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区的生态恢复研究

摘要:我国作为全球矿产资源消耗大国之一,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消耗越来越大, 如何有效预防采矿区水土流失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采矿区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提出生态环境恢复相关措施和研究进展,供有关部门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采矿区;生态环境;措施;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6-0182-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109
Abstract : As one of the largest consuming countrie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world, the exploit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in China.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and water loss in mining area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mainly proposes related measur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related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in mining areas, and gives relevant department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Mining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asures; Feasibility
我國作为全球矿产资源消耗大国之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没有对采矿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矿山开采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给采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因此,如何让采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恢复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话题,只有让生态环境恢复才能使矿产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采矿区的土壤植被覆盖面积,有效预防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采矿业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在开采矿产资源时,露天开采会直接对地面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包括土壤松软,水土流失,山体植被减少等方面;而地下矿产开采会造成地表坍塌、地下水资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采矿活动所发生的,都在破坏矿产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
2 采矿区的生态恢复分析
矿产开采区的生态恢复是通过对开采区周边的树木、植被等进行恢复,减少矿产开采对周围的植被所造成的破坏,尽量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其中造成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开采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露天开采,我国有很多地方的矿产开采都是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针对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有效生态恢复措施是:运用土壤或者山石进行开采区的填充,使用从地下挖出的泥土填充开矿区,填平地面上的坑洼地洞,对开采地洞进行注水,可以开展养殖业,或因地制宜的选择有关植被来进行栽种。对采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还可以逐渐发展采矿区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方面就是地下开采,这方面主要针对地下开采对地面所造成的坍塌程度的大小进行相关的整治,有效地运用有关机械设备对积水地面进行疏通,改造土壤的地下结构层次,对提前开采矿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对当地土壤层构建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1]。
我国对于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意识与实践,相较于国外起步发展是较慢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经验严重不足,对采矿区的土地复垦技术、土地改造、矿产区的景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多元化保持等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国外的某些发达国家大多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对于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方面做的是非常好的,其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非常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土壤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土地复垦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在矿产区种植大量的植被是土地复垦技术的主要手段,也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措施,植被是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据。
3 采矿区生态恢复措施
3.1 土地资源地貌重建方法
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都是生态环境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土壤是生态环境的载体,矿产资源大多都存在于地下,所以,开采矿产资源会直接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先了解该地土壤的结构层,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采矿区土壤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出最有效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土壤填充,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来进行采矿区地貌的重建。对于受到污染的土壤,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与恢复。要想有效修复原有土地还需要对其进行土壤加固,运用有效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在开采矿产期间,做到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能保护好采矿区周边生态环境[2]。
3.2 采矿区植被重建
采矿区的生态重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该地的植被重建。要想有效恢复采矿区的植被,首先要做好植被的栽种,进行多样化的植被种植,以土壤学与生态学为基础,有效的将植被和土壤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减少土地水土流失。根据采矿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自然气候影响,选择最适合栽种在该地区的优良植被,加大矿产区绿化面积和耕种面积,这样有助于矿产区的生态恢复。国家应该积极发展土壤的培育技术,运用科学技术强化植被的生存能力,有效提高采矿区的自主恢复生态能力,采用试点的方式来进行初步试验,落实改善采矿区生态恢复模式。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不能只靠单一的植被,这样可以更好的使矿产区的生态恢复能力得到提升。
3.3 采矿区坍塌地貌改造
在某些采矿区,进行地下开采会产生地下空洞,由于没有承受点的支撑,导致地表坍塌的情况出现,给该矿产区工作人员带来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长期以来,对矿产区进行挖掘使得地表的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季节容易造成地面积水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坍塌,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土壤中的有机含量也会降低,使植被得不到土壤中的营养从而导致生命力下降。所以,恢复采矿区的坍塌地貌势在必行,要加大对矿产区的控制管理工作,有效监控矿产区地下空洞的情况,积极针对生态问题给出治理措施,减少生态破坏所带来的损害[3]。
3.4 生态恢复多元化发展
采矿区的土壤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减少,采矿区土壤重建复垦技术的重点就是增加植被的種植,增加种类的多样性,有效增加采矿区的生态环境自身修复能力,逐渐达到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建与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采矿区生态恢复后期主要工作是如何提升生物多样性和建设完善的生态自主修复能力。在采矿区生态恢复前,要多学习生态学和土壤学,运用相关技术制定生态环境的恢复措施,要综合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结合,这样有利于重现采矿区的生态多样性,有效保障采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给相关企业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充足,污染治理工作就会越发缓慢。通过对采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可有效解决生态问题,还可保证矿产采集工作的正常运转。扩大采矿区周围的植被覆盖,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稳定矿产生产运行的效果。采矿区的生态恢复自建设以来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生态保护措施方案落实,减少生态问题,不管运用任何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都要根据采矿区的实际情况来实施[4]。
参考文献
[1]祝遵凌,何伟.南京市老山采矿区森林景观重建[J].林业资源管理,2011,(02):97-100.
[2]刘小庆.基于生态恢复的矿区废弃地景观规划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3]马传栋.论煤矿城市塌陷区和露天采矿区的生态重建战略问题[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03):19-22.
[4]黄芳芳.广西桂平锰矿露采矿区的生态环境与治理修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8-04-20
作者简介:罗素梅(1987-),女,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