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方能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张爱宏

    [摘? 要] 教师的主导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教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能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学生学习偏离方向或发生错误时,及时给予引导和评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现学生高效、高质学习保驾护航.

    [关键词] 主导;保障;主体

    虽然新课标提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方向也由学生主导. 教师依然是教学的领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二者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的积极作用,才能打造高效、生动的课堂. 下面,针对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教学中为何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新课标要求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其优势互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不可少. 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督导,课堂很容易沦为自由、散漫的“市场”.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在他们散漫时加以监督,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加以引导,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而是要求教师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去引导,从而调动每个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数学学习相对抽象,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大多数学生很难根据内容找出重、难点,课堂的效率不仅大大降低,还会造成学生因无从思考而厌恶思考. 教师应适时用问题引出思考方向,或者由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细化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引导,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SAS”定理的推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画两个两边及夹角相等的三角形进行对比,随后小组比较,最终让学生发现“SAS”定理的奥秘.

    课程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不缺乏学生的自主实践、合作探究,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有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松”而不“乱”,生动又有趣,每个学生都信心满满.

    学生的疑惑,需要教师及时解答

    因“疑”才有“思”,解“疑”才能释“惑”.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疑惑,避免学生学习时进入误区而无法自拔,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会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致. 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疑惑,在适时的时间和教学点,给予学生启发,消除学生的困惑,从而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案例1? 三角形全等假命题的判定.

    师: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并满足三个条件——一条边为4 cm,一条边为6 cm,一个角为40°.(题目一出,同学们都开始忙活起来)

    师:我发现大家都画好了,下面你们相互比较一下,看看所画的图形是否全等.

    生1:老师,我们画的都全等.

    学生们习惯性地将40°角作为两条已知边的夹角.

    师:那我们能不能画出第2种三角形呢?(学生疑惑了,感觉无从下手)

    师:请看图1. 图1满足AB=AD=4 cm,AC=6 cm,∠C=40°,那△ACD和△ABC全等吗?

    生(齐):不全等.

    师:很好!大家都找到了第2种三角形.

    受之前“SAS”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影响,学生在画图时,习惯性地将已知角作为已知两边的夹角. 教师看到大家都没有画出自己想要的另一个三角形时,便及时将图形给出,有效地避免了让学生一直在死胡同里钻研的现象,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学生思考偏离方向,需要教师及时纠正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会有意设置题目让学生思考,但因思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思考方向发生偏离的现象. 此时教师要及时加以矫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例如,如果时钟2点时敲2下,用时2秒,那么6点时敲6下,用时几秒?很多学生给出了6秒和12秒的答案,显然学生思考的方向发生了偏差. 此时教师告知学生,此题考查的是间隔问题,学生恍然大悟,轻松地解答了试题. 此案例中,教师及时把学生从思考的误区中拉了回来.

    因此,在学生的思考发生偏差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以免错误的思维停留太久,形成固定思维模式,这样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同时,因思考时间过长,无法得到正确答案,学生会失去思考兴趣,而教师及时提示和纠正,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积累更多方法,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生出现错误,需要教师及时纠正

    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错误. 错误是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最好反馈,是最好的教學资源. 学生有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而不要错误地理解“以生为本”,对学生不管不顾,任其发展,这样会造成错误日积月累,形成更多错误意识.

    首先,对于错题,教师应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出是学生的个别问题,还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如果大部分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上出错,应是知识点讲解得不够到位,未能让学生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吸收,此时教师应及时更改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 要思考是审题问题、计算有问题,还是解题思路出了问题. 只有对错题进行足够的反思,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 若无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很可能将错题都归结为不会或马虎,对错题无动于衷,只是承诺下次注意. 这种形式化的承诺和决心对学习的提高毫无意义. 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错题意识,正视学生的每个错误.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能力. 错题集不是简单地将错题誊写下来,而应进行分类汇总. 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来分析是哪个知识点掌握出现了问题才造成这一错误. 大多数错题表面上看是因为马虎、大意,但究其根源往往是知识点理解有问题,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逐步提高.

    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课下,对作业及学习状态给予评价,让学生知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促进师生感情. 因此,要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合理的评价.

    案例2? 探索三角形全等.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道题. 如图2,已知AD为∠BAC的平分线,想证明△ABD≌△ACD,你们认为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需要增加什么条件?(教师PPT展示,学生积极思考)

    生1:老师,如果不增加条件就不能证明全等.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看来大家都赞同他的说法. 那现在你们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生2:可以增加AB=AC.

    师: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其他增加条件的方法吗?(老师的表扬,让学生露出开心的笑容)

    生3:∠B=∠C.

    师:也非常好,大家都很棒!

    ……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又想出了其他补充条件的方法,且教师的肯定评价和赞扬,让学生更乐于回答问题. 可见,教师的积极评价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悉心观察和教导,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的优秀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