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 厨具的情感化设计探索

    张思雨 林伟

    关键词:一人食;情感化设计;厨具设计

    “一人食”的经济热潮正在袭来,数据显示中国自2015 年起,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2018 年已经达到16.69%,这其中数据还不包括在外工作的租户群体。单身经济正在催生某些新现象,“一人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食”的艺术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1]。厨具设计作为承接新旧饮食文化的载体,如何在面对“一人食”文化的冲击下重新赋予厨具设计内涵,提高用户的幸福感,本文将进一步探索。

    1 情感化设计概述

    情感作为心理学名词是指人自身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属性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2]。为了满足人们的情感化需求,设计开始注重对用户的情感关怀。唐纳德· 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层水平的设计、行为层水平的设计和反思层水平的设计三种[3]。通过刺激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感受产品带来的氛围,调动使用者的情绪,以及运用设计心理学,引导用户在行为和思维层面与产品发生共鸣,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产品所展示的讯息会在使用者潜意识中与本身对产品的期望和审美标准进行对比,最后得到用户对于该产品的情感反应。

    2“一人食”厨具的研究背景与设计现状

    2.1 研究背景

    经济的急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派遣工作一族的壮大,无数年轻人在辛苦工作后仍要应付一人一室的孤独晚餐,就餐在这样形单影只的环境中毫无幸福感可言。然而“一人食”现象不是仅仅存在于年轻人中,我国年龄在60 岁以上的人数在2014 年就已经约占国内总人口数的15.5%。在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中,独居的老人群体也有面对着“一人食”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众多亟待解决的“一人食”问题的人群中,除了有刚走出大学的学生、白领,还有可能是对饮食有特殊需求的健身人群、病人、孕妇、宝妈或者婴儿。当前“一人食”的厨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发展远远没有满足众多“一人食”人群的需求。

    2.2 设计现状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一人食”厨具设计也有着两级分化的弊病,即过于注重外观精美而忽视功能,或者产品变成了功能的堆积,失去了美感。由于国内设计起步较晚,设计重点放在外观改革的产品占市场很大一部分,“一人食”厨具产品很多只做了容量体积上的缩小。例如小容量的蒸煮锅(如图1),就是将蒸煮锅的容量体积减小,避免一人食人群在蒸煮时,由于厨具的限制必须放上过量的水或者食物而造成浪费。

    功能方面,国内的厨具产品中针对“一人食”的厨具产品被明显的分流,例如针对宝妈和婴儿的辅食机、针对单身人群的迷你多功能电饭锅、针对健身人群的电动蛋白摇粉杯等等。

    中老年的“一人食”群体因为操作智能厨具困难以及对传统厨具感情深厚的原因,面临着厨具设计尴尬的境地,市面上很少有针对中老年“一人食”群体的厨具设计。

    3“ 一人食”厨具相关用户的情感需求分析

    设计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讨论,其使用者也因不可避免生活在这一特定时期中而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4]。对于“一人食”厨具的设计需要针对“一人食”厨具用户人群进行情感需求分析,才能在情感化设计与产品功能设计中找到平衡点,为使用者带来温暖和慰藉。

    3.1 青年用户的情感需求分析

    青年“一人食”厨具的消费者主要是未婚人士,年龄大多在25—35 岁左右,他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生活要求更高的品质,向往精致的生活。和父母一辈的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略薄弱,而且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他们需要快速独立完成做饭的活动,同时由于一人生活的压力,在做饭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出现烦躁倦怠的心情,甚至觉得孤单无趣。因此需要产品在设计上便于操作与收纳和清洗,同时可以增添厨具的趣味化设计,让使用者在操作时将注意力从枯燥的情绪中转移出来。

    3.2 母婴用户的情感需求分析

    母婴“一人食”厨具的消费者是拥有新生儿的一家人,和特殊需求的“一人食”厨具消费者一样,他们因为在乎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而选择“一人食”厨具,所以将厨具的功能性放在首位。在使用厨具时也往往小心谨慎,他们在使用厨具时在意厨具是否能达到其功用,及做出健康卫生、口感合适的食物。

    3.3 中老年用户的情感需求分析

    中老年“一人食”厨具的消费者往往依恋以及熟悉使用传统厨具,当他们在为自己做饭时,会由于传统厨具的尺寸偏大、制作的饭菜一人吃不完而觉得郁闷。同时对多功能高科技的产品有抵触的情绪,觉得难以使用。当家中老人照顾孩子需要使用到辅食机等“一人食”厨具产品时,也更关注产品的使用是否简便,人机是否合理。

    4“一人食”厨具情感化设计思路

    4.1 本能层水平的设计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精致美丽的厨具和餐具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满足感大于吃到美味的满足感。产品的外观一般是能最先让人感受到的产品要素,人们在第一直觉感受产品时主要使用触觉,听觉和视觉。相应的,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也会从材料纹理、产品形态和色彩表达方面入手保证产品带给使用者第一观感的完美。

    4.1.1 厨具的色彩

    视觉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提到:“色彩可以喚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5]。我们在设计“一人食”的厨具用品中可以考虑使用亮眼活泼的颜色,鲜艳的颜色更容易调动消费者的激情,刺激消费者的视觉感官,从而缓解用户烦躁焦虑的心情。

    4.1.2 厨具的材料

    材料和色彩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在进行设计中我们要将两者做一个综合考虑。木质天生的颜色、纹理感和触感能够给人自然质朴的感觉;金属材料往往因为光滑的表面和冷冰冰的触感带给人冷酷现代化的感觉。我们在进行“一人食”厨具设计时,可以使用木质、橡胶、高级塑料等触感温和的材质,在充分利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时带给使用者更多的情感归属感。在表面处理上也可以采用磨砂或者细纹等给人感觉踏实的纹理。

    4.2 行为层水平的设计

    4.2.1 厨具的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一件产品的首要因素,只有实现一定功能的产品才有使用的意义。传统厨具功能单一,缺乏生活经验的“一人食”人群在使用时无法精准控制所需要的食材分量,所以在产品选择上“一人食”的人群往往选择功能齐全的高科技产品,这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完成自己做饭的需求。

    4.2.2 厨具的使用

    1) 清洁。相比于使用产品,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产品的清洁和保养更为重要。因此,针对“一人食”消费者的厨具产品设计,更要注意从造型上避免过多的表面凹槽以及过小的夹角。从装饰层面上看,表面蚀刻或者裝饰性纹理过多也会使产品洗刷困难。由于厨具经常接触油污,对于它的清洁保养问题需重点考虑。纹理过多的厨具表面难以清洗,过于光滑的表面难以在洗涤时抓握,在产品设计时应注意整体设计,并且搭配合适材质的产品,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2) 收纳。产品的收纳是产品使用的最后流程,在针对一人食厨具用户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厨具数量多和厨房空间的限制,简便的产品收纳整理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在设计时我们可以注意将产品设计成一套尺寸不同的产品,也可以利用颜色或者花纹将产品进行区分,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

    4.2.3 厨具与人的交互

    当产品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后,应该开始着重于如何帮助人们轻松愉快的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设计的产品要便于理解和操作。考虑产品与人的互动,也就是人在使用产品时的物理感受。适宜的尺寸、色彩以及工学上的设计可以使产品更加人性化,给使用者带来最佳的心理感受。此类设计中的大部分灵感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符合人们行为习惯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产品的易用性问题。

    4.4 反思水平层的设计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对使用者记忆情感以及成长中文化环境的调用。通过设计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和记忆的联想,通过使用者深层次的意识反馈带来设计的乐趣。意识反馈中不论是积极情绪影响还是消极的情绪共鸣,都是使用者的个人经历,人们可以在其中肯定自身的价值并获得一种社会归属感。

    年轻的单身群体追求个性化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在消费上体现为喜欢时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进行“一人食”厨具设计中,加入属于他们的时尚元素、潮流文化是引起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也可以在设计中融合年轻人生活的方式,例如游戏化的厨具设计、社交类的厨具设计等。

    5 结语

    厨具设计是中国传承已久的设计文化,想要在新时代下做出针对“一人食”人群的厨具的设计改变,首先设计中不仅要满足产品的功能美,抓住“一人食”人群生活中精致时尚的特点,调动设计中的形态美、色彩美、材料美;其次也要注意他们追求便捷使用的特点,在设计中注意产品与人的交互;最后,更高层次的设计应该是在反思层面上,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文化环境进行深度调研,才做出能够引起使用者共鸣的情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