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效文言文教学,演绎语文古典韵味

    谷敏

    文言文距离学生如今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是其中富含的历史文化知识无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素质还是文学修养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陶冶作用。为此,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文言文教学。有效把握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授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诵读,整体感知

    诵读分为三大环节,首先是初读,主要是扫除生词难字障碍。这里应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时将其中的生词难字用正确的读音标注出来。其次要小声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借助文下的注释扫除重难点字词。最后,在课堂上还要进行整体朗读,或是与同伴进行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这三大环节都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与轻松。

    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古文,文章颇有哲理色彩,作者对月夜景色做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自己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不仅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包含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和自我排遣,蕴藏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篇幅较短,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起止得当,如行云流水,十分适于诵读。

    基于文本内容,教师可设计四个层次鲜明的诵读活动。首先要“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古文诵读与现代文不同,语速要缓,停顿鲜明。其次要“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由于文章作于月夜,意境悠远,自然是不适合大声诵读的,读的时候要想象自己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我”和友人在月夜下独处。再之要“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当时苏轼是突发奇想地出门夜游,并非是有目的性的,这里诵读时语气要带些愉悦、欣喜,突出作者在困境下的乐观。最后要“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其中包括以上提到的种种。被贬之苦闷、与友人相处之默契、对人生态度之旷达、对命运之畅想等。四次诵读目的十分明确,学生渐入佳境。在一次次的诵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内容也有所理解与领悟,如此,诵读与理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诵读是以了解文章内容为前提。文言文虽不像现代文那样容易理解,但是只要在课前做好诵读准备,那么在课堂上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重难点上。如今,许多初中生并不会预习与归纳知识,这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避免学生抱着浑水摸鱼的状态,才能够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

    二、讨论,加深理解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文字已经变得晦涩难懂,但是文言文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积极的交流讨论,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讲解《论语·十二章》时,其中都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蕴含着精深的哲理。即使距离如今学生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但是这些名言警句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座右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则自己最为认同的语言进行讨论。比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懂得反省自己,不断地总结每日的得失,方能取得进步。曾子首先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其次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强调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最后反省“传不习乎?”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当今,这三点依然对我们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在哪个时代,做人、交往、学习三者缺一不可。在学生讨论后,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本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比教师单方面的传输效果要好得多。

    当学生围绕着文本的重难点进行讨论时,他们会发现课堂真正是属于自己的,而非像以往一样只是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同时,如今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提出的奇思妙想往往对文言文学习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种自主探究的快乐又是十分难得的。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分外珍惜,才能够使他们对文言文学习越发的热爱。

    三、游戏,活跃课堂

    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内在兴趣,而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莫过于游戏的组织。如果将游戏融入其中,那么就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主要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其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对话颇多,并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作对比,突出了“愚”与“智”的真正含义,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将文中的文言文对话翻译成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白话文,并自由选择表演搭档,选出一名小组代表负责策划。这种情景表演游戏往往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文言文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活跃,而学生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当中,有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语文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学生收获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满意。不过在游戏环节教师要注意纪律的维护,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可以为了游戏而游戏,那样会浪费大量教学时间,并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四、比较,升华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够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其日后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升华教学。将文言文与现今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个性的对比,使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以及一些贴近生活的哲理。

    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时,作者主要通过列举六位历经挫折的磨炼而最终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前进,磨难则可以促使人有新的成就的道理。而与主旨类似的近现代文阅读也不占少数,比如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战胜种种艰难困苦,最终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两篇文章相互对比,学生更能够理解“磨难使人进步,安逸使人落后”的道理。

    通过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互相转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与联系,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学生也能够逐渐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特点做到熟练的掌握,比如一些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比较差异的方式,学生能够明白如何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领会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产生更丰富的想象,有效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文言文教学制定明确的目标,并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通过诵读、讨论、游戏、比较等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让他们都能够成为富有人文素养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