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印太地区控制力及制衡中国发展,美日印澳四国在美国主导下提出了“印太战略”并不断加以完善。而日本是对“印太战略”最为积极的核心成员。鉴于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的研究尚屬起步阶段,本文期望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学界已有的相关重要文献,一窥学界就日本的“印太战略”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便利。

    关键词 学术界;日本;“印太战略”;综述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随着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上升,“印太”这一概念在美国主导下在不断发展,并最终在美、日、澳、印四国中上升到战略高度。而日本作为四国集团的核心成员,是战略推行最为积极的幕后推手之一,其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是遏制在印太地区中国的发展和扩张,并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对冲态势。因此,对日本的“印太战略”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总结和评估,从而更好地为指导我国战略规划服务。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根据“印太战略”概念的发展程度,国内学界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次组阁为起点,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阐释“印太”概念、特征以及预测其发展前景等。此时“印太”概念尚未完全成型,仅限于相关国家的国内规划或对外非正式会谈中有所提及,鉴于其实际发展情况,相关文献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内容也较为单薄。 第二阶段以2016年安倍在非洲开发会议上发表公开演讲、“印太战略”正式成型为分界。此后,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的研究也随之跟进,主要对其缘起、内涵、特征、前景、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二、日本“印太战略”的缘起、发展与成型

    关于日本“印太”概念缘起,有学者从历史视角进行分析,追溯到德川幕府时期吉田松阴提出并完善的“海外雄飞论”,其中已将亚太、印度等地区纳入日本扩张目标范围。此后,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政府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也将东亚、东南亚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划入其区域范围。1

    而日本现代“印太”概念的形成,主要根据其发展程度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6年安倍首次组阁期间,彼时其已关注到印度洋周边国家对于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在外交领域主推“自由与繁荣之弧”与“价值观外交”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8月,安倍在印度国会发表了“两洋的交汇”演讲,将太平洋与印度洋结合在一起,将美日、美澳联盟关系进一步发展为美、日、印、澳四国组成的“民主国家联盟”。2

    第二阶段始于2012年12月,时值安倍二次组阁前夕,其通过在世界报业辛迪加上发表题为《亚洲民主安全菱形》的文章,展现了经其修整后的“印太”构想。次年2月,安倍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日本归来”的演讲,其中首次明确将“印太”作为专业术语来使用。3此后,安倍的“印太战略”不断完善发展,最终成型于2016年8月27日,时值安倍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非洲开发会议上公开发表主题演讲。4

    三、日本“印太战略”的出台背景及动因

    (一)国际环境与地区形势

    由于受国际权势整体分布嬗变、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等原因影响,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到地区多边格局的走向。5而在美日同盟层面,美国将从属关系的联盟调整为更加平等互助的联盟,6要求盟国分担其安保压力,积极构建印太地区三边合作框架。这些调整措施的施行给日本实施印太战略创造了条件。7后来,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出现了TPP破产、日美经贸摩擦加剧、美朝政策摇摆不定等情况,这些都令日本在同盟关系中严重受挫,8同时也认识到已经难以仅在美日同盟的框架内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必须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自主新战略。由此“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应运而生。9此外,印度的“东进政策”也获得了日本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够加强双方重点在军事方面的合作,增加对华谈判筹码,对冲中国崛起。10 此外,也有学者从战略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日本的海洋战略制定受到东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和全球性海权体制等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一方面将大陆国家的崛起视为威胁,另一方面想要与英美等海权强国组成联盟共同构建地区海上霸权。11

    (二)中日双边关系的动态发展

    日本长期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竞争对手和防范对象,却在近年来的对华博弈中力不从心。中国通过成立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远洋海军建设等行为有意无意地引发了日本对地区秩序和自身利益的担忧。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日本看来更是直指印太海上贸易通道,触碰到了其作为海洋国家的“生命线”。因此日本政府亟需推行能够对冲“一带一路”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战略,以缓解其巨大的战略焦虑。有学者也因此认为正是出于对其战略不利地位的恐惧,日本的“印太战略”才得以衍生而出。12

    值得一提的是,藉由智库对“一带一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政策的进谏、13 对经济利益与外交成果急剧上升的需求、“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成果转化能力、日美经贸摩擦等种种因素发挥的合力,14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也开始由抵制、观望逐步转化为积极寻求参与15。受此影响,其也开始寻求“印太战略”配合“一带一路”的可能。

    (三)对“正常国家”的追求和右倾势力的影响

    在主观意愿上,自1947年“和平宪法”施行以来,日本便有了追求“正常国家”的内生动力,而对于安倍来说,这一点也表现得尤为强烈。其在二次执政伊始,就陆续提出“摆脱战后体制”、“主导亚太经济和安全”、“成为国际社会主要玩家”等口号,认为日本也需要自主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展现更大的领导力,16 从而达到实现战略自主和成为政治大国的终极目标。17 在客观条件上,一方面,安倍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改革使得首相官邸决策机制主导地位强化首相个人施政方针得以更好地贯彻。18另一方面,日本整体政治形势右倾化态势加剧,“修宪派”已经获得了确保了提议修宪必要的2/3以上议席,政界人士开始与右翼势力共生合流。19在此趋势下,借助安保联盟框架,使日本军事力量得以走出太平洋、进入印度洋,从而突破《周边事态法》中关于日本对美支援仅限“周边地区”的规定20,并由此开展强势外交,成为了摆在安倍政府面前一个诱人而可行的选项。

    四、日本“印太战略”的布局与推进

    (一)进一步发展双边、三边合作

    首先,日本需争取美国支持 ,推动特朗普政府对日“印太战略”的接受程度,21 完善加强双方协调机制,强化防卫合作能力,22 强化日本周边海域、尤其是西南诸岛的防御体系,推动战略重心转移。23

    其次,深化日印、日澳双边合作。安倍政府积极推动日本“印太战略”与印度“东进政策”进行无缝对接,加强日印军务合作,使海军联合演习向常态化和机制化发展,以期共同推进印太战略构想,维持亚太战略均势,长期牵制中国24。此外,日澳之间的军事紧密合作也进一步增多。四国间的多重双边关系不断发展和深化,为构建“日美澳印”战略合作框架提供了有效路。25

    最后,在三边合作中巩固基础,补齐短板。美日澳三国的关系建立在安保基础上,是“印太战略”中的基轴和示范标杆;在日印双边关系不断加强的基础上,美日印三方通过多次会谈以及军演,加深了三国互信,三边关系突飞猛进;日澳印三边关系相对起步晚、层级和机制化程度低,但也通过几次部长级磋商会谈,确立了一系列合作原则与模式,使其得以“小步快走”,弥补“民主安全菱形”中的短板。26

    (二)大力开展“印太”外交,强化与沿岸国关系

    为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参与,日本大力开展了对“印太”沿岸国家的外交攻势。安倍已多次集中造訪印度洋沿岸各国27,每次几乎“言必谈印太”。28日本还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小组,加强与印太友好国家间的海上安保与防务合作,并制定“亚非增长走廊”计划,加大对印太地区海洋国家的投资开发。

    (三)强化对印太地区的海洋态势监测

    日本政府自2013年起,就在海洋基本计划、宇宙基本计划以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文件中拟定了推进海洋态势监测( MDA)体制建设,并在经过2014年至2015年的数次联合会议后,正式提交了推进海洋态势监测体制建设的建言,2015年后,除了整合国内资源外,也与美澳等国开展了在海洋态势检测领域的合作。印度虽未参与,但对也对此表达了浓厚兴趣,这将会是今后美日澳印在印太的重要合作领域。29

    (四)深度介入南海争端,制衡中国

    南海是连接印太两洋的关键地带。因此,为牵制和施压中国,日本还意图介入南海争端,实现“两海联动”,迫使中国分散精力,限制其在地区事务上地位和作用的上升,从而进一步制衡其在印太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1.向与中国在南海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出售武器和技术;2.拉拢美学科美澳印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端;3.为军事介入南海争端做准备;30 4.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南海挑起争端,破坏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31

    五、日本“印太战略”的特征

    (一)价值观与认知:“民主国家同盟”、“以海制陆”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印太战略”意图通过推动“民主国家同盟”间的“价值观外交”,来达到维护印太地区国际秩序规则的目的。也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印太战略”是受“海权论”思想影响32而带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的,由于过分注意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其倾向于将“印太”直接理解为两洋及其沿岸国家,而忽视了广大内陆地区,并想要以“海洋国家联盟”的形式限制中国这一传统陆权国家的发展,以海制陆。33

    (二)重点推进形式:借力美国,突出安保

    虽然日本的“印太战略”在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其战略自主性,但是在形式上还是依附于美国战略框架,在配合其全球战略的同时,借力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34

    此外,日本的“印太战略”还具有鲜明的安保合作特征。其一方面以“保障印太海洋秩序与海洋通道安全”为名,谋求东海南海联动,制约中国实力延伸与影响力拓展。另一方面,其在双边、小多边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四国合作安全机制框架。35也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印太战略”过分强调海洋安全和军事硬实力,完全将其视为围堵抗衡中国的工具,忽视经济合作交流。36

    (三)政经分离的实用主义:对待“一带一路”的态度转变

    不同于政治上的遏制在经济利益层面,日本的“印太战略”显示出“政经分离”态势 37;前期囿于地缘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对抗,将“一带一路”看作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船试图与其形成对冲,扩大在印太周边国家的基建贸易投资份额,另外在东线挽救TPP,为其他贸易谈判争取有利结果。39后期则是尝试与“一带一路”结合,从而搭乘中国经济快车,从中攫取利益,同时也期望借此向印太周边国家推广CPTPP框架。

    六、日本“印太战略”的发展前景

    (一)“民主安全菱形”稳步推进

    对于日本来说,印度是其在“民主安全菱形”中最重要的伙伴。两国都有成长为政治大国的战略诉求以及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战略目标。而利用经济互补性,扩大经贸合作是两国不断走近的基本动因。加之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美国的外在推动,日印的战略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发展。40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虽不甚明朗,但是经安倍政府的不断游说,还是将日本的“印太战略”嵌入其全球战略之中。特朗普在首访亚洲时也提出了“印太”概念和重启四方会谈机制的想法。41

    也有学者认为虽然从战略合作的发展框架来看,日本“印太战略”中的双边、三边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并长期呈现发展并行的局面,42但四边层面的合作仍会毫无起色。而从战略合作发展的形态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四国同盟在近期内不会实现。43

    (二)“海洋民主国家联盟”顺势而为

    在印太地区,日本从“消极勉强现实主义”向“积极自愿现实主义”转变'渲染“中国威胁论”联合与中国有海洋争端的国家,以此牵制中国,推动海洋国家安全合作。44

    (三)“亚非增长走廊”计划由空转实

    虽然争取印太地区的很多“中等强国”和“摇摆国家”存在困难,但安倍仍然积极推动“亚非增长走廊”计划,并同时考虑其与“一带一路”构想“共存共荣”,目前该计划已经由空转实。45

    (四)经济层面与“一带一路”展开积极互动

    随着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亦更为明朗。以此为目标,日本首先要明确“一带一路”定位并转变认知,在此基础上寻求双边合作方式,发挥“协同效应”,利用现有多边合作机制而积极创建区域多边合作机制46,最终实现“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有条件的”结合的雙赢局面。

    七、日本“印太战略”的制约因素

    (一)战略自身出发点和设计缺陷

    如前文所述,日本的“印太战略”更偏重于传统地缘战略中的海权思维,缺少对东南亚、东北亚和大陆腹地的定位.虚多实少。且考虑到战略的本质是服务于修宪,改变战后体制,以合作之名行对抗之实,使得许多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太国家很难不对日本心存顾忌。47

    (二)安全认同制约持久,自主防卫不易实现

    虽然日本试图通过“印太战略”分担更多安全责任,争取更大战略自主性,从而成为和美国更加平等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受国内现实情况制约,导致其不得不继续保持长期的自我约束和克制,48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军力转型和国防独立仍然非常困难。49

    (三)联盟四国对战略诉求不同,有离心倾向

    在平衡中国的议题上,日本无疑是最积极的。但本应站统一战线的美国却在经贸与安全问题上发生了摇摆50;而印澳出于国情或经济考虑并没有把遏制中国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四国各自的利益追求也导致联盟的松散性。51

    (四)日本需要考虑中日关系大局

    纵然“印太战略”是以遏制中国发展为目的,日本推进任何战略也还是必须顾及到中日关系大局。尤其是在近年来中日关系总体回暖的趋势下,日方想要突破战略底线和中方红线就需要付出更大成本。52 另外,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将国国排除在“印太战略”之外再谈发展,本身就是伪命题。53

    (五)与经贸现状脱节

    在与“印太”各国的经贸体量上,日本与中国差距较大,因此其“印太战略”是与经贸现状脱节的,很难以此推动“同盟”发展,更遑论吸引更多在“一带一路”中获益的国家冒险涉足。54

    八、简要述评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日本“印太战略”的研究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性、整体性的分析,并在大方向上看法基本统一。

    从局部分析而言,也有学者专门就如日本“印太战略”的概念形成、前景分析、制约因素等某一方面进行纵深的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更为深刻的结论。

    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究,如历史视角、军事视角、地缘政治视角、联盟管理视角等。这些研究也使得相关主题的研究具有更多维度,能够引出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最后,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日本对其态度也有了变化,开始有了将“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相结合的构思,在这一方面有个别文章有所提及,但是具体将两个战略结合分析的成果较少,是今后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领域。

    l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2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8(01):13-21+62-63.

    3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8(01):13-21+62-63.

    4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5 张力.“印太”构想对亚太地区多边格局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13(04):1-7+110.

    6 凌胜利.冷战后美日联盟为何不断强化?——基于联盟管理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8(06):45-68+159+158.

    7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8 吴怀中.日本谋求“战略自主”:举措、动因与制约[J]国际问题研究,2018(06):12-31+118.

    9 顾全.再论日本的“南海政策”——基于对近年《外交蓝皮书》的解读和评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9(05):76-92+6.

    10 张光新,徐万胜.日本强化与印度军事合作问题探析[J]日本学刊,2018(01):91-109.

    11 陈拯.海洋战略演进的日本经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03):24-33.

    12 郑义炜.日本“印太战略”评析——战略不利地位的恐惧与对华遏制偏执[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6):46-61.

    13 顾鸿雁.日本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影响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8(04):32-41.

    14 张利华,胡芳欣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转变及其机遇[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3):86-94.

    15 也有学者将其分为“了解不足,舆论先导,整体负面”、“集中研判、全面深入了解”、“理性客观务实”三个阶段,详见苗吉.多元中的演进:日本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倡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1):143-152.,或更为细致的从“忽略与轻视期”一直到“进一步合作探讨期”的五个阶段,详见卢昊.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变化、特征与动因分析[J].日本学刊,2018(03):63-81.

    16 吴怀中.日本谋求“战略自主”:举措、动因与制约[J].国际问题研究,2018(06):12-31+118.

    17 王晓文.美国“印太”战略对南海问题的影响——以“印太”战略支点国家为重点[J]东南亚研究,2016(05):49-60.

    18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19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20 赵明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J]当代世界,2012(10):12-16.

    21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日本学刊,2019(S1):119-123.

    22 朱清秀.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J]东北亚论坛,2016,25(03):103-114+128.

    23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24 杨思灵.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与影响[J]南亚研究,2014(02):71-86+158-159.

    25 屈彩云.双边视角下的“日美澳印”战略合作[J].亚非纵横,2014(06):37-50+126+131.

    26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27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28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日本学刊,2019(S1):119-123.

    29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30 朱清秀.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J]东北亚论坛,2016,25(03):103-114+128.

    31 廉德瑰.海洋政治视角下的日本印太战略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5):48-55.

    32 刘江永.地缘政治思想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J]日本学刊,2015(03):1-20.

    33 初晓波.身份与权力:冷战后日本的海洋战略[J].国际政治研究,2007(04):90-103.

    34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35 吳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日本学刊,2019(S1):119-123.

    36 朱清秀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J]东北亚论坛,2016,25(03):103-114+128.

    37沈海涛,杨美晨从日本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看中日关系的新课题[J]学习与探索,2017(08):64-69.

    38 申来津,黄河.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7(02):149-153.

    39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日本学刊,2019(Sl):119-123.

    40 宋海洋,贾海涛.试论印日“特殊的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7,26(03):38-50+127.

    41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42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2(04):39-50.

    43 屈彩云.解析“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的局限性[J]南洋问题研究,2018(01):32-45.

    44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45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46 王义桅,崔白露.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变化及其参与的可行性[J]东北亚论坛,2018,27(04):95-111+128.

    47 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48 吴怀中.日本谋求“战略自主”:举措、动因与制约[J].国际问题研究,2018(06):12-31+118

    49 荣鹰.从“马拉巴尔”军演看大国印太战略互动新态势[J].和平与发展,2017(05):48-61+120-121

    50 王竞超.日本印太战略的兴起与制约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04):19-38.

    51 朱翠萍.“印太”:概念阐释、实施的局限性与战略走势[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8(05):1-16+138.

    52 吴怀中.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J]日本学刊,2019(Sl):119-123.

    53 朱清秀日本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J].东北亚论坛,2016.25(03):103-114+128.

    54葛建华.试析日本的“印太战略”[J]日本学刊,2018(01):66-90.

    作者简介:桂骏,男,汉族,河南省新蔡县人,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研究方向:边界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