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策略探析

    王敏

    【摘要】通过基于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来考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表现和策略,阐释了文化间传播的含义,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现状,最后提出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间传播;媒介;有效传播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的态势,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我国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发展期,需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中国媒体多向外部传播消息”[2],还需要创新发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当前学界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家形象构建、传播策略优化、传播途径转换等方面,这些研究较注重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等宏观层面,由于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中有一个尊重受众的理念,即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考虑文化与受众的关系,因此,文化间传播理论逐渐进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视野,该理论重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人际沟通问题,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思路。

    一、文化间传播的内涵

    文化间传播主要是在群体传播视域下来关注文化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侧重于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其研究对象是文化与人际互动的关系[3],主要研究目的是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寻找有效传播的决策。

    从概念范畴上看,文化间传播是个广义的范畴,内容上包含了跨文化传播,文化间传播主要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换,该类型的信息交换可以发生在各个层面,如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之间、不同组织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等。

    从研究结果看,文化间传播認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会影响传播的有效性。一是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具体指在人际或群际沟通中,由文化差异导致交往双方无法预测或解释别人的态度或行为。二是焦虑,是指因为交际双方感到紧张、担心或忧虑而影响有效传播的效果。[4]这两个因素不仅影响文化间的传播效果,还影响着交际双方对文化间传播有效性的感知,进而影响交际双方下一步的决策。

    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效率低、国外受众理解度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考察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的表现,并采取一定的改进策略来降低不确定性和焦虑的负面效应,进而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二、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现状

    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主要发生在大众传媒、社交媒体、汉语国际教育、对外经济文化活动等层面,主要的参与群体有来华旅居者和留学、工作人员,以及中国在外国的旅居者、留学生、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海外侨胞等。不同文化的接触渠道会形成不同的传播群体特点和文化间传播特征,进而对群体成员接触不同文化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大众媒介中的文化间传播

    众所周知,国外媒体上现在充斥着各种误读、误解甚至污名化中国的现象,使得不明真相的外国大众不断产生种种文化焦虑,影响了中国文化与国外受众的互动效应。大众媒介虽然是生产文化焦虑的一个渠道,但也是减少文化间不确定性信息传播的渠道,是缩短人际距离的工具。[5]中国对外传播的大众媒介包括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用中文表达的中国对外媒介,一种是用外文表达的中国对外媒介。

    中文的对外传播媒介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外文形式的中国对外媒介主要有《中国日报》(外文版)系列、中央电视台西语法语等系列频道、新华社英语客户端等。一般来说,电视广播媒介较能模拟人际传播,较适合对中国文化了解程度较浅的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例如近些年的纪录片《故宫》《曲苑杂坛》等节目在国外反响较好;报纸则擅长深度内容的生产,可以与受众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适合汉语阅读水平较高的国外用户,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这些对外的报纸已经由最初的主要面向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到现在的面向世界受众,是比较有效的对外传播平台。然而,这些对外媒介尚存在“自说自话”或“以我为主”的视角讲中国故事的问题,在表达文化差异和文化共性方面还缺少合适的叙事方式,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例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以“汉语”“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为主题来检索近二十年的新闻,可以发现其新闻体裁主要是消息和通讯,真实性和时效性较强,但体裁形式较少,叙事的视角略显单一,叙事形式与国外受众需求之间有差距,不利于形成互动性的用户与媒介关系。

    大众传媒还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在世界各国文化、经济走向深度合作的形势下,影视作品的对外交流除了以往的经典影视作品的译出和引进,还有中外合拍电影、电视剧,例如电影《长城》等。在早期合拍过程中总有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时化解冲突、增进理解成为合作基础,在理解和互动中共同构建被中外大众所接受的异域文化,最终达到外国受众的文化认同。

    (二)社交媒体中的文化间传播

    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除了传统的两微一端,短视频、社交电商、互动式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也成为新的社交媒体,尤其是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的流行,促使用户在游戏或阅读过程中因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去了解、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无形中降低了其对外来文化的对抗意识,形成较好的文化输出效果。

    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度信息传受关系,构建了互动式的群体关系,而且对用户的认知和交往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扬长避短、合理开发社交媒体中的文化间传播。例如被外国网友称为“东方的生活家”的李子柒,外国人通过李子柒视频看到了中国真实田园生活状态,对中国的环保有了新的认识,还有人向往中国的旅游和美食。在这样的文化互动下,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

    社交媒体中的文化间传播对个人认知影响的另一个表现是它能促进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6],例如许多来华留学生及其他来华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了解和积累了多元的、开放的中国文化,在文化互动中逐渐产生新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另外,使用社交媒体的范围越广,其获得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资本就越多[7],进而更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效果也能通过社交媒体再影响国外用户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在社交媒体中,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总是积极和消极并存,如何激发受众群体情感中积极的一面是提高文化间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文化活动中的文化间传播

    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媒介之一。我国近些年利用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形式把中国文化传递到海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中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参加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电影节和优秀电视电影节目的译出、影视剧的国际合作、体育和文艺赛事、文艺展演、学术会议等,不再停留在表层文化信息的简单推介,而是转向了深层次的文化沟通交流,把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放到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互动。但是目前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特色文化的对外推介活动较多,例如端午节活动、剪纸表演、杂技表演等文艺活动展演较多,而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表现、表演较少,今后可以积极开发中国当代文化精品项目进行推广,促进国际受众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三、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提升策略

    文化间传播是一种分享的行为关系,具有社会性、符号性和规约性,是在不同文化群体的社会互动中扩大交往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和重构符号意义的过程。增进国际间的文化理解,形成一个拥有越来越同质化的全球文化,可采用适合文化间传播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策略,以提高文化间传播的媒介效应。

    (一)积极打破文化传播壁垒,构建有共通意义的空间

    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不熟悉造成了文化心理鸿沟,这会使他们对中国讲述故事的方式和内容有所误读、误解甚至排斥,而空间距离是造成传播障碍的另一大原因。但是在經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可能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它们与网络虚拟空间一样能拉近各国人民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依托国际贸易等实物生产和国际教育等渠道来开发融合性的文化传播项目能较快提高中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对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建设,不断更新和拓展开放型的文化间传播空间,进一步打破地理距离的传播壁垒,突破文化封闭系统的围墙,积极适应世界人民的共同兴趣,使国家之间在语言互动和社会实践互动中形成共生的文化系统。

    (二)利用品牌效应,提高国际汉语教育的精准度,打造精品教育品牌和汉语考试品牌

    目前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的传播还处于描述式或展演式的表达层面,国际中文教育还缺少有符号融合性和高附加值的现代传播,与传播对象国家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尚有距离。因此,建设一批国际汉语的精品课程和优秀教育品牌以及文化展演活动品牌,利用数字教学资源打造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在线学习平台,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语言能力评价体系,降低汉语学习者的入场难度,鼓舞学生坚持学习汉语的信心,以加强国际汉语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深度接触。另外,鉴于国外汉语学习者越来越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注意到外国儿童把汉语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来学习,而华裔儿童把汉语当作祖语或传承语来学习,这二者之间的学习差异较大,需要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适应性强的课程和教材,积极开发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绘本,改革语言能力评价体系,提高儿童学习汉语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降低文化间传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焦虑心理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逐步完善新闻媒介生态圈建设

    国外媒体和互联网上充斥着污名化中国的现象,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先需要在国际媒体环境中积极利用好群体效应,通过有内容的、有话题性的高质量媒介话语文本的构建来拓展世界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渠道。其次需要结合融媒体环境构建选题多视角、叙事有深度、故事有温度、体裁丰富的全媒体生态圈,例如在时效性较强的消息和通讯等体裁形式之外,根据用户和受众的需要适度增加特别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等,利用人物专访等来展现当代中国人物的风采和故事。再次是积极拓展新闻采集和制作的模式,延伸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触角,遵照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思维逻辑打造能与用户互动对话的新的媒介话语体系,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和互动热情,例如开发中国特色文化的H5新闻产品、新闻小程序、新闻游戏等项目,促进用户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态度,提高文化间传播的有效性。

    总之,积极遵循文化间传播的发展趋势,增强与各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平等对话,减少文化误解和误读,是构建开放型、理解型的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的重要基础,在未来还需要各级媒体、教育机构、网络平台、文化活动机构以及个人来努力完善媒介话语体系,向世界传递中国好声音。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2.03,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

    049424.htm.

    [2]曾馨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建设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8(9):24-27.

    [3]威廉·B.古狄昆斯特,贝拉·莫迪.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M].2版.陈纳,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4.

    [4]威廉·B.古狄昆斯特,贝拉·莫迪.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M].2版.陈纳,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75.

    [5]威廉·B.古狄昆斯特,贝拉·莫迪.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M].2版.陈纳,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62.

    [6]邓枭弋.微博使用对“95后”用户情感认知的影响分析:从群体画像到青年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9(3):25-28.

    [7]李强.社会资本与自我认同:青年社交媒体使用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6):32-36.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讲师)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