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效果

    张茜

    

    【摘要】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UA患者,采纳“护理差异性”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改善程度较高;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4%,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提高UA患者整体疗效、稳定病情,值得推崇。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预见性护理;心绞痛发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6..02

    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之间,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反复发作及难控制等特点,发病机制较复杂,分析发病原因发现,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逐渐有血栓形成,诱导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病后常有出汗、胸闷、恶心呕吐等表现,未及时治疗逆转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发展成心肌梗死、心脏猝死,危及生命。近年来研究表明,积极采取对症治疗能稳定病情、改善预后,但部分群体缺乏疾病认知,常有负性情绪产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法,逐渐受到临床重视。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护理的重点是病情监测、口头宣教及用药指导等,忽视个体差异、疗效单一,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UA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UA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2:21,年龄61~85岁,均值是(70.29±8.41)岁;病程1~8年,均值是(4.53±1.36)年;其中静息性心绞痛23例,劳力性心绞痛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3:20,年龄62~86岁,均值(70.58±8.32)岁;病程1~7年,均值(4.29±1.21)年;其中静息性心绞痛24例,劳力性心绞痛19例。两组比较(P>0.05)。

    ①纳入: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台套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UA”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体征平稳、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②排除:伴感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者;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者;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行病情监测、口头宣教及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预见性护理,(1)成立专业小组:涉及组员有护士长、工龄≥1年护士,安排组员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网站,检索“心绞痛”等关键词,结合实际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2)心理疏导:入院后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明确产生不良情绪的诱因,予以鼓励、安慰及支持,尽量满足各项合理需求,情绪过度紧张者,予以适当放松锻炼,选择平躺、静坐,保持全身肌肉放松,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及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疾病注意力,列举既往治愈良好病例,重建信心、提高主动配合度。(3)膳食干预:提供多样化食品种类,确保机体摄入足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如:豆类、瘦肉、鱼肉等,叮嘱多吃易消化、新鲜蔬菜瓜果,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 ml,改善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饮食上以低糖、低盐及低脂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确保机体营养处于平衡状态。(4)不良情况预防: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实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及心率值等,若发生呼吸急促、及时予以吸氧疗法,严格控制血压值于正常范围,若患者心绞痛发作,做好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部位等记录,明确疼痛是否引起患者恶心、面色发白等症状,待疼痛缓解,讨论引起心绞痛诱因,根据讨论结果制定预防措施。(5)行为干预:待患者病情稳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合理选择运动方式、运动量,提倡有氧活动,如:太极拳、广场舞及散步等,结合自身耐受度,严格控制运动强度、振幅,避免过度活动引起不适,选择平躺、静坐等形式,保持身体放松、促进减压,且叮嘱患者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确保大便畅通,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絞痛复发。

    1.3 观察指标

    心绞痛改善情况:参考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涉及心绞痛稳定状态、活动受限程度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分越高则护理措施更显著。

    疾病知晓程度: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学术网站,制定“疾病知晓程度调查问卷”,涉及疾病诱因、引起心绞痛原因及自我救治措施等,Cronbachα信度系数0.85,表示问卷有良好信度、效度,出院前由患者填写,百分制表示,完全知晓≥90分,部分知晓60~89分,未知晓≤59分,知晓率=完全知晓率+部分知晓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心绞痛改善情况)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疾病知晓程度)以率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绞痛改善情况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疾病知晓程度

    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4%,P<0.05,见表2。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脏病,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远端小血管,使患者常有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病死率,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情绪激动、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等因素有关,未及时治疗引起心肌梗死、休克等,甚至发生猝死危及生命,因此部分学者研究表明,早期实行有效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传统护理的重点是口头宣教、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等,忽视个体差异性、疗效单一,未获得患者青睐,临床应用受限。

    本研究示:观察组心绞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4%,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与预见性护理能改善患者预后、缓解不适,其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实处,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具以下优势:(1)成立专业性护理小组,通过护理程序综合判断、预估患者的病情,提前预知疾病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实行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几率,具目的性、科学性及预见性等特点;(2)心理疏导能稳定患者情绪、消除顾虑,主动交流沟通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预防长期负性情绪引起疾病复发,且普及疾病知识、利于提高主动配合度;(3)膳食指导能确保患者饮食健康,养成规律、良好膳食习惯,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需求,提高免疫力、抵抗力,促进疾病预后;(4)行为干预能改善肢体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身体素质、有效控制心绞痛,促进疾病转归,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UA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疾病知晓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具有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孙 萍,刘怀霖.预见性护理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8):1357-1359.

    [2] 严 静.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措施分析.[J]《药物与人》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