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助人行为的观察研究

    熊玲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性行为中重要且突出的部分。3~6岁是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环境和我国传统集体主义社会氛围,从小培养幼儿的助人意识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做出外在的助人行为,首先需要其能够观察并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困难所在,理解他人的感受,继而分析问题,采取不同策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因此,幼儿助人行为是幼儿的观察能力、共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劳动教育出发,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已经有所发展,教师的关键任务应是培养幼儿服务他人的能力,而助人行为恰是一种服务他人的体现。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观察某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助人行为,了解中班幼儿助人行为的频率和特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本文的幼儿助人行为概念如下:幼儿在看到他人有显性或隐性的被帮助需要的情况下,主动或被动的,采用一定策略做出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举动。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广州市某幼儿园的三个中班,每个班级观察时间为一天半,共计观察5天。观察使用已有研究(王叶,2018)基础上的自编量表“中班幼儿助人行为观察量表”。采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及分析如下。

    不同性别幼儿助人行为的比较

    研究中共有68名幼儿,其中男孩38名,女孩30名。结果显示,中班幼儿助人行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本研究通过事件抽样所取得的事例发现,儿童助人行为涉及的助人内容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孩的助人行为主要体现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男孩的助人行为主要体现在解决生活自理问题和物品匮乏问题上。

    事件1:在体育活动中,几个小朋友要求男孩A扮演追他们的坏人,几个小朋友对着A大喊:“来打我们呀!来追我们呀!”A皱起了眉头,并没有说话,也没有追出去。几个小朋友仍然不放弃,对着A大喊,其中的几个小朋友伸手推A。A回避,并不理他们。这时女孩B站出来,温柔地对A说:“A,我跟你一起玩,我们走吧!”从而帮助A脱离了围困。A笑了,跟着B一起去玩滑滑梯。几个小朋友还是没有放弃,在这个过程中,B始终帮助、保护A,并对那几个小朋友重复地说:“不要打他!”

    事件2:男孩C马上过生日了,他嘴角咧开,声音上扬地说道:“明天是我生日,我就6岁了。”身旁的男孩D听到后,捂着嘴笑着说:“你都6岁了,我才5岁,你好大啊!”D笑了十几秒,旁边的小朋友也跟着笑了。C皱起眉头,低着头,瘪着嘴,眼睛有点红,没有说话。女孩E见状,对着D说:“有什么好笑的,你都5岁了,我才4岁半,我也没有笑你啊!”其他小朋友立马不笑了,并要求D向C道歉。D向C道歉后,C原谅了D,并冲着E笑了。

    事件3:在A班,收集到最多的助人事件就是男生帮助男生垫汗巾,男生的其他助人行为较少。

    已有诸多研究显示,女孩的社会发展得分显著高于男孩(Freeman,N.H.& Lacohee,H.Making, 1995),即女孩对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更加敏感。我们应关注到幼儿助人行为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方面肯定幼儿的助人行为,同时,因材施教,更多培養男孩对人际问题的敏感性,学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

    不同情境下幼儿助人策略的比较

    本研究中的“助人情境”根据《广东省一日活动指引》幼儿园一日活动分为四种类型: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

    “助人策略”包括物质帮助策略、心理帮助策略、语言提醒策略、求助他人策略、体力帮助策略。“物质帮助策略”指助人者通过给他人某一物质来提供帮助。如,在体育活动上幼儿注意到教师没有篮球,主动帮助教师拿球并递交到教师手中。“心理帮助策略”指助人者注意到他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安慰、体贴等方式帮助受助者。如,小B与小C在打闹中不小心将小C的手指抓伤,小A主动吹吹小C的手指,来减轻小C的疼痛。“语言提醒策略”指助人者通过语言的方式帮助他人。如,A要将书包放回到架子中,他在中间区域尝试硬塞了几次都失败了,B用语言提醒他说:“旁边还有位置。”“求助他人策略”指助人者通过寻求其他人的方式来帮助他人。如,幼儿请教师帮助同伴垫汗巾。“体力帮助策略”指助人者通过提供体力,利用自己的手、脚等直接的方式来帮助他人。如,幼儿帮助同伴拧瓶盖、拉轮胎。

    本研究中,不同助人情境下幼儿助人策略分布情况具体见表1。采用列联表C2检验,结果显示中班幼儿助人行为在助人情境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班幼儿的助人行为较少发生在学习活动中,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发生最多。分析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教学安排下活动,幼儿之间互动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不仅幼儿的互动频率大大增加,幼儿出现需要解决问题的概率也更多,因而为幼儿助人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这提醒我们,首先,应保证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其次,应有意识地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等其他情境中增加幼儿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与频率。

    对不同情境中助人策略使用情况的观察发现,体力帮助策略是幼儿最常使用的策略。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主要采取的助人策略为提供体力帮助和求助他人,分别占同情境策略使用的45.8%和37.5%,这与活动的性质有关。另外,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体力帮助策略占同情境下其他策略的71.4%。体力助人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助人方式,助人行为和结果比较明确,当幼儿观察到他人的需要,判断自己的能力之后,倾向于直接使用体力提供帮助。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助人行为,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幼儿了解并使用更多的助人策略,这将对提高幼儿的归属感、安全感大有助益。

    助人对象、类型及结果反馈

    “助人对象”指助人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包括教师、同伴和其他。本研究中的“其他”包括其他班与幼儿不熟悉的教师、离园时来访的家长、保安叔叔、研究人员等。例如,在教学活动中,研究人员站在角落找不到凳子,小A端来小凳子说:“老师,坐!”“助人类型”包括主动助人和被动助人。主动助人指助人者自发自愿地做出助人行为。如幼儿主动帮助同伴拧瓶盖。被动助人是指幼儿在同伴或教师的要求下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例如,在建构区搭积木的小B请小A帮忙搭警车。“结果反馈”,包括积极反馈,即受助者给予助人者正向的反馈,如表示感谢,报以微笑;消极反馈,即受助者以负面的方式回馈助人者,如大喊“我不要你帮”;无反馈,即受助者并未对助人者的行为作出回应,没有明显的正向或负面情绪。研究中发现,中班幼儿助人对象、助人类型以及结果反馈的分布见表2。

    由表2可知,中班幼儿助人更多指向同伴,且主动助人更多。值得思考的是,幼儿的助人行为大多没有得到反馈。在现场观察中,这一点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教师往往能给出积极反馈,而受助的幼儿很少做出反馈。笔者发现这与教师自身以及班级风格有一定关系。首先,在教师没有向幼儿强调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的情况下,助人者与受助者都没有在意这一点,也没有学会这一基本礼仪。其次,有的班级更注重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班级整体风格是有序的、活泼的,但缺少同伴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如A班的幼儿十分了解班级的一日活动,知道哪一时间段自己该干什么,可以有序而有效地完成。但在自由区域活动时,美工区的卡纸掉了一地,却没有一个幼儿去捡,每个幼儿都在用自己拿到的卡纸做自己的手工,觉得地上的卡纸与自己无关。而在B班,教师较为温柔,与A班相比,班级常规、幼儿的活动秩序和效率相对较差,但可以看到B班的班级风格是较为温馨的,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更为和谐友好,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很多,因而该班级幼儿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对较多。

    研究中,75%的助人行为没有得到反馈,大多数的受助者不会对助人者给予语言上的感谢,极少数的幼儿会报以不太明显的微笑。

    首先,从行为主义出发,建议教师应更加重视积极反馈对于培养幼儿助人行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通过及时的正强化有效提高助人者做出助人行为的概率;另一方面,及时的反馈可以使该行为更为明显地被其他幼儿注意到,成为其他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

    其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幼儿的感恩意识还不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他人,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班阶段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关键过渡阶段,实施感恩教育即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建议,幼儿园、家庭要强化感恩教育的意识,从多角度实施感恩教育,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也从感恩教育中感受互帮互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