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理论选择

    郑星余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单元。深度贫困地区应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作出正确的理论选择,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县域农业;理论选择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0-0012-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在我国全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既要体现农业部门物质资料生产的生物特性,也要考虑现代农业所面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体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属性。深度贫困地区应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作出正确的理论选择,突破传统思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更为合理配置。

    1 ?更好地实现帕累托最优

    1.1 ?帕累托最优状态选择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备的运行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技术分工不合理、资源无法达到最优化配置的市场失灵现象,导致时间、资源浪费。深度贫困地区处于区位劣势、生态劣势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意味着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价值。结合我国脱贫攻坚战略,选择帕累托最优模型是对农业经济发展公平与效率的最优选择,意味着对现有资源的梳理整合达到最佳配置,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模式既体现了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完全利用,防止资源浪费或闲置。在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对资金使用、项目选择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途径

    1.2.1 ?实现交换最优状态

    在市场基础上,产品供需不对称性长期存在,当农产品供需交换通道畅通、供需相等时,达到均衡状态,实现均衡价格,资源在流通过程中也遵循着最佳的配置状态。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旨在最大程度破除市场壁垒,提升流动性,但是在部分贫困地区,政府重管理、轻服务,制约了交换流通达到最优。

    1.2.2 ?生产达到最优状态

    对于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和有限的生产要素,要达到边际技术替代率相同状态和利润最大化,在社会整体生产水平技术层面进行更新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1.2.3 ?产品的混合最优

    整体而言,我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效能,压缩产能,降成本、補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供给,优化产品结构。农业产业领域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数量上、规模上、品种上契合消费市场,达到最优配置。

    1.3 ?区域发展的帕累托最优选择

    根据空间贫困理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有关,涉及4个指标,即区位劣势、生态劣势、经济劣势和政治劣势。这4个指标围绕区位空间展开,区位空间是其根本制约前提。观察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并非单独孤立存在,而是连片集中存在,尤其在西部地区,贫困县域连片更加明显。但是,在区域内,各自有着不同的相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如何打破行政区域各自为体的局面,跳出行政划分、地理划分,建立跨界联动协调机制,重塑经济地理,值得深入研究。在区域发展联动机制下实现帕累托最优,涉及到各县域之间交通、水利、技术、原料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特色农产品无障碍互通,以及林业、景区、旅游农业建设互助供销、共享平台等。区域协调发展应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从当前的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来看,帕累托最优状态属于底层的要求。在整体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应让更多人实现脱贫致富,得到更好发展。

    2 ?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的全面转型

    2.1 ?社会需求转型升级的同时力推产业转型

    从实践来看,我国社会消费整体上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产品供应总量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出现了可以满足同种需求的多种替代品。市场产品的可替代性成为经营主体最大的挑战风险点,也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所在,农业领域也是如此。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及物质需求之后,会逐步上升到文明安全方面的需要,进而追求情感归属、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需要。贫困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既有经营体制和低端产品供应链上,应从产品需求角度思考并确立新型经营生产模式,以产品为载体,满足人们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增强农业产品自身的附加值,开发极具特色的不可替代农产品,从产业链的低端向更高层次递进。

    由于产业之间深度关联,农业不可能独立存在、独立发展。农业只有与非农产业有效互动的情况下方可进步,实现灌溉、栽培、仓储、包装、运输、加工、酿造、营销等交叉互动。在产品供给方面,必须适应市场化运作要求,做到初级产品、原料产品就地加工和提纯,提供高质量、精包装、卫生健康、安全放心的下游产品。

    2.2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能力转型和人口转移

    产业转型升级归根到底是人、制度和设施的转型升级,是生产力的转型升级。在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条件下,人是核心因素。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普遍存在个人能力与现实需求脱节的现象。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粗放的农业生产状态,对现代设施农业缺乏基本的认识,欠缺农业科技知识,对投资农业缺乏基本信心。应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增强农民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适应农村转型发展需要。这是新时期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振兴农业的关键所在,更是促进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的重要助力。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是减少贫困、缓解农村压力、提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乡、镇、村、社,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开发难度较大,人力难以改变现有的基础条件。政府应鼓励并创造条件,促进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通过考学、务工等方式转移就业或融入城市发展。可以通过移民搬迁等手段实现人口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条件。

    3 ?結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补短板与加长板相结合

    3.1 ?补齐短板,克服空间贫困、能力贫困

    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全面解析推力和拉力因素,逐层排列,主次相济,一一破解。归纳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处于空间贫困、区位劣势的状态,远离优质健全的基础设施,影响制约产业链间的纵横向协调,医疗、教育公共资源质量较低,就业发展机会较少。以县域为单位观察分析,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首要难题是生态自然条件恶劣,其次是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尝试,加以改造或者自我调整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改变,比如解决边远地区交通不畅的问题。基础设施不仅制约着地方的发展,而且影响地方形象,制约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农民能力低、乡镇企业发展乏力等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应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做好劳务转移和生产资料流转,提升规模经济比重。只有分清主次、补齐短板,创造发展产业的充分条件,才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3.2 ?反木桶原理选择

    区域间存在自然禀赋差异,在产业发展中应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制高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可为、有不可为。要综合各种要素,在困境中创造性地培养增长极。

    从农业企业来讲,许多农产品本身带有强烈的地域、地方色彩,但区域内每一种农产品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市场的需求,加之人们的消费偏好所向,在一个区域内市场上占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在其他市场上占优势。这就需要进行充分、准确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通过有效手段拓展市场空间,引导消费。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和整合资源,创新概念、产业、技术,培育出新的消费和市场需求,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创造富有地域色彩的旅游、探险、捕猎、采摘等体验式项目,引导城市居民休闲。

    3.3 ?打开渠道,鼓励城市居民和城市资金注入农村,产生“鲶鱼效应”

    随着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政府尝试鼓励城市居民回到农村落户居住,投资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部分有志于投资农业的城市居民,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懂技术、人脉资源丰富、产业视野广阔,有利于普及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化和粮农结构变革。

    3.4 ?尝试调整农业奖补办法,实现农业行业效益

    我国长久以来的农业奖补办法难以真正发挥促农、助农作用,给国家农业整体发展目标和农业安全构成不稳定因素。例如按照承包土地粮食种植面积落实补贴,难以保证粮食种植面积落实;养殖业存量等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待确定。在实际操作中,要兼顾产前面积、规模等量化指标,更要注重实际产量,达到规模效应,使农业生产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朝着更为优质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在农业领域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

    4 ?结束语

    农业产业发展理论选择涉及的问题比较杂、综合性强,具有很大的探索研究空间。在实践中要不断细化、调整、探索,做到灵活有效,既能破解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难题,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实现综合效应。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