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戴欧琳 田建湘 盛逸伦

    

    【摘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移动智能终端高度普及、高速网络全面覆盖的背景下,以社会交流为基础,信息快速传? 播为核心的“微时代”就此产生。…同时,大学生是对社会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是新时代的主体力量。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爆炸“、鱼龙混杂的外部环境和高校学生“人机一体”的现状,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本文结合“微时代”的发展趋势,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体系。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体系

    一、“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

    1.1“微时代”下大学生的“微行为”

    “微行为”是指个体受“微时代”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行为。特别地,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的主体力量,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也更为深刻地塑造着他们的行为。以微博、微信、B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在“微时代”开创了新的语境——互联网语境。在这一语境下,媒体语言逐渐以短小的形式出现。

    “微博”要求表述的语言不得超过140个字符,“微电影”则以三百秒左右的短小精悍为标准。受此影响,个体语言的表达也随之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大学生群体中具体表现为,使用社交平台时不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短语甚至词汇为单位进行交流,作为图片的“表情包”成为了部分大学生日常沟通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1.2“微时代”下大学生的“微心理”

    “微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即时互动成为了大学生日程生活的重要组成,带来社交模式新转变的同时,也使地学生产生了包括互动性、个性化、依赖性特点在内的“微心理”。“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群体网络社交“全天候”成为可能。

    基于“全天候”的网络社交,大学生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交流变得更多,互动也更频繁。加之,大学生普遍对外界怀揣一颗好奇的心,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微时代”便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促使他们彼此从心理上产生交融、共鸣,呈现出了“微心理”互动性的特点。

    1.3“微时代”下大学生的“微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习惯的养成与叠加,当大学生群体普遍接受,并习惯了“微时代”产物所构建起的生态,“微文化”便是他们之间约定俗成的默契,与传统文化的差别在于,“微文化”强调的是某一种主体的强化和某一种力量的代表。在“微时代”的语境下,“微文化”中的“微”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小”,而是更多的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之意。“微文化”之“微”形微而实不微,微是表面,是外在,是传播的个人化、私密性的呈现。[2]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微主题”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方向

    随着“微时代”的形成,多元的“亚文化”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信息的“大众化”逐渐使得信息发布呈现“去中心化”,原本作为信息单一接受者的用户,也能够在互联网环境里对社会事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信息的“大众化”还使得大学生群体对大主题表现出淡化、漠视和庸俗化的倾向,同时却又热衷于将小事件放大,形成较为难以预判的舆情事件。在“微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场舆权博弈中,大量的舆论信息正无时不刻地干扰和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特别是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较易趋从于大浪潮信息,同时缺少一定的信息鉴别和获取能力,最终将会导致其思想和价值观的偏离。

    2.2“微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

    “微时代”的信息量高速更新、信息“微传播”也具有多向性特征,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产生了影响。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具有主导性地位,教授的教材和内容都经过了精心选择,它们都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但是,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增多,当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思想政治知识唯一渠道时,信息监管便势在必行。从小就接触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大学生群体虽然是被教育者,但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方面,他们的了解程度普遍比教育者还要高,信息监管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短板。

    2.3“微速度”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

    “微时代”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呈现指数型增长,这正迎合了大学生作为青年喜欢尝新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总是走在时尚的最前线,是最新软件的体验者和应用者。不仅是移动终端的更新速度随着科技的迭代而具有“加速度”,作为载体的应用程序同样日新月异,新功能层出不穷。“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需要满足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高度开放、全球交互,融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特点,才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毫无疑问,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更新、功能更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将随之产生。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体系构建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微生活”

    生活表现是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最真实写照,“微生活”对品德评价也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敢于、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網产品,来观察、记录受教育者的“微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为一个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要将社会发展的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再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微生活”才能说受教育者形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也才能说明这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完结。[3]

    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微文化”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微文化”比以往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隐形路径,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的涵养。[4]对于“微文化”的营造,一是要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着力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加强网上宣传阵地建设,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传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二是要重视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营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通过定期举行红歌大赛、传统文化知识趣味竞赛、迎新服务志愿者等活动打造各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并借助网络文化工作室,举办特色校园微文化活动。

    3.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搭建“微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在高校中的运用,就是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通过建设“微平台”,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信息传播、观点发表的需求,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还能够作为重要理论、先进思想的“云”展位。“微平台”通过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宣传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剖析,用新媒体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学生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激发起大学生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3.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组建“微力量”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就是“微力量”的培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高校应着力建设既懂理论、懂教学,又具备媒介素养意识、信息传播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一方面,高校要推广培育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分析和制作信息的能力,能够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筛选出高质量信息进行传播,并提高其影响力;能够融合感染强的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丰富信息传播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另一方面,“微力量”的建设还需要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骨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将理论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实践,发挥起“意见领袖”的作用,效协助教育者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示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监督、帮助其他学生,避免学生受不良信息的侵扰。

    3.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学生“微素养”

    “微时代”下的互联网产品,既为中西文化交流中汲取全人类文明精华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新渠道,也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殖民”、“价值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大学生“扣好第一颗扣子“,“微时代”下的“微素养”就是这样一颗扣子,只有扣好了,才能够在“微时代”的信息海洋中掌好舵、驶好船,未来的道路才能行稳致远。[5]

    五、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围绕新工科建设展开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从学生学情现状分析,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数据结构》的交叉特性,使其成为打造通专融合、专专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专业方向奠定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文东.微时代、微文化与微批评[N].光明日报,2015-12-20(07).

    [2]吴俣.微文化视域下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遼宁人民出版社,2001:121

    [4]陈国秋,李晨.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生态[N].光明日报,2018-12-25(13).

    [5]高翠萍 .“微时代”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枣庄学院学报,202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