一我国历史上的语言现象,而且有助于更为流畅地阅读古文,还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到我国礼教等其他传统文化。

    六、余论

    我国的古代称谓文化经过漫长的时光依旧闪耀着其独有的价值,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于我国自己的文化常识都知之甚少,这样非常容易丢失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失去民族自信。

    因此,需要重燃这一代甚至下一代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对于中学语文学科来说:首先,语文学科是良好的学科载体,天然承载着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尤其在文言文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語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最适合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综上,在此选择了称谓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学习的一部分,选取了部分称谓文化常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给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也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材料,对生活和学习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张晓芝,王慧颖.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3]王雯琪.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4]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崔统华.避讳浅说[J].文史知识,1981(6).

    作者简介:王雅琪,女,1998年生,集美大学研究生在读,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