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鲜感”

    张文娟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什么是“新鲜感”?我对“新鲜感”的认识是“以前没遇到过,感觉很陌生”。有可能是认知上的陌生,也有可能是表达上的陌生。关注认知上陌生的词句,是为了积累丰富的语料。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来解决困惑。关注表达上陌生的词句,是为了积累语用的经验。可是语言的密码是隐性的,这无疑是学习的难点。

    教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重点学习有新鲜感的句子。第一类为“从……从……从”“向……向……向”,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画面感。第二类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效果,初步学习如何写具体。第三类为结尾描写校园景物的句子,体会语言的美感与画面感。

    课上着上着,奔学语言而去,将“新鲜感”落在了半道上。从编者意图来看,“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语言的意识,在阅读中主动积累陌生化的词句。学语言本身没有错,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思考回到原点。为什么感到新鲜?学生说不清道不明,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究其原因,“新鲜感”看不见摸不着,仅仅是一种直觉体验。如何重塑“新鲜感”,给学生带去思维的冲击,成为眼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可以发现“新鲜感”集中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表达方式上。直白一点说,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考虑到学段特点,教学中不宜出现拟人句的概念,更不能向学生讲解有关拟人句的修辞知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拟人并不陌生,并且会说简单的拟人句。文中把事物当成人来写,充满了新奇的想象,有别于过往的经验,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有别于过往”,脑中灵光乍现,新鲜感恰恰建立在与已有经验的对比上。不要急于奔“新鲜感”而去,而是先退一步,回味过往。只有退得实实在在,才能进得顺顺利利。前后对比越鲜明,新鲜感越强烈。

    以风为例,句式的新鲜点为“走过荒野”“吹着口笛”。

    先退一步,再现过往:“风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打开回忆的闸门,诉说风中的景象与声音。看见的景象多了去了,“小草在风中摇来晃去”“稻田里泛起波浪”“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听见的声音多了去了,“哗哗——”“呜呜——”“呼呼——”“嗖嗖——”这些都是常规的说法,停留在直接的描述中。

    再进一步,感受新鮮:“可作者偏不这么说,他说‘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东风边走边做些什么呢?东风吹些什么曲子呢?”教师走下讲台,采访一位位“东风”。东风也许来滋润庄稼,也许来与芦苇玩耍,也许去远方流浪;东风也许在吹《春天在哪里》,也许在吹《小燕子》,也许在吹《春雨》。

    前后对比,汇总感受:“东风来了,作者换了个说法——(走过荒野)东风有声音,作者换了个说法——(吹着口笛)这样一写,你觉得东风怎么样?”学生发现,作者把东风当成人来写,东风变得可爱、有趣、有灵性。

    以花为例,句式的新鲜点为“跑出来”“跳舞”“狂欢”。

    教师尝试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法为:“先退一步,想想平时看到的场景”“再进一步,想象文中有趣的场景”“前后对比,这样一写感觉小花怎么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感受树枝“互相碰触”的新鲜,感受雷云“拍着大手”的新鲜,感受花孩子“穿衣裳”“冲出来”的新鲜。

    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想象当“清风一吹”“蝴蝶一来”,小花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有了文本的启发,学生从单一的“小花在舞蹈”,进入更为多样的表达天地,诸如“清风一吹,小花去旅行”“蝴蝶一来,小花献出花粉”。

    新鲜感不是掠过的,而是在研磨中深化的;新鲜感不是模糊的,而是在对比中形成的;新鲜感不是被告知的,而是在思维中建立的。要具化体验“新鲜感”的方法,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善于发现有新鲜感的词句,为提升语言品质主动加码。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 ? 24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