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陈松柏

    

    【摘要】目的 探讨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在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接收的与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相符的92例患者纳入至研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每组46例,统计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0.43%)更高(P<0.05)。结论 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的应用,除减轻临床病症外,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

    【关键词】心力衰竭;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充血性;阳虚水泛型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1

    心力衰竭指的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致使心脏功能及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心脏舒张、收缩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又名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液储留及呼吸困难是该病常见病症[1]。中医认为,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阳气虚衰造成,张琪[2]认为,心衰的病机为心肾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本文就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采取加味真武汤治疗效果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92例与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均为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中,男、女比例为26:20;年龄50岁~76岁,均值(58.47±11.25)岁;研究组(46例)中,男、女比例为28:18;年龄49岁~74岁,均值(58.39±11.17)岁;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卡托普利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片,每次分别服用:20 mg、20 mg、12.5 mg、40 mg、12.5 g,除單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外(日用1次),其他药物日用2次。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药物组成如下:炮附片10 g,干姜10 g,白芍30g,茯苓20 g,白术20 g,桂枝10 g;乏力明显加黄芪30 g,人参10 g;血瘀明显加大株红景天10g,丹参 10g;水肿,小便量少明显加车前子30 g,大腹皮10 g,泽泻20 g,坤草15 g,猪苓20 g;喘促明显加葶苈子15 g,香加皮10 g;药物温水煎煮,取汁300 ml,日用1剂,2次/日。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计量资料(x±s)与计数资料(%)的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两者检验值分别是t与x2;若P<0.05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2 结 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优(P<0.05),如下表1。

    3 讨 论

    中医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归于“痰饮、喘证及水肿”的范围内,而导致CHF的因素中以心肾阳虚为主,阳虚水停是造成CHF的主要致病原理。真武汤中,君药是炮附片。白术功效以燥湿健脾为主;茯苓具有健脾渗湿作用,其可祛湿;白术联合茯苓可达到利湿健脾,联合附子实现散寒温阳效果[3];白芍具有利水作用;生姜与附子联合,可加快小便排出速度。生姜及附片中添加酸敛作用白芍,可达到温而不燥的作用效果;其次,白芍具有燥湿效果,而茯苓和生姜分别具有利湿和散失效果,过度利湿极易损伤外阴,所以,与白芍联合使用;心衰患者以咳嗽、咳白痰为主,属于中医痰饮范畴《金匮要略》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中桂枝与干姜助心肺之阳,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温通全身阳气,达到祛湿平喘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可以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症状[4]。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治疗总有效率、EF和6MWT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总而言之,真武汤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味在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除临床病症减轻外,有助于心功能改善,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 恒,刘卢平,穆 威,等.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01):75-77.

    [2] 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张琪治疗充血性心衰经验介绍[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4-1395.

    [3] 陈文鑫,叶 靖,吴志阳,等.真武汤加减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PRA和ALD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