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培养之常见策略

    冯志贤

    [摘? 要] 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学中,教师应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为创新埋下一粒种子;通过有目的的问题组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合作探究,师生交流沟通,攻克一个个问题;最后利用评价、总结、反思,对问题进行精心梳理和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创新

    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让学生爱上思考. 那么主动探究有何特点?首先,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着力于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主动探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二,主动探究具有实践性,其以实践为主线,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感知数学,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第三,主动探究具有过程性,能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最后,主动探究是开放性的,因个体差异,出发点不同,所探究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要肯定差异的存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下面以教学实践为主线,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打开探究之门

    问题是学习的起因,是学习的动力源,知识的堡垒由一个个问题堆砌而成. 没有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没有问题的学习只会让学习的内容停留在表层,无法诱发深度思考,更无法拓展思维进行创新. 所以,要探究必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案例1 认识同类项.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整理的習惯?(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有. 衣服我都是分了类的,按季节、款式进行整理的.

    生2:我也有. 我的书籍是根据用途进行分类的.

    师:很好!其实数学也需要分类整理.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问题提出后,学生互相讨论)

    1. (3x-5y)-(6x+7y)+(9x-2y);

    2. 2a-[3b-5a-(3a-5b)];

    3. (6m2n-5mn2)-6(m2n-mn2).

    生3:老师,第1题和第2题很明显可以进行计算. 第1题可以将x和y归类,第2题可以将a和b归类.

    师:说得很好!

    生4:老师,第3题也可以进行分类吗?

    师:第3题其实也可以归类、化简. 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特点.

    对于学生提出的关于第3题的问题,教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些,更积极地在题目里寻找规律,寻找相同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对同类项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自然地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这样通过实例引出概念,比直接抛出概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更锻炼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组,刺激学生主动思考

    用问题组刺激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探究、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创设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设问题时教师要多采用生活实例或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第二,要将问题分层级,照顾个体差异,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三,要注重引入情境或提出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总之,问题的创设要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未知问题.

    例如,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为例,可设置如下问题:

    (1)圆柱由什么图形组成?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4)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上述4个简单的问题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点,将其分解开来,很容易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思维

    有情境才能有所感知,才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探究的情境要如何设置呢?首先,探究情境源于生活. 只有紧密联系生活的体验和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追求真实的数学价值;其次,探究情境要联系已学知识,用已知探究未知,让学生温故知新,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最后,情境的创设要科学、适度,设置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要让学生够得到、摸得着. 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能引发学生自然探究,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适时的环境.

    案例2 认识勾股数.

    师:同学们,说起勾股数,你们首先想到的是哪组数?(问题一出,同学们就都迫不及待了. )

    生1:老师,3,4,5.

    师:很好,那么看下面几组数,讨论一下它们是不是勾股数. 第一组:6,8,10;第二组:9,12,15;第三组:12,16,20. (教师PPT展示三组数据,同学们开始积极讨论. )

    生2:老师,这三组数据都是勾股数,符合勾股定理.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你们看这三组数据有什么特点呢?(很快,同学们就发现了规律. )

    生3:老师,每组数据分别是3,4,5的倍数.

    通过已学知识的引入,学生很自然地发现了勾股数的其中一个特点,学习过程很轻松. 这种找规律的情境引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经过简单推理得出了定理的特点. 可见,运用情境从已知探究未知,化繁为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勾股数探究的兴趣.

    合作探究,促进情感交流

    合作探究可以让气氛更自由、更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可以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能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情感交流. 合作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互相尊重.

    例如,研究圆的周长,运用绕绳法进行探究時,假如一个人操作,就会手忙脚乱,假如同学间合作,就可以轻松应对. 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指挥,有的同学操作,有的同学记录,这能很好地发扬团队精神. 大到科学发明,小到课堂实验,都离不开合作探究.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大家庭,从而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基础.

    探究评价,激励进取与创新

    探究具有开放性,如果没有评价,很可能造成研究方向偏离,所研究的问题与所学知识无关,或所研究的问题违背客观事实等情况,所以评价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为探究提供方向. 因为探究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从知识到情感,从技能到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评价也必须符合探究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行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从不同视角出发,为学生的探究做出最合理、最有价值的评价. 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查缺补漏,提高自我提升意识;教师评价,从教师的视角出发,肯定学生的成绩,以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生生评价,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能让学生用尊重和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对探究进行及时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反思与总结,巩固探究成果

    探究最后,要让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过程发现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弥补探究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巩固探究成果. 运用反思和总结,分析题目的来龙去脉,发现解决问题的优缺点,可有效避免日后走弯路,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提高学习效率. 一切科学实践活动都是在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总结、一次次反思中获得的,要让学生养成好的总结与反思习惯,为日后的探究之路添砖加瓦.

    总之,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最后升华为经验和理论,都需要教师发挥指路人的作用,让探究成为学生的习惯之一,让知识不断沉淀与积累,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