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哈尔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初天天 陈丽敏 郝大江

    

    [摘 要]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全球航运和国际贸易重大影响的日益显现,我国应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通过测度确定黑龙江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的产业承接梯度,并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提出哈尔滨重点承接产业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推进哈尔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深化与省内其他地区分开合作,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融合发展。

    [关键词]冰上丝绸之路;产业转移;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 F062.9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8-0072-03

    Abstract: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ce Silk Road" has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global shipp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hinese industrial spatial layout will inevitably be adjusted to the north. The article determines the industrial undertaking gradi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cking the "Ice Silk Road" through measurement. Proposing the key undertaking industries of the central city Harbi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found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Harbin's industrial spatial layo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ce Silk Road".

    Key Words: Ice Silk Road; Industrial Transfer; Space layout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北极航道逐步具备商业通航条件。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始终关注北极航道的发展。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签署了《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两国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愿意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极圈链接东亚、欧洲和北美世界三大经济圈的国际新航道。从运输成本来看,北极航线可以使上海以北的港口到欧洲和北美比传统航线缩短了25%—55%的航程,每年可节省533亿到1274亿美元海运成本。此外,我国去往欧洲的传统航运线路,要途经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极端事件频发,对航运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较少,地缘政治风险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航行安全。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全球航运和国际贸易重大影响的日益显现,必然引发我国产业空间布局再调整。因此,哈尔滨市应加快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牢牢把握我国产业集群北向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哈尔滨市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这不仅有利于哈尔滨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二、黑龙江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承接产业

    (一)中欧、中美贸易涉及的重点产业

    欧洲各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从贸易总额上看,2011—2018年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总额年均超过6000亿美元,其间贸易总额虽略有起伏,但中欧贸易始终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以上。中国出口欧洲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及医疗设备、运输设备、塑料及橡胶、鞋靴伞等轻工业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高度互补、利益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虽然由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两国在经贸合作中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和摩擦,但两国应本着合作的态度,通过对话协商化解了矛盾、缩小分歧,促使双边经贸关系更趋成熟。从2011—2018年中美两国进出口总额趋势上看,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2018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6598.4亿美元。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包括: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塑料及橡胶、运输设备、化工产品、鞋靴伞等轻工业产品、光学钟表及医疗设备。

    (二)承接产业选择

    随着“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以及北极航运商业化运营的逐步推进,中欧和中美的贸易中,更多的商品将在邻近北极航线的东北地区转运及生产,更多的产业将从东部地区迁至东北,对中欧、中美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大类的确定,已经得出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那么,黑龙江省如何凭借“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一历史契机,将优势产业与中欧、中美贸易重点产业对接,有序承接产业转移,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就显得至关重要。

    结合郭克莎(2003)等国内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综合考察黑龙江省产业增长潜力、产业专业化程度等指标,进而界定了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設背景下,黑龙江省产业承接梯度。其中优先承接、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制品及制鞋业,文教、美工等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9个产业。因地制宜地有序承接,长期培育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天及其他运输业6个产业。

    三、哈尔滨市及下辖县域承接“冰上丝绸之路”产业选择

    (一)承接产业选择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哈尔滨市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统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有产业承接能力、资源优势、市场空间、成果储备的领域重点承接和发展。优先承接和长期培育有明显技术溢出效应,价值链增值能力强的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7大产业(见表1),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二)下辖县域产业承接选择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要着力引导上下游配套产业在哈尔滨下辖区县落户,打造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从纵向上推进周边区县与中心城市哈尔滨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价值链分工体系。在考察各县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值基础上,兼容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尝试性地提出哈尔滨下辖县域产业承接内容。

    第一类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方面己经有初步的发展,但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一般存在明显的产业发展劣势,产业承接基础薄弱,短期内只能承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处于该阶段的木兰县应重点承接纺织业转移,发展产业用纺织业。延寿县承接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制品及制鞋业,着力打造亚麻产业集群。

    第二类县域经济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一阶段),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可依托“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按照“一县一产”的思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具体而言,双城区应积极承接专(通)用设备、汽车制造等配套产业,对中心城市哈尔滨产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尚志市应大力推进寒地服饰产业集群形成。五常市应承接现代装备制造业,借助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展开省际间产业合作。依兰县应围绕优势资源,重点承接橡胶和塑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加速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宾县应承接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第三类县域经济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二阶段),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了优势突破。依托“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科学规划,并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振兴政策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因此,处于该阶段的方正县应积极承接文教、美工等产业以及家具制造业,加速形成木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四、推进哈尔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分工合作

    承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产业转移,不仅是我国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大调整,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机遇。因此,哈尔滨市应注重与省内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在大力发展重点承接产业的同时,也要合理布局配套产业的承接,以支撑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地区间产业效率协同增进,进而推进黑龙江省各中心城市间形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错位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二)统筹城乡产业布局

    承接产业转移,是哈尔滨市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和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机遇。在承接“冰上丝绸之路”产业转移过程中,应统筹规划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区县之间的产业分工。哈尔滨市按照“抓龙头、带配套”的发展思路承接重大项目,引导上下游配套产业入驻各区县。各县域则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功能定位,承接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产业错位协同布局。

    (三)促进产镇融合发展

    统筹规划产业、城镇等各类功能分区,积极筹建产业承接转移园区。并在园区及其周边配套教育、医疗、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借助“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产业承接、产业升级的机遇,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大力推进产镇融合,促进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贺正楚.产业转移的承接特征 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以湖南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12):60-69.

    [2]靳卫东,王林杉,徐银良.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与政策适用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0):71-89.

    [3]滕堂伟,胡森林,侯路瑶.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态势与承接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16,36(5):92-99.

    [4]彭继增,邓梨红,曾荣平.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129-141.

    [5]杨亚平,周泳宏.成本上升、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基于全国 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7):147-156.

    [6]张新芝,曾雨菲,李小红.制造业产业转移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0(2):105-115.

    [7]成祖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引导路径[J].经济纵横,2016(11):92-95.

    (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