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视角下高校美术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 要:美术学(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合格的美术教师为基础美术教育服务,其教学质量关系到基础美术师资的质量问题。因此,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美术学(教师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美術学(教师教育)专业如何根据当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在新的课程纲要指导下,改变教学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实际需要的美术教育的教学人才,使美术学(教师教育)的专业教学走出“小美院”的误区,突出师范特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本科质量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2016SJZYZH001)阶段性研究成果、铜仁学院产教融合示范专业(JG2018001)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一直是专业美院教学的压缩和翻版,没有真正形成“师范性”的办学特色。许多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师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绘画技法的训练,尚未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属性。美术教师教育专业除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实践等课程外,专业课程(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的课程设置与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无异。这种沿用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偏离了教师教育的宗旨,阻碍了学生在艺术修养上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培养,导致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不足,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与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的不适应性越发凸显。

    一、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培养带来的新挑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程共五个内容,九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五个内容的“成就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九个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的教学内容涉及美术欣赏、技法理论、中国画、水彩画、版画、装饰画、美术字、包装和广告设计、服装和环境设计、民间剪纸等内容。这不仅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教育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求教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对人的综合素质开发的重要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加以关注,并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当地博物馆、民俗馆的美术文化资源,拓展美术教育空间。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普通高中的教学改革无疑对美术教师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2005年教育部开始进行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2005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①,并于2009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新课程于2010年在全国各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推行。近十年的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淡化学科本位,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和审美素质培养,重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在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方面,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美术专业技能运用的综合能力,而且强调学生“能教会画”的美术教育能力,更重视锻炼学生在美术文化活动中的策划和主持能力,期望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走出“小美院”教学的误区,更加突出师范性特点。因此,教师教育美术学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调整。

    2017年,教育部修订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线,把重点放在教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特别强调培养师范生处理教育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如课堂应变能力、对教材整体把握的能力),加强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联系,强化教师教育学科的应用研究。改革后的高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在各教学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各专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课程之间衔接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整,新增加了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基础、设计与制作等多门必修课程和文学欣赏、人类学导论、艺术哲学等选修课程,总体上增加了专业理论和综合文化素养等相关课程的学时,相对减少绘画表现等必修课程的教学时长,其目的也是弥补多年来美术学专业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足。

    从美术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比一般美术专业的要求更高更全面,特别是后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认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师而不是“画家”。大学阶段的教育,只是向学生提供基础教育而不是完成教育,关键是让学生能按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发展和创造。在美国,通常把美术学(教师教育)、音乐学(教师教育)、社会研究、哲学、历史、宗教、艺术行政和文化研究等课程设置为人文学科群。日本则将教育学、心理学、心理障碍学、体育学、艺术学、医学六个学科组成人类综合学科群,因为这些学科研究的共同对象是人,旨在将艺术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交叉后整合,改变传统的教学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按当代社会对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这种学科设置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专业学科界限,使较为接近的基础学科间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将以往的科目置于人类的广泛知识环境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

    就具体的高校美术学课程设置而言,美国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占总课程的37%,日本约占总课程的31.5%。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在美国约占总课程的41%,在日本约占37.5%。而中国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教育中,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约占总课程的67%,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法只占总课程的7%左右。我国的美术教师教育技能课程总量较大,专业技能训练占用了大量的学时。教学中重视美术专业的技能技巧学习,轻视人文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存在着课程结构散乱、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技能划分过细等问题,从而挤掉了其他美术教育必备知识的学习时间。如中国画、油画、素描和色彩等专业技能教学的课时较多,现代设计、电脑美术、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工艺制作等教学相对较少,审美鉴赏能力、美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更少。在此,我们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学分分配对照表进行分析(表1)。

    从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必修课程表可以看出,过去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整体结构中,绘画基础和美术表现课时比重较大,占必修课总课时的70.8%,学生技能技巧的实践训练较多,而美术理论、教育理論课程比重偏少,约占必修课时总量的8.5%。其次,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绘画技能技巧的课时较多,工艺设计类课程较少,约占必修课程总量的6%。教育课程占总课时3%左右,学生在学校没有掌握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他们的美术教学很难达到严密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更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人才。而高师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美院最显著的特征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加大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力度,从而达到提高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美术教师教育本科课程将细化的专业课程整合成绘画基础、美术表现、设计基础、设计与制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美术教育实习、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基础等几大模块。大纲对各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美术专业技能的课时(绘画基础和美术表现)约占必修课总课时量的29%,减少了41.8%,美术理论课程占必修课总课时量的31%,增加了22%,艺术设计从以前的6%增加到现在的25%,美术教育实习从9%增加到14%。

    新教学大纲作为课程的纽带和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以课程体系为骨架,课程结构的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体现出当代教师教育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如美术表现课程“要求学生深入掌握几种美术表现的形式、技法,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②,其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多能一专”,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的教育取向,使教师教育从培养“画家型”的偏离向“师范性”回归。

    三、对高教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的课程纲要增加了十几门素养和教育理论课程,都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担任美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本科专业的美术表现课程相对减少(专业课程主要安排在二、三年级),特别是绘画表现领域技能学习的课时量总体减少,必然会因课时不足导致 “蜻蜓点水”似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美术学专业技能课程与综合素质等其他课程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更加突出,“能教会画”的培养目标面临严峻考验。以《课程纲要》专业素质领域里美术表现模块中的中国画教学为例,中国画是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包括书法篆刻、人物画、山水画与花鸟画四个部分,共160学时(8学分),分三个学期进行教学(第四学期60学时、第五学期60学时、第七学期40学时)③,教学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其技法程式又分为白描、工笔、写意等。而中国画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技能实践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其绘画表现的基本方法,如此短时间的课程学习,学生很难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

    要解决专业技能实践、文化素养与理论学习时间分配上的矛盾,首先,高校教师必须精心整合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经典和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科中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加横向的“宽度”,减少纵向的“深度”,要求学生“多能一专”,即在多能的基础上对某一专业课程有所侧重,如精通某专业课程中的某一单元内容,或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密切联系的重点内容。例如,基础绘画侧重结构素描的教学,色彩侧重水彩的教学,工艺设计侧重剪纸、动漫设计等的教学,中国画侧重写意花鸟或山水的教学等。同时增设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多种形式的艺术讲座,来弥补专业课时量的不足,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和应用各课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增加美术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和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生因人而异,相对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的专长得到强化。例如,在本科三、四年级将绘画表现模块中各专业课程(如国画、版画、雕塑、油画等)设置为选修课程,为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在“专”的方面提供较为深入研究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将技能训练和美术教学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基本的教育教学意识。

    再者,利用学校整体资源,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高教应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学科的综合优势,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例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到中文、哲学、外语等其他专业选修其感兴趣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将当代艺术思潮的演变、艺术教育史等内容贯穿其中,牢固建立在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之上。另外,教师教育的教学评价也要从过去单一的以画得好坏论高低的观点,转变为“理论、技法、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最后,强化高校教育教学与普通中小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横向联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增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新媒体艺术、地域文化艺术、手工制作等课程,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美术教育只有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培养 “一专多能”和有执教水平的人才为宗旨,强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联系, 把握好新时代对复合型教师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以现代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跨学科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在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中显示美术教师教育的生命力与存在的合理性,使其师范性具有崭新的内涵与魅力。

    注释:

    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

    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厅〔2009〕6号)。

    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作者简介:

    李洁,铜仁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学校美术、民族艺术等教学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