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编写心得与使用建议

    编者按: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本刊特向读者隆重推荐两篇重要文章: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主编之一朱明光先生的“编写心得与使用建议”;二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编之一杨一鸣博士的“修订说明与解读”。我们希望老师们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更好地领悟上述教材编写(或修订)的意图,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发挥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依照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编写的必修课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唯有一个课程模块是全新的,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模块,必有全新的问题。根据教材编写过程中反复征集的各方意见,尤其是通过试教听课、访谈所了解的各种信息,我真切地感到新教材的使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拟在梳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同老师们分享一些自己的编写心得与使用建议。

    一、为什么要建构这个课程模块?

    首先,“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意义的明确阐述。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拔节孕穗期”,需要依托相应课程来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相对于高等教育阶段“探究性”“理论性”、义务教育阶段“体验性”“启蒙性”学习的特征,高中阶段的课程应具有“常识性”学习的特征。

    其次,依据新课标,如果说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什么最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要说这一变化最显著的是什么,那就是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课程模块。这一模块既能初步讲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常识,又可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共同使命的论述,也是高中阶段打造专门模块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

    概而言之,在高中学科课程体系的视野下,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那么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体,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内容,这是建构相关课程模块的主旨所在,也是编写相应教材无可替代的使命所在。

    二、为什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名?

    依据新课标有关模块内容的规定,本模块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两部分。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二者缺一不可。对此,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论述的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从两个逻辑相一致的视点,表达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从两种意义相兼容的视点,揭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是从两个时段相关联的视点,体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两个基本点: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课程讲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就是为了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课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就是为了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由此可见,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名称,就是意味着讲“什么是”它的來龙去脉,而不是讲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把握本模块在必修课程实施中的站位?

    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可以采用不同的课程载体,着眼于内容目标的实施,需要我们在必修课程的大格局中把握每个模块的定位。这是因为,依据新课标,“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主线,设计必修课程的总体框架”,承载着全面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任务,其实是四个模块的共同担当:既要讲“什么是”,又要讲“是什么”。因此,依照课程设计的系统安排,四个模块又各有其特定的使命。就本课程模块而言,它采取历时性叙述、全领域覆盖的方式,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模块2、模块3、模块4采取共时性叙述、分领域展开的方式,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见,出于全部课程实施的通盘筹划,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之间“一托三”的组合,有助于充分展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的实施来看,在必修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定格模块1,重点在于明确 “精神实质”是什么,此后三个模块展开讲什么是其“丰富内涵”。

    这里,还需要特别关注:这种依赖多学科学理支撑的课程形态,正体现了高中课程“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独特要求。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观察中,同样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来看,高中课程与高校课程的显著区别也在于此。

    四、如何认同整合教材内容的逻辑框架?

    依据新课标有关模块内容的概述,解构教材逻辑框架的思路,需留意几个基本的观察点。

    比如,从一般过程看各具特色、从统一性看多样性,这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的逻辑起点。

    又如,一看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源流,二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源流,三看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源流,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三个意味”的历史方位,展开全部教材内容的逻辑线索。

    再如,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基于“三个伟大飞跃”的时段,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过程的逻辑顺序。

    最后,总揽全部目标的达成,“明大德,筑牢理想信念”,这是贯穿教学全程的逻辑主导。

    综上举要,关键在于认同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的对接。回想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曾经通过社会发展史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势;我们曾经通过社会发展史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找到学习社会发展史的落脚点;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社会发展史的教学,夯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如下列图谱所示。

    

    五、如何规范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

    从内容结构来看,对照新课标,教材没有分设两个单元,而是并列四课配置教学内容。其中,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随后,对应“三个伟大飞跃”的时段安排三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寻复兴之路的奋斗历程,阐述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然,如此布局,既从整体上遵循了新课标呈现的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又适当压缩了社会发展史的篇幅以减轻教学容量,以便更为集中、更为充分地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

    从层次结构来看,教材分为课、框、目三个层次。课题,明示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大观念,并用导语表达学习旨要和重点。框题,明示了教学专题,力求框定教学范围,是整合相关内容的基本环节。目题,明示了教学要点,大体一目一得一学时,是细化内容目标、掌控教学进度的基本单位。

    无论从内容结构还是层次结构来看,全部课文之后安排的“综合探究”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是关键部分。

    “综合探究一”,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的世纪之问,集中阐释了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具体意涵。就理论逻辑而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就历史逻辑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

    “综合探究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集中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包括:纵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理由;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整体解构教材逻辑框架和目标设置的点睛之笔。

    六、如何读懂教材内容的叙述方式和呈现方式?

    从改进叙述方式的立意来看,教材采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叙事,以求更符合学生接受初级理论教育的认知规律。据此,把握教材叙述方式的特点,有两个看点。一是从内容叙述的顺序看,教材是通过事实性内容的铺陈,再到“综合探究”中的感悟,归纳出最重要的理论观点。比如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就是先描述各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事实,呈现各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经过多次再现其相互作用的现象,然后用“结语”阐明唯物史观的理论意涵。二是从内容叙述的全程看,力求清晰地显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主线,但并非只讲主线。诸如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线索,或辅或从或暗,在教材中也是一以贯之的。

    从改进呈现方式的立意来看,强调教材不只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而且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充分发掘教材引导教学的功能,更要倚重呈现方式的设计。据此,本教材的全部文本,分正文和辅文两种文字。正文(宋体字),表达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辅文(楷体字),涉及“探究与分享” “相关链接” “专家点评”等栏目,分别对应焦点问题的辨析、相关素材的拓展、理论观点的释义。正文与辅助文的使用功能、表达风格不同,行文逻辑也是分立的。要寻求整体一致、有机合成的效果,不仅二者之间的搭配应体现直接的相关性,而且在正文中有辅助文穿插其间,但行文逻辑不宜中断。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探究与分享”,它同正文相互呼应、浑然一体,被视为内容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探究与分享”,大体有两类:一是处在每个目题之下,响应这个目题所涵盖的内容,提供相关事例、数据、资料,提出具有指向性、引导性的问题,充当展开学习活动的切入端;二是穿插在有关正文之间,紧扣不同段落的正文,就疑难问题提醒学生阅读材料、深入思考、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