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marck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节译)翻译策略浅析

    罗琴

    摘要: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以Sir James Wycliffe Headlam-Morley所著的Bismarck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节译为例,详细阐述在翻译此类英语历史书籍时译者可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三大原则;翻译策略;英语历史书籍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4-0049-03

    0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向国际社会展示本国形象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翻译是国际交流赖以生存的主要媒介。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无法了解一个人的现在,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国家。但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虽然、西方的历史事件在中文历史书也广有记载,但要想全面了解某段历史,必定需要去了解当事人的视角。英语历史书籍的译入,有助于国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西方的历史,且历史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还有助于推动历史文本翻译的发展。本文将基于目的论,以Sir James Wycliffe Headlam-Morley所著Bismarck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的节译为例,详细分析翻译此类英语历史书籍时可采取的翻译策略。

    1历史文本翻译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以历史文本为研究对象,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历史文本的相关研究仍有一定发展空间。我国目前多以文学类、理论类和实用类的书籍译入较多,相比较而言外国历史书籍译入较少。但“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文本不仅显现了一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每个文本都充满“个性”,颇具研究价值。笔者希望本文能为该类型文本的翻译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2目的论简述

    2.1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的定义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为特定目的和目标受众,而产生的文本[1]。目的论(德语Sko-postheorie,英语Skopos Theory)的主要思想是:翻译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等”是翻译研究的核心所在,各学者纷纷在其作品中强调译文和原文的“对等”。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这使得翻译研究的关注点开始由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对等转向译文的预期效果,让语言学和形式导向的翻译研究变得更加注重译文交际功能和社会文化方面[2]。目的论的提出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使翻译研究摆脱了“原文中心论”的束缚,开始关注文本的功能和翻译的目的。

    弗米尔在与他的老师莱斯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目的论,并阐述了其基本框架。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所有人类行为都具有目的性,故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3]。弗米尔将“目的”解释为:译员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策略所要实现的目的。翻译目的论关注到了文化的相对性,认为翻译是翻译要求作用的结果,即具体语境和情景的产物。

    2.2目的论的三大原则

    弗米尔认为从事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作为首要原则的目的原则,是指译文在其使用的情景中达到预期功能,按受众期待方式发生作用。连贯原则要求译者要尽量做到语义连贯,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尽量忠实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实现原文和译文的语际连贯。其中,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原则,而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目的发生变化,译文的标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若目的要求语际不连贯,则忠实原则就不再适用。

    3目的论对汉译英语历史书籍的翻译策略启示

    目的论为译员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它警醒译员:翻译,尤其是非文学翻译,不应一味地追求忠实原文,而应根据具体情景灵活应变。目的论主要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以前的对等变成了相对的,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和内容进行相應的调整。下文将以《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节译为例,详细阐述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指导下汉译历史书籍时可采取的翻译策略。

    3.1增译法和减译法

    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信息冗余或缺失都会阻碍信息的准确传达,造成理解困难。目的论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不仅要传达原文的信息,而且要在目的语情景中具有意义,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增译法和减译法是翻译历史书籍最常用的翻译策略之一,译者在翻译时常需增译相关史实或删减部分冗余信息以便受众理解。

    (1)原文: a military adventurer had appeared, who threatened to use the desire for revenge as a means for his personal advancement.

    译文:这时一位军事冒险家(法国布朗热将军)应运而生,他扬言要把国内的复仇情绪作为他个人晋升的垫脚石。

    在原文本中,有很多人称代词,如若不进行信息增补,中国读者会不知道其具体所指。例(1)中,笔者据上下文,分析出“a military adventurer”指的是法国的布朗热将军。为保证译文的可读性,笔者增加了注释,以便于不熟悉西方历史的中国读者进行理解。

    (2)原文: The despatches were forged; we do not yet know who it was that hoped to profit by stirring up a war between the two great nations. We can well believe that Bismarck, in the excitement of the moment, spoke with an openness to which the Czar was not accustomed…

    译文: 事实上那些公文是伪造的,我们尚不清楚究竟是谁希望通过挑起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来获利。可以肯定的是,俾斯麦在一时激动之下的直白言语是沙皇所不能接受的;

    例(2)采用了减译法。对于原文中的大量代词,可以借汉语“意合”的特点,适当减译。鉴于前文已经出现了“我们”,因此笔者按照中文的叙事习惯,省译了后文中的 “we”。若不进行减译,译文会显得很累赘,不符合连贯原则的要求[4]。

    3.2直译法和意译法

    若译入语和原语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能反映相同的内容,产生相同的效果,则可采用直译;若不能则采取意译。在翻译历史书籍过程中,译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原文: The future was dark; threatening clouds were gathering in the East and West…

    译文: 未来一片黑暗,东方和西方都是乌云密布……

    (4)原文: “we belong (to use an expression of Prince Metternichs) to the States whose appetite is satisfied…”

    译文: “我们是(用梅特涅公爵的话来说)胃口得到满足的国家……”

    例句(3)和例句(4)笔者都采用了直译法,因为汉语也存在与原文相同的比喻修辞。直译可以使得译文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这也是目的原则所要求的。

    (5)原文:To show that he had no intention of deserting his older ally, he caused the text of the treaty with Austria to be published. This need no longer be interpreted as a threat to Russia.

    译文:为了表明他无意抛弃老盟友,俾斯麦安排刊登了德国与奥匈帝国的条约内容。以此来打消俄国的顾虑。

    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当直译不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时,译者往往需要采取意译。翻译例(5)需要先了解一下三国同盟的相关史实,当时俄国与奥匈帝国处于敌对状态,而俾斯麦采取了一种非常大胆的策略——与俄国结成防御同盟对抗奥匈帝国,同时又与奥匈帝国结成防御同盟对抗俄国。此处讲的是俄方担心德奥结盟后,会终止先前德俄防御联盟的约定,然后与奥匈帝国一起对抗俄国。在目的论忠实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此处采取了意译的策略,这比直译“这无需再被解释为对俄国的威胁”更能忠实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思想[5]。

    3.3转换法

    目的论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满足语内连贯的标准。在翻译历史书籍时,采用灵活的转换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易于理解是必然的。它包括词类的转换、句子成分的转换和视点的转换等。

    (6)原文: the national Press demanded the dismissal of Bismarck or war…

    译文:俄国全国媒体要求德国罢免俾斯麦,否则就发动战争。

    例(6)中的 “the dismissal of Bismarck or war”本是名词词组,若不进行词性转换,译文就会失去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无法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因此笔者将其转换成了动词词组,以实现信息交流的目的。

    (7)原文: Bismarck asked for an audience, and then he found that despatches had been laid before the Czar

    译文: 俾斯麦请求拜会,然后他发现沙皇面前摆着一些公文

    例(7)中,原文中 “despatches”是从句的主语,即“一些公文被放在沙皇面前”,但中文不常这样表达,且从上下文不难看出原文主要是想强调“公文放在沙皇面前” 這个状态。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笔者将从句的主语转换成了宾语,译为“沙皇面前摆着一些公文”。这一策略不仅实现了译文的交际目的,还遵循了忠实原则。

    (8)原文: And yet never was Bismarcks resource so needed as during the last year in which he was to serve his old master.

    译文: 然而,俾斯麦为其老君主效忠的最后一年,是他最殚精竭虑的一年。

    例句(8)采用了“视点转换”翻译策略。原文若直译就是“俾斯麦的智谋从未如此被需要”,但这样的译文会让中文读者感到很迷惑。这里实际是指“这一年是俾斯麦最耗费精力的一年”,为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笔者采取了“视点转换法”,即从“否定的视点”转换为“肯定的视点”,处理为“最殚精竭虑的一年”,这样既忠实了原文,又易于中文读者理解。

    4结语

    本文以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为指导,分析了笔者在汉译《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节选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即增译和减译、直译和意译、以及转换法。希望本文可以为从事此类历史书籍翻译的译员起到一点借鉴作用。学者们常说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的确翻译既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也是一项受束缚的工作。在这种自由和束缚并存的状况下,目的论可以为译者们指明一个方向,其三大原则更是可以为广大译员的翻译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本文语料有限,不足之处,望大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A Functional Typology of Translations[J].In Trosborg.A.Ed.Scope and Skopos in Translation.Amsterdam &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7(b):33.

    [2]Baker,Mona.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Vermeer,Hans.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1989.

    [5]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