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语用学习策略浅探

    殷敬韦

    [摘 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但是,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游离于单元整体学习之外,忽视了其语文要素的训练。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从语用学习的角度来理解语文要素的训练,并通过在比较中推敲语言的准确表达、在品味中咀嚼语言的精炼传神、在引入中激发语言的想象内蕴等方法,让学生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学习策略;语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30-02

    统编教材中古诗词的入选篇目相比原人教版教材有大量的增加,这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古诗词教学与所在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常常出现不对接的情形。对此,有些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古诗词的学习与白话文不一样,那些不适宜在古诗词中学习的语文要素不要采用生拉硬拽的办法落实。这样说虽然表面上解决了教师的问题,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除了单元人文主题外,古诗词教学在整体上与单元内其他课文的学习存在一种游离感,可见“不适宜”的说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来看每个单元中语文要素的学习要求,就会发现语文要素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方法及技能的训练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古诗词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要求与适宜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要求进行对接,并有效落实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诗词在语言表达上的精炼和优美。

    一、在比较中推敲语言的准确表达

    古诗词的诗句,每个字、每个词都是诗人反复推敲、精心提炼的结果,真正称得上是字字珠玑的经典范例。正因为如此,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朗读中积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学生学习古诗词,不是进行机械的背诵,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采用比较的方法,将古诗词的重点词句,与其他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推敲,使学生感受、体味古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准确性、独特性。

    如,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这首诗,虽然没有像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和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敲”字那样在炼字上留下传诵千古的佳话,但张继在炼字上还是颇见功力的。诗歌中,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词,融入了诗人的真情后,变得令人回味悠长。先看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写到的月亮本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意象,出现在无数诗人的作品中,诗人用一个“落”字就起到了区别的作用。在我们熟悉的描写月亮的名句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都是写月亮升起的,诗人却写“月落”用意何在呢?联系后文知道月落是在半夜时分了。此时,诗人还睁大眼睛看着月亮慢慢落下去,说明他不是睡醒了,而是难以入睡。换而言之,此诗中的月亮仿佛是一面无情的镜子,那月光就是一缕缕愁思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底;即使月亮落下去了,但是那份愁绪依然在诗人心头。再看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一词通常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本来山寺传出钟声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不过是山寺里面发出的一种带有传达信息意味的信号,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这首诗中,“钟声”被诗人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内蕴:躲避战乱而失意的诗人因为忧愁,夜深人静了还是毫无睡意,这时远处寒山寺的“定夜钟”敲响,一声一声地传到了诗人的耳中,是什么意味呢?这是敲警钟吗——眼前的困境算什么,本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况战乱总会过去,所以人不能就这样一蹶不振,被忧愁所打倒,而要奋起,要有所作为,这或许就是突然传过来的钟声带给诗人的一种神秘力量。它使诗人心头一动,披衣起坐,吟出这首千古传唱的《枫桥夜泊》。这样,诗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意象——钟声。如果不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就难以体会诗人在语言表达上平中见奇的妙处所在。

    二、在品味中咀嚼语言的精炼传神

    有这样一种说法“百炼为字,千炼为句”,足见古诗词语言精炼是诗人竭尽所能追求的结果。诗人所追求的语言精练,一方面源于生活,与生活相关;另一方面是对生活语言的提炼而高于生活。因为,古诗词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反复加工、不断锤炼,所以在言意之间不是简单的解释就可以完成意义对接的,也不能仅靠语言来完成两者之间的意义对接。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紧扣诗句中的字词,注重对关键字句的反复赏读、探究、体味,引导学生揣摩、咀嚼诗句所包含的生活意蕴,从而悟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在意义。事实上,在赏析古诗词语言美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而且要努力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领会语言的凝练美。

    如,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一诗,突出地体现了宋诗的散文化特点。诗句用的多是平常的字词,全不用典,读起来明白如话,很容易理解。前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但这并不能说诗人在创作的时候,放弃了练字的传统,甚至把诗当成散文来写。相反的是,在锤炼这些平常用字的时候,恰恰需要更深厚的功力,才能使看似平常的诗句之中,显示出极不平常的炼字功夫所在。“看”本是带有口语色彩的一个平常字,初读时也觉得十分平常,但仔细推敲,理解它在诗句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它的用法,就能体会诗人选用它的道理。先看“看”在诗句中本该出现的情形,依次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共有六种,诗中只让“看”出现一次,随后就处于隐藏状态。由此说来,这个“看”字确实不一般,颇有一“看”无余的功效,一切都“看”在眼里了。再看它的用法。这首诗是诗人描述自己游历庐山时的情形。庐山有奇峰秀谷,风光无限,令诗人流连忘返。作为向往游历庐山、喜欢沉醉自然的诗人,对自己心仪的景色难免要多“看”一会儿。在庐山之中看庐山,一路上看的视角自然很不一样,通常表达“看”的说法也不一样。横看、侧看比较好理解,远看、近看也是正常的说法;可高看、低看就不好理解了,换用近义词“仰视”“俯瞰”会更准确一些。但是,诗人似乎不在意准确表达,就看中了这个“看”字。难道忘了做诗要精确表达吗?其实不然,这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作者就想在庐山自由自在地游玩,甚至下决心不写诗,而“看”——随便看看,这正是最能表现自由自在的语言。最后,还可以从诗句表达的内容与结果进行体会。两句诗有14个字,其实写的就一个“看”字,因为诗句所表达的就是“看”的不同方式和“看”的结果不同。可以说,每个内容都是用“看”来完成的。经过上面的咀嚼,再从“看”中走出来时,我们就可以领悟平常的“看”在这首诗中确确实实不平常。这样引导,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如何用平常的字句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来。

    三、在引入中激发语言的想象内蕴

    教学古诗词,教师的教不在讲述诗句的意思,而在将学生引入古诗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中,让学生有沉醉感、畅游感和迷恋感,并激发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联想、想象又是理解欣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诗词所描绘的事物表象,结合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理解水平,把语言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生动鲜明的图画。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体悟中不知不觉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像诗人一样吟诵诗歌。

    如,六年级上册的《江南春》一诗,它所在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大概是教师认为不适合用来开展语文要素学习的内容。對此,教师要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把古诗的主要观点定位在表达春天的烟雨江南上。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江南的春天里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题目《江南春》,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就有一首《江南》。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资料:“《全唐诗》中共有244首诗的题目中直接出现了‘江南一词,有431首诗的内容描写了江南的景色。”仅唐代就有这么多关于江南的诗歌,那在诗歌中读到江南时,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江南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吸引了众多的诗人关注、吟唱呢?”教师可让学生细读《江南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读诗句、圈画词语,找出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眼前的美景。往广处写,江南有千里之广,春回大地,花红柳绿,百鸟争鸣,一片迷人的景象。二是前朝的遗迹。朝深处写,南朝留下来的众多寺院本就是历史的遗迹,时间上有深邃感,而亭台楼阁又掩藏在江南的烟雨迷蒙中,显出的是空间的深邃感。诗句呈现的这种古今时空交汇的画面,重叠在江南的春天里。教师让学生进入此情此景展开想象:“那迷人又醉人的烟雨,是想遮掩众多的寺院楼台让人忘记前朝,还是想冲洗其历史遗迹让人看清今朝呢?”这样,学生读《江南春》,不仅读出了眼前江南的胜景,而且读出了江南大地上的历史深意,从而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观点——赞美江南的春天、概括江南的遗迹。

    总之,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引入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解决其与单元语文要素学习不匹配的问题,而且能够将古诗词的多种学习方法聚焦于语言表达的核心目标之下,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字的学习,还可以采用拓展描述的方法,让学生感知诗句表达的丰富性;也可以用朗读背诵的方法来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对有情节的诗词,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语言的情感意味。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否则学生就难以顺利进入古诗词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审美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