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下初中体育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程倩

    

    

    摘? 要:体育欣赏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改善锻炼行为,激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在教会、勤练、常赛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学生喜好,设计与教学相关的体育欣赏内容,笔者通过集结同类型体育项目、探索专题运动的欣赏、巧用明星效应、体验亚运文化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发现体育运动之美,领悟运动精髓,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奋进的意志品质,更好地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关键词:体育欣赏;欣赏教学;初中体育;亚运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7-0049-03

    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围绕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达到一定运动负荷,从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活动。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理解体育,只有对某一项事物有所了解,才能付诸行动。体育欣赏作为素质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其融入体育课堂很有必要。在欣赏中理解运动知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从而提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一、问题审视:体育欣赏教学契合“教·练·赛”模式的需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及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都提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要突出学校体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意见》要求,践行“教会、勤练和常赛”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笔者分析了将体育欣赏融入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育欣赏教学“教会”学生理解动作核心

    初中階段各科的知识量、深度、广度都在同步增加。体育课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身心适应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看似人人喜欢的体育课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经过三年的体育课学习,甚至是学了9年的体育,什么技术动作也没学会。通过调查,有59.7%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目的是“为了考试”,76.7%的教学内容围绕中考项目进行,即常说的“素质课”“考试课”。在课堂交流时,学生也简单地认为体育课是跑步、蛙跳,足见学生不懂何为体育,不知为何锻炼。

    体育欣赏可通过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帮助其理解动作方法与要领。正如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强调的: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学生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身体素质锻炼是学习技能的基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是“主角”,技能学习不能丢。既然学生不懂锻炼,就应该从基础抓起,从认识体育开始。正如要阅读文章必定先识字一样,会欣赏是学会技术的第一关。在体育欣赏过程中可全面、深入地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某一项运动的起源、发展、技术方法、裁判规则等,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励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将一项技术学精、学深。

    (二)体育欣赏教学帮助学生“勤练”动作技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非考试项目基本不练,但考试或测试的项目大都以身体素质为主,技能也是单个简单技术,导致学生运动技能基本不会。实际教学中重身体素质忽略专项技能学习的现象时常可见。加之文化课学业压力大,间接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试想一枚奥运金牌的背后需要运动员台下多少个日夜的付出,才换取了对某一项运动的精湛掌握。而对于初中生而言,每周3节体育课,45分钟一节课,除去教师讲解,算足时间也就35分钟的练习,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能否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运动技能值得探究。

    体育欣赏教学正好可以弥补技能学习时间的不足。通过专题、随堂或课外体育欣赏,可改变学生“让我练”为“我要练”的行为。正如赞可夫说的,掌握知识与其多说不如理解。当学生对一项运动感兴趣后,会促使其主动学习、模仿,特别是在欣赏百米终点冲刺、足球的临门一射、篮球完美利索的投篮命中时,拼搏心、进取心会推动学生主动体验学习。练习时,对于复杂、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欣赏,深入学习动作原理,加深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勤加练习后可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三)体育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常赛”提高技能

    受文化课学业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少,对体育竞赛更无兴趣,在学校运动会中,大部分学生以观望为主,推三阻四,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殊不知,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是需要在比赛中得以挖掘和锻炼的,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鼓舞与提升。

    体育欣赏作为一门艺术,既可陶冶美的心灵,提升审美能力,又可缓解学业压力,而且技术动作的巩固需要经历比赛才得以提高,如篮球场上观察、球路判断、预测、战术处理等都需要经历实战才得以巩固技战能。特别在初中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欣赏过后对某一项技术动作的领悟程度将大幅度提升,容易激发他们去模仿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受“自我实现”内驱力的影响,会推动自己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特别在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时,教师组织一场比赛,既可巩固、提高技术动作,展示学生运动技能,还可释放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体育运动的美丽。

    【案例】学生喜爱运动项目的一次谈话。

    师:喜欢什么运动?

    生:羽毛球。

    师:知道怎么发球吗?

    生:往上一抛击球。

    师:知道发球规则吗?

    生:赢了就发球。

    经过访谈,很多学生回答都是类似的答案,学生喜欢羽毛球,但对羽毛球知识了解甚少。于是组织开展一次羽毛球欣赏课,从明星引入,从精湛的扣杀谈起,穿插发球技术及规则,了解场地范围与界限划分,学习裁判规则及简单手势。一堂别样的羽毛球欣赏课虽已结束,但却激起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原来羽毛球是这样打的”,实践课上,学生主动当起了裁判,学以致用,有换发球、有回合、有判罚,在课上时常可以看到学生羽毛球比赛,在比赛中巩固学习知识,更好地进行锻炼。

    二、实践习得:探索“教·练·赛”模式下体育欣赏教学策略

    体育欣赏不是单纯地看比赛,不是将单个的技术动作抛给学生漫无目的地看“电影”。在“教会、勤练、常赛”模式的指引下,体育欣赏可融入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从学生欣赏需求出发,以激发内动力为主要手段。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初中体育欣赏的方法,总结提高课堂效率的欣赏策略。

    (一)集结同类,普及体育知识

    体育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何为体育,了解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并学会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欣赏就是目标达成的基础,课改后,大纲关于欣赏的内容几乎没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体育知识欣赏,普及体育健康知识,首先将相同类别的项目进行集结(表1),欣赏最美瞬间,唤醒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渴望。

    【案例】教学中将测速类项目归类,对起跑和终点冲刺跑运动员的动作进行赏析,从而引出田径跑步类项目包含的过程,讲解如何分配体力,研究步长和步频,提出“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全面普及体育锻炼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如学生会测量100米跑了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相互之间比较步频,挑战谁的速度快,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意义。

    (二)探索专题,领悟运动精髓

    专题性欣赏有利于知识的整合。篮球是学生热爱的运动,篮球赛学生们也喜欢看,比赛规则略懂,但是仍“不知为什么裁判吹哨”。足球运动也是如此,目前校园足球火热开展,学生课堂上喜欢踢球,知道越位犯规,却看不出何时越位。此时,对学生所喜爱的运动,可采取专题性欣赏教学。

    【案例】在进行足球运动欣赏教学时,以世界杯主题曲入手,从吉祥物展开,介绍足球的技战术、场地及规则的认识,讲解校园足球文化,引导学生领悟足球精神,激发学生尝试踢球的动力,并带着思考去参与技术练习。当然,一味的讲解,不如来场实践,专题欣赏时应注意回归主题,将欣赏所学运用到实践课中,将脚内侧传球、越位、任意球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技术的感知,更好地领悟足球的魅力(表2)。

    (三)追寻明星,修炼意志品质

    体育精神是公平、公正,是团结拼搏、不懈奋斗,是健康向上,是体育的灵魂。面对竞赛既要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也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者就是体育明星,如中国女排是体育团队精神最好的写照。

    【案例】在欣赏中国女排比赛时,要让学生明白中国女排是在逆境中爆發的团队,在分数落后的情况下,女排队员不气馁、不言败,鼓足精神、调整战术、奋力拼搏、迎难而上,最终三次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再结合自身,现在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独一无二的“宝贝”,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在体育课上遇到问题,怕苦、怕累、怕脏、怕痛,体力消耗大的练习内容就不愿参加,一些集体项目失败了就怨天尤人,再和女排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多一些支持、多一些鼓励,引导合作练习,促进共同进步。

    当然,冠军带给大家的是光辉,是荣耀,但失败教育也不可缺,可让学生欣赏“垫底运动员”之“最后一名马拉松队员”,向学生阐述在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坦桑尼亚的艾哈瓦里在马拉松19公里处缺氧,摔倒后肌肉拉伤,本应退出比赛的他,强忍剧痛,一瘸一拐地跑完全程,自豪地说“我是来冲过终点的”,这句话已成为奥运会的经典,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重在参与、永不放弃”的奥林匹克精神。而现在,学生们碰到一点儿小伤小病就退缩,不参与活动,借口总比行动多。通过欣赏感人的故事,学生感触较深:“他为什么这么坚持?”很多的疑问涌现,此时,教师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恰到好处,激发学生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四)体验亚运,拓宽体育视野

    体育课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2022正值杭州亚运举行,在千岛湖畔有自行车、铁人三项、公开水域三项共22枚金牌产生,家门口的亚运会,我们对其了解又有多少,体育欣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读懂亚运,了解赛事,做好亚运的东道主,是时代的需要。

    【案例】在教学中,结合当地的亚运项目,如展现自行车比赛的形式——小轮车、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寻找三项运动的共同点,分析其规则、场地线路的区别;了解铁人三项是哪些项目,比赛顺序与规则,如何计分;公开水域比赛地点、内容有哪些,规则与场地设置等以问题呈现的形式吸引学生探索源头,并抛出问题寻找各项目特点,会描述会比划。课后布置“寻源亚运活动”(表3),让学生到亚运现场实地了解比赛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亚运知识,提高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开拓视野,释放心情,缓解压力。

    (五)评价技能,培养鉴赏能力

    体育的美离不开艺术感十足的的韵律美,主要项目包括艺术体操、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实践中,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运动员的形体、脸蛋或是服装,忽略了艺术美的内涵。此类评分类项目欣赏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美连贯的技术动作和音乐协调配合的整体美,还要告诉学生计分的规则,完成分、艺术分、难度分等,引导学生在体验视觉享受的同时学会分析评价,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而不只停留在表层。同时,结合学校广播操,引导学生理解动作规范、整齐度、力度表现等方面学会评价,尝试担任“小评委”,从而更好地掌握广播操动作要领。

    (六)合成素材,提升教学效果

    1.整合素材,提供资源

    欣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欣赏内容首先从学生兴趣出发,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建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包。可考虑与当地体育竞赛相结合,如千岛湖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国际铁人三项、浙江省艺术体操、青少年体育舞蹈、中小学羽毛球积分赛等,结合赛事欣赏,身临其境的学习效果定能翻倍。

    2.设计内容,精讲多赏

    精心备课,注意与教学内容有相关性,遵循教什么欣赏什么的原则,欣赏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不能只看不说,对于重点部分应反复看、重点讲,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技术动作,理解体育知识的内涵。同时,注意需精讲,不能影响学生欣赏。

    3.与时俱进,多钻多研

    体育欣赏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应具备充分的研学精神,需要学会录制、编辑视频,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欣赏视频,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成效反思:体育欣赏为“教·练·赛”教学模式提质增效

    (一)角色转变,提升体育综合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以被动、机械地完成练习内容为主,通过欣赏教学后,学生“角色”发生了改变,从技术练习的参与者转变为技能的评判者,对动作的技术要领能道出一二,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二)以点覆面,传承体育文化精神

    体育欣赏的渠道可多种多样,专项理论课欣赏、实践课随堂欣赏、课外公众号(微信群)视频欣赏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设体育欣赏社团,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分享体育文化,依靠社团成员的力量,以点覆面,影响更多的学生传承体育精神;尤其在欣赏体育明星时,亦可选用班级体育明星,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让荣誉感更接地气。

    (三)潜心研究,建立完善欣赏资源

    欣赏教学受时间、地点、设备等限制,需要提前多准备,教师应将室内理论欣赏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依靠团队力量,加强欣赏资源的搜集,不断充实、完善欣赏资源库。

    综上所述,在“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有效开展体育欣赏教学,能挖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学到很多体育与健康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借助紧张、精彩的竞技比赛欣赏,缓解学业压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奋勇向上的意志,养成自觉锻炼、勤于练习的行为习惯,逐步提升学生体育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研究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