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把探究引向深入

    李建敏

    摘? ? 要:思辨,是将探究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是智慧生成的必由之路。结合《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栏目中是否支持衣冠不整者进入公共图书馆的问题,阐述充分思辨、深入探究的具体引领过程,旨在启发师生举一反三,更加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思辨把探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思辨;探究;思维品质;道德与法治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直指“科学精神”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培养思辨力是形成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学生走向“思想人生”的必然需求。[1]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每册教材都设置了大量“探究与分享”栏目,呈现多种类型。其中,思维拓展型内容设计关注冲突、矛盾、困境等,问题设计具有思辨性,鼓励真实的对话、辩论。此类型“探究与分享”为培育学生思辨力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让问题更透彻,使探究更深入,是顺应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呼应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诉求。

    以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第2个“探究与分享”(第34页)为例,情境的呈现、问题的剖析、活动的升华等都留给笔者很多思考。

    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进馆阅读。

    读者乙: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读者丙:穿着是个人的自由,图书馆不应该规定读者的着装。

    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作为公共资源的公共图书馆,对衣冠不整者是否可以进馆读书的争议,教材提供了三种观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加以辨析、选择。读者甲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不能保证每个进馆的人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读者乙的观点抓住“尊重”,提出文明学习的场所,为了尊重其他读者不允许衣冠不整者进入,符合社会公德要求;读者丙的观点没想到有些人素质低,存在着故意穿奇装异服或扰乱秩序的隐患。教材及教参都归结到读者乙的观点:相互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读书,充分体现了管理者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的理念,包括对他人人格、权利的尊重,在尊重的氛围中,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不允许衣冠不整者入馆读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促进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减少社会摩擦。

    问题到此结束了吗?这样处理是不是有些简单化?探究围绕“尊重”主题,得到这样高度一致一边倒的结论,似乎略显武断。其实,读者甲的观点抓住了图书馆的公共性质、社会资源、公有公用,当然每个需要的人都可以进馆阅读,这是基本常识。读者乙的观点尊重了其他读者,但对渴望读书学习的衣冠不整者就意味著不公平。读者丙的观点抓住“自由”,提出图书馆不应该以着装限制读者进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所有观点可以分成两类:赞同衣冠不整者进入和不赞同衣冠不整者进入。究竟允许还是不允许衣冠不整者入馆更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本身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牵扯的因素很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两种做法都有社会原型,多数图书馆坚持“衣冠不整,禁止入内”的原则,而杭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一直“给弱者以阳光”“儒者、丐者一律欢迎”。孰是孰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把探究引向深入,是笔者着力思索的。

    支持衣冠不整者进馆的理由,大致集中在4个关键词。

    其一,平等。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开放的、包容的、大众化的,人人生而平等,应一视同仁,不该有贫富贵贱之分。当一个在街头行乞的人走进图书馆,他就不再是乞丐的身份,他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位读者,应该受到与其他读者同样的对待。在图书馆里,只有读者,没有乞丐,因为他进馆的目的是读书不是行乞,不能因为眼前的人衣冠不整或邋遢而产生排斥感或进行驱逐。文明、进步的社会,应该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平等相待。

    其二,自由。

    进入图书馆多出于精神需求,追求自由、生存发展是每个公民拥有的权利。乞丐、拾荒者衣冠不整,因为他们穷,少文化,难免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也有求知的权利。允许他们进入,是为低收入者开启一扇知识的大门,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提升自己的空间,还可激发底层民众奋发向上、努力摆脱贫困的希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学习提升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迎接新的生存方式,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艺术工作者。公共图书馆到底谁能进?是生活已经富足了的市民,还是衣食无着的乞丐?公共图书馆到底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让有学识、有知识的人更加有学识,还是让那些看不到希望的人同样能够看到希望?值得深思。

    其三,友善。

    图书馆是文化的象征。整洁的阅览室、干净的桌凳只是文化的表象,是外壳;只有对人的关照,尤其是对弱者的关怀和包容,才是文化本身。关注人文精神,看重人性化服务,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理念支撑着文化的发展。底层民众也有精神生活的渴望,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需求。社会呼唤人文关怀,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要学会与所有人相处,尊重、宽容、理解、互助,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帮助弱势人群。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遍地温暖,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冷冰冰的规定并不能唤起人们陋习的改变,友善却能唤起行动的自觉。杭州图书馆允许流浪汉进入后,这些人反而很自觉地将自己的东西放在门口。

    其四,和谐。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曾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其心灵。图书馆若想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具备“底层意识”,关注并服务于底层民众。普通读者能够和乞丐同室阅读,那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那是一种值得赞赏的风度和美德。关爱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进而能有人与社会的和谐。而社会氛围良好,团结稳定才能实现。行为传递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所有读者都会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

    不支持衣冠不整者进馆的理由,也大致集中在4个关键词。

    其一,规则。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当然有其规章制度。不能什么人都进来,譬如要懂得文明礼貌,着装要整洁,不能赤膊穿拖鞋进入,禁止喧哗、吸烟、进食等,规定“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自有一番道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规则就是要人人遵守的,否则也就失去了规则的意义。禁止不是针对某些类别的人,而是针对某些类别的行为。衣冠不整是对公共场所规则的漠视,允许他们进入后,自然会给其他读者一些不必要的暗示:原来这样的着装也可以进来,一旦效仿,负面影响蔓延,图书馆将成何体统?况且,规则破坏容易,再恢复则非常难。零门槛并非无规则,对衣冠不整者作出这样的规定,是管理层次的提升,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其二,公德。

    图书馆是公众阅读场所,不论贫富,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意识,遵守公共卫生、公共道德。每个进馆的人都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精神提升,所有人都有权利来这里学习。但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权利共享公共图书,同时有义务衣冠整齐,并爱护图书,保持室内干净的环境与安静的秩序等。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当然,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读者,因为这牵扯到所有读者的利益,即使一位衣着体面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如果双手肮脏的话,也有洗干净手再阅读的义务。这项要求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都会先自觉洗手再阅读,这是公德心的体现。

    其三,敬畏。

    图书馆是神圣的地方,每个读者都应该心存敬畏。对知识、对书籍、对这里的环境,这是最基本的态度。衣冠不整不见得态度不端正,但外人看来的确有些不敬的嫌疑。我们也许可以为自己的衣冠不整找出一万个理由——时间不允许、生活节奏快、劳动环境差、经济拮据、洗漱不便等等,种种借口的背后实际都是对自己重视不够,太过放纵自己。一个在自己心目中都没有分量的人,谁还会看得起呢?当衣冠不整有碍观瞻被嫌弃时想想:一个是光鲜亮丽的自己,干净整洁的环境,另一个是不修边幅、污迹斑斑的自我,生活在被垃圾包裹的世界里,你会选择哪一个?

    其四,尊重。

    图书馆因为对知识尊重,进而人人彬彬有礼,人与人相互尊重。尊重不是体现在口头上,公共场合的着装整齐、个体卫生、言行举止文明才是对别人的尊重。有人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试想一想:在图书馆安静读书时,一个衣衫褴褛、满身异味的人坐在身旁,加上各种异常的举动,你还能读得下去吗?

    综上所述,支持衣冠不整者进馆,把立足点放在了“公平”二字上,是平等对待所有需求者的要求;不支持衣冠不整者进馆,把立足点放在了“公德”二字上,是對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呼唤。二者其实并不矛盾,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追求公德,也追求公平,二者不可偏废。在通往文明进步的路上,不妨以“公德优先,兼顾公平”平衡二者权重,更符合实际。这不是中庸之道,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进图书馆,还是普遍要求衣冠整洁,有对知识、对他人的起码尊重,有对书籍的起码敬畏,遵规则,守公德。当然,对暂时无力达到要求者也要保持一颗宽容之心,平等友善对待,维护公平正义与和谐。

    思维拓展型“探究与分享”,情境与问题呈现要体现足够的开放性,多角度发散,力求突破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在感悟中反思,在质疑中完善,在矫正中超越,使思维多元立体生发。其前提是明确问题的争议焦点所在,认清本质,抓住各方关键词,讨论交流,甚至争辩交锋,观点阐述的精准性、逻辑性,反驳的针对性、敏锐性等都得到全面展现。问题设计不可太僵化死板,预留弹性余地,在知识延展处、两难抉择处发问,由浅入深,兼具梯度感和层次感。另外,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兴趣,对拓展辩证空间、理性思维、条理表述都大有裨益。思辨中鼓励、点拨,也是把探究引向深入的重要着力点。教师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观点,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把握本质,提升认识。最后的总结提炼不是分出胜负,而是去伪存真,消除疑惑与模糊,把客观合理的观点进行概括整合,对社会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

    思辨,闪耀着哲理光辉,是将探究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是智慧生成的必由之路。“探究与分享”渗透和利用思辨,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思辨到位,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唐凤林.思辨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