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木工工艺与初中劳技课程的结合教育

    

    

    

    摘 要:木工课程作为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可以了解木制品的制作流程,正确使用常见的木工工具与简单的木工机械,学习设计和制作简单木制品。通过制作古代益智类玩具鲁班锁和七巧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设计制作创意木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关键词:木工工艺;劳动与技术;鲁班锁;七巧板;创意木勺

    劳动与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重要的技术素养为目标,强调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一、? 背景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学校国家课程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很多学生目前依然过度重视分数,忽视劳动能力的培养。甚至出现了只会做题考试的“高分低能”现象,连洗衣服扫地等基本生存技能也很生疏,有些学生甚至到了大学还没有自理能力。学校和家长们应该转换思维模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个性。

    “木工”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本模块旨在让学生认识常见木材和人造板材的种类、特性,学会选择正确的木材;了解木制品的制作流程,掌握简单的木加工技术,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木工工具与简单的木工机械,学习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木制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学生间相互研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智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 了解传统木工工艺,组织调研活动

    中国传统的木工工艺繁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教师应该通过展现精彩纷呈的木工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继承和发扬木工工艺作为新一代人的责任。由于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木工,对木材、工具、机械和技术方法等都是陌生的,因此本部分的教学要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内容要区别一般的职业教育。首先可以从交通工具、建筑、日用品、家具、乐器、工艺品等领域展现木制品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木材实物、工具机械等,直观介绍传统的木工工艺。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通过调研收集常见木材和人造板材的种类和用途、木制品的常见制作技术、传统木工工具以及现代改良机械等资料,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从而走进更宽广的木工世界,补充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三、? 结合古代益智类玩具,制作传统木制品

    传统的木工一般分为大木、小木、圆木和木雕等。大木主要用于建造房屋、炮制木梁、构建屋架,制作門、窗等。小木以打造木制家具和生活日用品为主。圆木则多为制作木盆、木桶等。木雕主要用于雕刻建筑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本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实践为主体,综合考虑到当前初中学生的木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以常见古代益智类玩具(小木)的制作为例。

    (一)了解常见的古代益智类玩具

    鲁班锁、七巧板、华容道与九连环这四种玩具,不仅历史悠久,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智力内涵,被世人誉为益智类玩具的“四大金刚”,在世界益智玩具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鲁班锁又名孔明锁或八卦锁,是一种立体插接玩具,是由中国古代房屋的榫卯结构转化而来。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也有说法是中国木工的始祖鲁班发明,所以得名“鲁班锁”。鲁班锁制作简单,但易拆难装,对学生放松身心、开发智力均有益处。

    七巧板作为中国益智玩具之祖,又叫智力板,是一种拼板玩具,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规”和“矩”。传统的七巧板是从我国宋代的燕几图发展到明代为蝶几图,再到清初演变成为了七巧图。在清朝,学者童叶庚将七巧板扩展为十五巧板,干脆命名为“益智图”,寓意此图有益于提高智力。

    (二)古代益智类玩具在劳技课程中的教学意义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基础课程更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鲁班锁和七巧板在教学实践中的美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益智功能都证明了,学习益智玩具为载体的劳技课堂学生更热情高涨,所以鲁班锁和七巧板的制作是中学劳技课程的优秀素材。鲁班锁和七巧板的制作难度都较低,适合新手,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木工劳技课的兴趣。学生通过鲁班锁和七巧板的制作不仅能学会简单的木工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更掌握了锯子、刨子、锤子、角尺、凿刀、锉刀、砂纸、铅笔等木工工具的使用以及制作木工作品的基本工艺。对于第一次制作鲁班锁的学生可以从三根鲁班锁(好汉锁)开始制作,先提供方木条,从画线开始学习;对于熟练制作的学生可以从刨毛坯木条开始制作,制作六根甚至更多根鲁班锁。对于第一次制作七巧板的学生可以从传统七巧板开始制作,进而制作改良版七巧板、十五巧板。如图1和图2所示,尽管多数学生的作品会有一些小瑕疵,但他们完成作品后都会获得满足感,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 培养创新意识,制作设计类木制品

    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学生常觉得创新能力无用武之地,所以我们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往复循环。比如,笔者在木工劳技课程中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理想中独一无二的木勺,如图3所示,同时根据颜色和形态选择合适的木料,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实践所学的木工理论知识,总结制作中的操作技巧,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但是对学生而言仅凭几节劳技课是不会有什么重大创新成果的,他们运用敢于大胆探索的这个过程就具有创新意义。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遍独生子女的现状,导致现在很多的学生缺乏劳动的体验,无法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从而也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技课上的木工制作不但让学生体会了劳动的过程,劳动的乐趣,同时体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勤劳,感悟到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

    五、? 结束语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劳技课堂不但要不忘学习传统的木工工艺,还应当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局限于课堂和眼前的世界,挖掘学生心中更深层次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要承担博古通今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新事物,不断思考和讨论,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提高学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简而言之,劳技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实践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冬芸.中小学劳技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4(9):22-23,45.

    [2]李贵玲.利用劳技课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9(7):20.

    [3]胡凤朝,李金坡.鲁班锁的教育功能及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8):1-4.

    作者简介:庞沁彧,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沧浪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