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历史叙事的变化

    张羽丰 颜子翔

    [关键词]统编教材,关键变化,版本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21-0056-04

    据李晓风老师的研究,高中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占50%,甚至更多。这为一线教学带来极大挑战。新知识究竟有多少?直观地说,笔者所在的学校,用3周时间才讲完了第一单元的全部内容,进度推进很慢。究竟怎样有效研究新教材?笔者试图化繁为简,将新知识挑拣出来,以供教学研究参考。①本文以统编版教材的体例顺序排列,以明显的知识点为题,逐一比较,并略做评说。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新石器时代

    03版教材仅以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例。统编版首先强调,“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第3页)而后列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特别指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附插图“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第一次进入中学教材,统编版表述的新变化及其插图,结合后面所言:“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第4页)意在说明我国历史5000年的起点。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特征,03版教材表述为“已有贫富和贵贱分化……随着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第3页)统编版中表述为“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第4页)可以这样理解: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父系氏族社会存在贫富差别,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社会组织形成部落。这里提示教学应该讲清概念:氏族、部落、部族、宗族和民族的差别。

    从部落到国家,统编版增加了一个概念:“万邦”时代,并解释说“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也就是说,在夏朝建立之前有一个“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的时期。旧教材没有这个说法。

    夏朝建立

    07版必修1表述为“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第4页)统编版仅强调夏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增加了“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第5页)也就是说,夏朝地方没有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还是部族形态。

    关于启的即位,07版必修1表述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第4页)统编版说:“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学思之窗”栏又以《史记·夏本纪》《战国策·燕策一》为例,说明“关于启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并提出:“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第5页)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答案,在此不缀。

    03版教材表述为“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其地域和距今年代正好和史籍上记载的夏朝相符”。(第4页)统编版表述为:“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第5页)用“很有可能”,似乎意在说明学界存在不同意见。

    商和西周

    07版必修1说:“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第4页)这句话涵盖了商朝。统编版则表述为:“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第6页)这样说来,夏和商的地方制度似乎没什么变化,商朝地方组織还是部族,“方国”也是部族组织。

    统编版增加“何尊”及其铭文的插图,以楷体字说铭文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宅兹中国”意为居住在天下中心部位。这幅插图及其文字,似乎意在说明西周王畿地区是最早的中国,向四周发展成为如今的大中国。

    关于西周宗法分封制,07版必修1表述为:“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宗法制。”(第6页)统编版表述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历史纵横”则强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第6~7页)地方组织是什么样子?没有明确阐述,但是“族权”至少可以理解为部族的族权。

    统编版为何增加“共和行政”?不解其意。

    对商周农业生产工具的描述,03版教材表述为:“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第7页)07版必修2表述为:“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第5页)统编版说商周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第7页)尽管它说商周是奴隶制社会,但没有说,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奴隶。

    二、列国纷争与变法运动

    华夏认同

    03版教材的表述:“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第14页)07版必修中空缺。统编版明确指出:“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第10页)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中原各国”指哪些国?包括燕国吗?楚国、越国不在中原。“这些民族”指哪些“民族”?“历史纵横”栏聚焦“华夏认同”:“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第10页)但所举是“唐朝孔颖达”的认识,不是当时的现象。何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变法运动

    统编版说,“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第11页)需注意:此处将“社会转型”定位于政治制度,而不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新旧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表述大体相同,统编教材言:“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第11页)地方的行政管理,君主势力可以“一竿子插到底”,想想夏、商、西周,不是这样,意味着什么?

    孔子

    03版教材认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统编版表述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提出“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第12页)这样解释在中学教材是第一次。

    孔子晚年编订整理儒家经典,统编版指出,这些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第12页)旧教材没有这个说法。统编教材意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与孔子及其儒学的关系,即孔子和儒学的影响也在于它传承了夏、商、西周的文化。

    老子

    统编版增加老子学说“物极必反,柔能克刚……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第12页)从“道”的角度阐述老子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用“朴素的唯物史观”定位老子的思想,较之“朴素的辩证法”更高一层。但后续研究需找出这个说法的依据。

    百家争鸣

    07版必修3说:“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提出自己的主张。”(第4页)统编版表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第12页)“新兴的士阶层”是新的提法。

    07版必修3将荀子主张表述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第5页)统编版表述为“隆礼重法”。“重法”就是重视法制,由“人性恶”而主张“重法”,统编教材说出了荀子思想的特征、增加了“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提出‘相生相胜理论”。(第12页)多年不见“阴阳家”,而今为何再现?

    百家争鸣的影响,07版必修3表述为“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4页)统编版表述为“它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第13页)二者含义相近。

    三、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07版必修1表述为:“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统编版导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旁边的《吕氏春秋》书影,配合导言“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第9页)只用这两个证据说明统一的趋势,说服力还不够。“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促使嬴政改变了主张,网罗天下英才。”(第9页)意在强调统一在当时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是大势所趋,以及重视人才的作用。同时注重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加以证明。

    对于统一范围,07版选修4表述为:“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后,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使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第5页)统编版表述为“随后,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第15页)对比不难看出,对“西南夷”是“控制”还是纳入行政管理,是有差别的。还需注意的是对北方匈奴的防范,说明游牧民族的威胁没有根本解除,这就为汉武帝反击匈奴留下伏笔。

    秦朝管理措施

    07版必修1表述为:“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第11页)统编版表述为“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第15页)并增加“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还将“里耶秦简户籍簿”作为考古证实附在旁边,图下文字说:户籍制“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显然,这是统一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秦统一的评价

    统编版新增“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选取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李白《古风》、柳宗元《封建论》和李贽《藏书》,通过节选不同时期的人物对秦朝统一和制度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说明这个观点由来已久。(第15页)

    四、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文景之治

    03版教材表述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第31页)统编教材表述为汉初统治集团“遵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罰,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第20页)统编版强调休养生息政策的两个方面,一是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二是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如此出现国富民也富的局面。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中外朝制度,07版必修1表述为“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第14页)统编版表述为“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第20页)

    统编版新增“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这样描述细节,集中一点都是为了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而对独尊儒术,统编版说得比较简单,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第21页)与其他措施相比较,似乎独尊儒术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不那么重要。

    统编版先说加强中央集权,后说反击匈奴,开疆拓土。是加强中央集权后再对匈奴战争吗?

    对匈奴政策,03版教材表述为“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第41页)统编教材没有“和亲”这个词汇。除了描述卫青、霍去病三次对匈奴大规模作战,“历史纵横”栏专门介绍说:“汉武帝时,在反击匈奴袭扰的战争中,出现两位杰出将领卫青和霍去病。”(第21页)本课最后的“学习拓展”言:“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第24页)结合起来看,统编版不仅肯定反击匈奴的战争,而且对之歌颂、赞扬,将其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巾起义

    03版教材表述为“张角……利用宗教,组织全国几十万人同时起义……终被东汉统治者镇压下去”。(第34页)统编教材表述为,“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第23页)将张角的组织定性为“民间秘密宗教”,这是第一次。

    两汉的文化

    03版教材称《史记》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第49页)统编版增加了“不虚美,不隐恶”的评价,课文后的“学习拓展”说司马迁写作秉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统编版的评价更高,司马迁是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张羽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

    颜子翔,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