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哲学思想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唐欣

    

    

    

    摘要: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有无相生”本质相生与相克的研究,分析设计学学科下关于相生相克关系的理解及应用,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探求“有无相生”的设计方式及方法。通过分析阐述“有无相生”的哲学内涵,解析具有“有无相生”理念的设计案例,梳理出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设计出一套包含“有无相生”理念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以老子“有无相生”的理念为例,探究具有中国哲学思想,结合现代设计美学,满足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求。

    关键词:文化自信 “有无相生”哲学思想 传承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3-0012-04

    引言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老子的《道德经》正是对道家思想的阐述,“有无相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充分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结合,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功能性、审美性、现代性相结合的创新文化产品。

    一、何为“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通过长期对生活以及天地的观察总结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来源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认为“有”和“无”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而“有无相生”的本质则是辩证思维,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一)有无相生

    宋徽宗在《御解道德真经》中对“有无相生”的解释是无动而生有,有复归无,故日有无之相生。[1]“有”和“无”可以相互转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是“有”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以人为例,在西医上,可以通过仪器观察到人的骨骼,血液,器官等真实存在的人体结构,而在中医上,中医可以感受到许多“无形”的东西,气,血,经络等;不论是真实存在的人体结构还是无形的气、血、经络,便形成了所谓的一阴一阳,即“有”和“无”,而这些“有形”和“无形”相互作用,便保证了人体正常的功能,这便是“有无相生”。

    (二)辩证思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2]是《红楼梦》开篇太虚幻境中所写的对联,描绘的是现实生活的“真”与虚幻境遇的“假”的对立与统一,其本质与老子所说“有无相生”是相同的,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观。

    以水为例阐述“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本质,老子认为水至柔,“抽刀断水水更流”,坚硬的刀都无法阻断水的流动;水亦至刚,“滴水石穿”,柔弱的水经年累月便可击穿石头。至柔与至刚是水对立的两面,体现了辩证的哲学思想。

    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要融合辩证思维,使之富有哲学内涵;老子认为应该一切顺应自然,在设计功能性和美观性上,更加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理念的设计。

    二、“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有无相生”的哲学本质是辩证思维,即“有”和“无”既对立又统一,统一即相生,对立即相克;相生与相克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阴阳五行的变化;相生相克的关系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以绘画为例,阐述“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吴蓬在《五行品味图鉴:写意画之审美》-书中说“知晓此中利弊关系,以求恰到好处,方为高手,五行俱全的最终要旨是达到中庸与平和”。在绘画中,“金”为金石味,“木”为结构之松灵感受,“水”为滋润感,“火”为气势,“土”为厚重感;以“火生土,木克土”来解析绘画,一幅画中只有气势(火)合适,才能让观赏者感到浑厚度(土),而结构过于松灵(“木”多)就会抑制画面的厚重感。绘画中五行关系只有达到动态平衡,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画面。[3]

    (一)相生

    如图1、2,《汉书艺文志讲疏》-书中提及阴阳称“阴阳家之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4]道家思想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可以归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即五行;董仲舒曾说“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5]隋朝萧吉在《五行大义》中有“论相生”和“论相克”的内容;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6]《大禹谟>日“水火木土金,谷维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数。盖河洛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旋而相克也”。[7]

    相生,即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传日“五行并起,各以名别。然五行既以名别,而更互用事,轮转休王,故相生也”。[8]其实质是五行分别主管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而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辩证统一的,事物发生运动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五行相互更替,这个变化的过程便是相生。

    相生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是辩证思维中的统一方面,即沿事物本身的特征或功能进行设计;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进行设计;其中仿生设计与可持续性设计是最典型的代表。如表1所示。

    如图3小乌闹钟的设计,利用的是仿生设计中的功能仿生和形态仿生,闹钟清脆的声音和小鸟轻巧的外形,模仿了清晨小乌的鸣叫声,形与声是“实”,即“有”;意是“虚”,即“无”;这种形、声、意(即“有”和“无”)相统一体现了相生的关系;

    图4烽·火加湿器的設计,古时烽火台是用来点狼烟预警的,加湿器在使用时所发出的蒸汽和“烽火狼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形和意的相统一体现了相生的关系。

    进行可持续性设计时,设计师更注重产品与自然环境的链接以及与产品本身的材质和功能的可持续性,使产品的设计更顺应自然,使用者获得更舒适的体验,即是相生。

    (二)相克

    相生相克关系最早源于邹衍的“五行生胜论”,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类经图翼》-书中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9]相克在事物发展和变化中起平衡和协调的重要。

    相克,则是相生反面,是指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五行大义·论相克》“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五行大义》《白虎通》云“木克土者,专胜散;土克水者,实胜虚;水克火者,众胜寡……”《春秋繁露》云“木者,农也,农人不顺如叛,司徒诛其率正矣,故金胜木……”[10]两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克做出了阐释。

    相克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是辩证思维中的对立方面,即沿事物本身的特征或功能的相反面进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相克通过对立面平衡和突出产品的某一用途,如提醒、警示等作用。

    图5为原研哉设计的卫生纸筒,图6为普通卫生纸简,普通的卫生纸筒为了人们使用得更加方便,采用中间为圆形的设计,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则反其道而行,将卫生纸简中间设计成方形,由于方形在使用时不那么顺畅,每次使用时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以此来提醒人们节约用纸;与设计方便人们使用的产品相反,体现了辩证思维中的对立面,体现了两者相克的关系。

    三、“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引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的本质是辩证思维对立和统一,可以通过“有”和“无”的相互转化实现有无之相生,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增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内涵的同时,增强传统文化自信。

    (一)文化创意产品中“外在”的“有无相生”

    文化创意产品中“外在”的“有无相生”主要体现在材料、色彩和造型方面,通过不同的外在“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意”,使“形”的有与“意”的无相互促进,设计出更有深度、更有哲学意义和趣味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图7。

    1.材料方面

    不同材料所表现出的意象是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利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的感受是有差异的,通过不同材质的材料表现出意象的“无”,与产品本身的“有”形成辩证统一,即材料的“有无相生”。

    2.色彩方面

    每种色彩通过刺激人的脑电波,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将色彩产生的意象的“无”与文化创意产品的“有”相互协调统一,形成色彩的“有无相生”。

    3.造型方面

    不同的造型所表现出的意象是完全不同的,将不同的造型运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会产生“有”和“无”不同的协调关系,形成“造型”的有无相生。

    (二)文化创意产品中“内在”的“有无相生”

    文化创意产品中“内在”的“有无相生”主要包括寓意、意象、延伸等方面;例如火,既是有形的存在,又是无形的状态;火的甲骨文是由火的形状简化而来,而我们今天通过火所衍生出来的词语,如脾气火爆,场面火热等,都是火衍生出的涵义,这便是“内在”的“有无相生”。在文创产品设计中,通过提取一种元素,利用元素外在的形态和衍生出的内涵进行设计。

    “有无相生”不仅仅是“有”与“无”的对立与统一,也可以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状态的对立统一,如方和圆、对比色、完全对立的两种材质(金属与布等)、简单的线条与复杂的纹样等: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也可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解析,不仅只是存在与不存在,也可以是相反的两种状态以及某种元素巧妙运用于产品中,形成似有若无的感觉。

    四、“有无相生”哲学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模式构想

    “有无相生”哲学思想的本质是相生、相克;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模式构想应体现“有无相生”的本质,通过将有形的文化表达(如文物、标本、民俗等)与无形的世代传承的精神、底蕴相结合,有形是无形的承载器物,无形是有形情感的表达,无形与有形相互契合,形成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好”的设计。

    (一)对“有无相生”哲学思想的挖掘

    1.从“无形”到“有形”

    “有无相生”哲学思想包含了“有”和“无”两种对立而统一的存在,“风”是阴阳五行中木所衍生出来的,即木生风,“风”为无形,而“木”有形,树叶是木的直接表现,故选择风与木相结合,即树叶与风吹结合,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有”和“无”不仅体现于有形的“树叶”与无形的“风”的相结合,从有形的餐具到无形的“道法自然”,讲求产品的设计要遵循自然的原则,将自然与人的需求相结合,通过有形的产品的形态,链接人的情感需求,转化为人的无形的“心理感受”,将物质与精神结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构想与设计案例对“有无相生”哲学思想进行阐述,如图8、9。

    (二)“有无相生”哲学思想的转化

    1.“摇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摇曳”一词的在词典中的解释为随风在空中飘动,体现出“木”随“风”动,将有形与无形相结合,体现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有形的树叶和无形的风的相生关系,将无形的状态融入有形的形态中,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

    “摇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一套餐具设计,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如沐春风一般的春风拂面,仿佛置身空气清新的森林之中,无形地改变着人们的心境,如图10。

    结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要求,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给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设计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化是设计的“根”;“有无相生”哲学思想的是中国传统辯证思维的表达,任何事物包括设计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即“相生”与“相克”;将这种辩证思维运用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才能深层次挖掘设计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北宋)赵佶.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0.

    [2](清)曹雪芹、(清)高鹗、红楼梦(评注本)[M]湖北: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05:4

    [3]吴蓬.五行品味图鉴写意画之审美[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6-63

    [4]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广文书局,1970: 138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国书店,2018-8: 59

    [6]萧吉.五行大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1.

    [7](清)梅彀成.协纪辨方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24

    [8](明)张介宾、(景岳)原撰.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注[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

    [9]冯友兰、赵复三.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5 (2018.8重印).

    [10]萧吉.五行大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9.

    [11]王俊涛.文创开发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9

    [12]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