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包袱”策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韩青梅

    

    

    摘 要:相声艺术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将相声艺术中抖“包袱”策略借鉴到地理课堂教学中,经过“垫”——渲染悬念、引人入胜,“支”——旁征博引、层层铺垫,“刨”——刨根问底、深入探究,“抖”——柳暗花明、释疑解惑四个环节,能够实现地理课堂以学定教、沉浸体验、鞭辟入里、引人深思的目的。

    关键词:抖“包袱”;地理课堂教学;气候;农业生产

    抖“包袱”是相声的一种技法。将抖“包袱”策略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让地理课堂教学“教得巧妙、教得有效、教出美感、教出特色”,是地理教师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本文将相声中抖“包袱”的策略和技巧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魅力和实效。

    一、抖“包袱”策略的教学意义

    抖“包袱”在相声中指的是经过细密的组织和铺垫之后,抖出笑料,往往出人意料,又使人豁然開朗。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抖“包袱”策略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层层诱导、制造认知冲突等措施,引导学生专注地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最终使得学生突破僵化的固有思维,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加深认知印象的过程。相声中的抖“包袱”是为了逗乐观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抖“包袱”是为了吸引学生,打开学生思维,进而学习、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将相声中的抖“包袱”策略借鉴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以学定教,沉浸体验

    相声之所以能够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除去独特、诙谐的语言艺术之外,还在于它的话题贴合“热点”和观众的兴趣,演员能随着台下观众的反应,转变语言的风格和技巧。地理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巧借相声艺术中抖“包袱”的方式。“包袱”即地理知识和案例,它取材于生活,能够引起师生共鸣。采取设置悬念导入、展开情境探究、建构知识体系、理顺逻辑关系等教学形式,教师在一次次“包袱”抖落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持续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沉浸于地理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2.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抖“包袱”是相声的点睛之笔,表演人经过前期的酝酿、组织,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地把笑料揭示出来,往往可以让观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系“包袱”、解“包袱”和抖“包袱”等一系列过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固有的僵化思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最终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文将围绕“西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下简称“西北地区”)一课,实践抖“包袱”策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二、抖“包袱”策略的教学实施

    地理课堂教学若想取得“满堂皆思”的效果,可以借鉴抖“包袱”策略中“垫”“支”“刨”“抖”四个技巧。

    1.“垫”——渲染悬念,引人入胜

    在相声艺术中,“垫”即为揭示事物先作铺垫,把“包袱”系好。引申到地理教学中,“垫”可以用于课堂导入,为使“包袱”发挥功效,可设置悬念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1]。

    在“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中,本人设想用直观的农产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导入环节中,将市场上买到的西州蜜(哈密瓜的一个品种)切块,分给学生品尝并提问:这个季节(春季),从市场上买到的哈密瓜是哪里产的?学生根据前置知识、生活经验很容易脱口而出——“新疆”。这也为引出课题做了铺垫。

    这一环节是“包袱”得以被顺利抖落的基础。地理教师设置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学生脱口而出“答案”时,暴露其思维定势,同时也系好了“包袱”。

    2.“支”——旁征博引,层层铺垫

    “支”在抖“包袱”策略中,是将观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系紧。地理教学中,为了把“包袱”系紧,教师可以顺势利导,让学生在定式思维上越跑越远,到适当的时候及时画上句号,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定式思维戛然而止。

    在“西北地区”一课中,教师用了三层铺垫,层层诱导学生思维,将“包袱”系紧。

    第一层:分析西北气候特征。学生认为这个季节的哈密瓜是新疆所产,教师便因势利导,呈现出新疆所在的西北地区地形图(图略)和气候资料图(图1),让学生自主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第二层:认识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学生认识到新疆气候最大的特征是干旱后,教师呈现坎儿井地面遥感图,引导学生观察坎儿井结构,并从气候角度思考“为什么新疆人民不直接修建明渠,而修建难度大、成本高的坎儿井工程”。通过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特点分析,构建起干旱的气候和哈密瓜生产之间的联系。

    第三层:比较传统和现代灌溉技术。正当学生感慨于坎儿井工程的伟大和新疆人民的睿智之时,教师话锋一转:虽然有坎儿井工程的存在,但是新疆哈密瓜生产还是受到水源条件的制约。为此,还可以怎样改进灌溉方式来满足新疆哈密瓜生产所需的水源呢?学生联系旧知得出滴灌技术。教师随即将“膜下滴灌”技术引出,引导学生比较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坎儿井工程的优点。

    “支”的艺术不在于打断学生的思维和不停地纠错。教师在学生给出哈密瓜产地的错误答案后,顺着学生的思维,开始引导分析新疆的气候,认识灌溉方式特点,为后面顺利抖落“包袱”,制造强烈认知冲突做好铺垫。

    3.“刨”——刨根问底,深入探究

    “刨”在相声里是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刨开事物的实底,引人发笑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则是引导学生刨根问底,深入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过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发展逻辑思维,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系紧“包袱”,做好层层铺垫之后。教师在地图中标示出哈密瓜(西州蜜)的产区:新疆和海南。呈现哈密市和海口市的气候资料图(图2),以及哈密瓜生长习性(材料1),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评价新疆和海南哈密瓜生产的气候条件。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不断地产生新的观点,不断地修正自身观点。

    哈密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较高,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8~30℃。哈密瓜苗期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低,此后生长期需水逐渐增加。全生育期对光照要求较高,年日照时数在3 000h以上可获得优质高产。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整堂课重难点突破的关键所在。在前期层层铺垫,系紧“包袱”后,学生认定课前品尝到的哈密瓜就是新疆所产。此时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慢慢刨开“包袱”,层层刨根问底,比教师讲授和直接给出答案更具说服力,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

    4.“抖”——柳暗花明,释疑解惑

    相声中的“抖”是抖落包袱,进一步阐发事物的可笑性。在地理教学中,“抖”是释疑解惑的过程,最后的答案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对學生定势和僵化的思维产生冲击,加深学生印象。

    课堂最后,教师再次提出“这个季节,市场上的哈密瓜产自哪里?”这一问题。由于上课时间是4月份,学生在比较两地哈密瓜生产气候条件之后,恍然大悟:春季并不是新疆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原来课前吃的哈密瓜并不是产自新疆,而是产自海南。而让学生更为惊讶的是由于冬春季节海南哈密瓜缺少市场竞争,所以价格是新疆夏季哈密瓜的两倍。

    教师通过制造“包袱”,将“包袱”层层系紧,引导学生解开“包袱”,最后又不经意间抖落“包袱”的一系列过程,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专注度得到提升,探究兴趣被激发,认知印象也得以加深。

    三、抖“包袱”策略运用的再思考

    相声艺术和地理课堂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别。相声取材于生活和时事热点,地理知识也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相声表演讲究当场“现挂”,地理课堂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相声表演和地理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相声的主角是演员,地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抖“包袱”策略借鉴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1.贴近生活,具身熏陶

    相声中的“包袱”是取材于生活和时事热点,需要相声演员善于触及观众兴趣点以及制造引人思考的话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即生活”,他认为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新课标也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取材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在“西北地区”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这个季节,市场上的哈密瓜产自哪里”进行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能够“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置身于生活化情境之中,引发具身熏陶。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教给学生学好地理的途径和思考地理问题的方式。

    2.当场“现挂”,顺学而导

    相声艺术中,演员会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表演和创作,被称作当场“现挂”(相声术语,意味即兴发挥)。撞出来的“包袱”往往比设计好的“包袱”更能引起观众共鸣,地理教学亦是如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预设、有生成。生成性问题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投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分析新疆哈密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时,有学生提出运用大棚技术来改善新疆冬季哈密瓜种植热量不足问题。这一回答并未在课前预设中,但教师并未忽视这一问题,也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临时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分组围绕这一措施是否可行展开讨论。在激烈讨论和组间辩驳中,学生思维碰撞,各执一词。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成了一个开放式命题,最终留给学生课后自己去思考和查证。

    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在生成性问题处理上,讨论和辩诘培养了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也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求证,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角色转换,学为中心

    相声艺术中,演员是主角,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主导[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一堂课精彩与否,在于学生是否有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在“西北地区”学习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贯穿课堂始终。在层层铺垫,系紧“包袱”时,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方式,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真正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刨开“包袱”,突破重难点时,选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身边同学的思维亮点,以此来弥补自身思维漏洞,取长补短,促进主动学习,发展思维,进而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好的相声在抖落“包袱”之后让人发笑,引人深思。地理课堂教学也应该有这样的效果,课堂引人思考,课后“回味无穷”,吸引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和求证,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让地理学习不再是学生的“包袱”[3]。

    参考文献:

    [1] 孙英.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相声艺术的尝试[J].都市家教,2011(1):101-102.

    [2] 晏翠翠,朱永恒.创设生活化地理问题情境措施的探讨[J].地理教育,2015(S2):61.

    [3] 付贤志,翟秋敏,郭志永.玩转“包袱”,创建中学地理欢乐课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