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与布局分析

    李妍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 商业建筑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集购物、饮食及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复合性业态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纷纷拔地而起。本文以无为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为例,从建筑布局、立面设计及建筑技术方面出发,探究了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设计地标极商业中心所进行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布局,立面设计,建筑技术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2-0044-03

    在项目勘察之初,我们就发现这个城市亟需一座业态完备、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商业购物中心,来提高市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无为市房地产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住宅产品大量涌现,质量与品控几乎都已接近一、二线城市。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几乎难以想象,当地最大的“商场”仅仅只是一个连锁大型超市。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之前分散式的小商铺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合城市化进程, 市区迫切需要有大型的综合性商业体。因此,打造一个代表着无为新生活、新文化、新潮流的 “一站式”商业旗舰,一个标杆级的商业中心,已刻不容缓。

    “无为”名取自“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 意为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在技术经济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们给无为带来本市第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本方案的创意设计以无为市的“水环城”的古城形态为源泉, 形成有组织的商业动线。内外三圈的商业动线,如水似绸般的流动感, 相互贯通融汇,将几个商业体量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

    本项目位于无为市老城区东南面的城南新区,西面和南面紧临两条主干道长江路、幸福路,东临次干道纵四路,三面临街,商业先天条件优越,交通极为便利。项目总用地面积43333m2,总建筑面积135300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12666m2(商业部分为61853m2,办公部分为50813m2),地下总建筑面积22634m2。商业部分地上4层、地下1层,办公部分地上30层,地下1层。涵盖购物中心、超市、餐饮、游乐、影城等功能为一体,还包括办公、健身及相关配套服务内容。其商业体量及建筑尺度将使其成为无为市今后5年~10年内最大的、最前卫的商业标杆(图1)。

    1?建筑分区与布局

    本项目主要分商业和办公两个功能区。考虑到两个功能区不同的动静需求,我们将地块划分为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块。热闹的商业区置于地块西侧紧临两条主干道,而相对安静的办公区则紧临次干道置于地块东侧。

    商业区块中,在西南、东南、西北三个方向结合建筑入口设计了集散广场,汇聚来往人流。商业区块内包含三个建筑体,西侧和南侧沿街两个条状体量为零售型商业(A栋、B栋),内侧长方形体量为自持型综合体商业(C栋),由开发家引入知名企业“盐百商贸集团”作为综合商场统一运营管理。将有目的性消费的综合体商业设于内部,大大提高了地块消费人流的导入深度。同时依托三个入口广场的相互贯通,使得商业内街更为活跃,也更有利于带活外围商铺的商业氛围。

    办公区块由南北两栋塔楼,及下面的配套裙房组成。建筑群在平面上成C字型围合,结合地块东面的入口,形成办公区独立的内部花园,创造宜人的办公户外休闲体验。裙房部分二层整合了两栋楼的公共配套需求,包括健身、会议、餐厅等。底层商铺则与西侧商业区相对应,于交接面形成商业内街,进一步增加了地块的商业价值面。

    两个功能区块相对独立、互不干涉,各自设有独立的人行、车行及地库出入口,更有利于后期的分区管理。

    2?建筑立面设计

    地标级大型购物中心其建筑的标志性形象是体现商业附加值的关键, 可以起到吸引顾客和自我宣传的作用。我们尝试将体现地域风貌和当地文化的元素结合其中, 形成体现自身特点的个性表达。无为城市广场从无为特有的"剔墨纱灯"文化理念出发, 将建筑立面设计与地方宫灯文化相结合,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设计中的各个细节。

    2.1?外立面色彩选择及形态设计(图2)

    考虑到商业建筑的亲和力,外立面主墙面采用彩度较低、明度较高的浅米黄色大理石作为主色调,局部再配以浅棕色花岗岩石材作为次色调。

    由于空调能耗等因素,商业部分外立面采用了以实为主的设计手法,并在重点部位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幕墙,通过虚实对比、体块穿插的手法,使原本横向均质单一的沿街立面形态更为变化丰富。西南和西北兩个入口,分别设计为倒椎型圆柱体和不规则多边型玻璃幕墙,突显了入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西南入口沿街部分更是增加了质感厚重的条纹凿毛质地的浅棕色花岗岩的体块,与内侧倒椎型圆柱玻璃体形成强烈对比,在视觉上引导消费者在商业动线上的继续深入。

    为了满足商业面积最大化的要求,三栋商业建筑的高度差距不大。但为了突显内侧大型商场与沿街零售型商业的主次级别,及更好的建筑视觉层次感,我们将沿街建筑的顶层做了虚化处理。增加玻璃面的同时尽可能的做薄屋顶,以使顶层看起来更为轻薄通透,从视觉上缩小沿街建筑的体量,以此来体现内侧综合体的高大。

    办公部分考虑到标志性形象的重要性,及办公建筑的采光需求,采用了以玻璃幕墙为主,石材幕墙及金属幕墙为辅的设计手法。商业主入口的倒椎型玻璃体及办公塔楼的幕墙立面,均以抽象的立面观感呼应了“剔墨纱灯”这一设计主题。

    2.2?广告位设计

    商业建筑的广告位布置是外立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商业活跃氛围传达的重要载体之一。本项目的广告位设计主要从观看人群的分类、观看的角度及人流的引导性几个要点出发,将广告位主要布置在以下三处:①位于西南主入口,这里既是商业部分的最重要门面,也是两条城市场干道的交汇点,此处的集散广场汇聚了大量人流,正是烘托商业氛围的最佳节点。②位于西北次入口,同时结合西侧沿街面布置高位广告位,这样有利于西侧道路上行驶中车辆的远距离观看。③位于C栋商场面向商业内街的外立面,既丰富了商业内街空间,又使得人流在A、B栋商业的外廊行走时,可以更明确的感受到消费的引导性和活跃的商业氛围。各处的广告位的高度和大小,均根据不同观看者的位置和距离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2.3?外立面细部设计

    细部设计主要可分为装饰性细部设计和功能性细部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建筑立面更为精致细腻,或是为了解决其它技术问题与立面美观之间的矛盾。两种细部设计有时会相互兼容,甚至合二为一。

    项目在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细部设计。例如,为了软化C栋商场大面积石材立面可能带来的封闭感,加入错动的深色竖向条纹,这些条纹材质以灯带与黑色镜面石材穿插交替设置,同时与A、B栋立面元素进行呼应。商业立面上横向的石材划分尽可能与窗扇的划分相对应,在纵向划分的不规则中找寻一定的规律性。沿街商业,各分户的空调设置与立面的整体性相矛盾,通过调整部分窗口为空调机位来解决。办公塔楼的玻璃幕墙的纯净感与空调室外机设置相冲突,增加从上至下相同律动的百叶来协调。另外,还有地下室通风竖井与一层的门店的开启部分的矛盾,消防救援窗与立面规律的矛盾,通通经过相关设计手段一一解决。

    3?建筑技术与设备

    本項目建筑业态形式多样、空间变化丰富,除了常规的设备系统外, 针对特殊的建筑要求及空间特点如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影院系统等进行了专项设计, 以保证更好的使用体验以及消防安全。

    C栋商业由于屋面面积较大,如采用常规屋面排水系统,会导致室内的雨水管非常多,这对商业建筑的使用体验及室内美观上都有较大影响。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我们决定此栋屋面采用排水效率更为优秀的排水虹吸式雨水系统,并由专业厂家深化设计安装。

    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业态往往变动频繁, 且各业态用电需求差别较大。在设计配电系统时, 秉持“末端富余, 总量控制”的原则, 既可以保证配电系统既满足业态变化的需求, 也对整个工程的用电容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商业中庭空间大, 空调负荷较高,因此将蒸发式全热回收机组均匀布置在屋面集中送排风。此种方式不仅减轻了中庭大尺寸新排风管对层高及吊顶内其它管线带来的排布压力,而且由于无需在各层设置空调机房,大大减少了对商业面积的占用,也避免了各层机房的新风百叶对建筑外立面造成的美观问题。

    4?结?语

    本项目建成于2018年底,其中一期商业部分竣工于2017年中,并于2017年10月投入使用。开业以来,购物人流络绎不绝,作为当地新的商业标杆倍受好评。我们很荣幸为当地居民打造了一个新的城市客厅,并能为这座城市的前进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无为市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能更上一层楼,就像它名字的寓意一样,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杨超.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外立面设计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8,(0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