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宋代开封的成语考

    程民生

    [摘要]宋代开封是中国历史的一大亮点,人文荟萃,产生了一些成语。如“半部论语治天下”“大事不糊涂”“开卷有益”“拂须(溜须)”“玉粒桂薪”“孤注一掷”“一网打尽”“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出人头地”“一笔勾销”“人微言轻” “坚忍不拔”“异端邪说”“德高望重”“叫苦不迭”“绿肥红瘦”“不三不四”“直捣黄龙”等。这些成语有帝王将相特点、政治特点、都市市井特点,归结起来凝聚成一大特点,即宋代首都的汴京特点。

    [关键词]宋代;开封;成语

    [中图分类号]G127;H136.3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04

    成语是自古至今不断生成、长期沿用的词组或短句。其作为语言的精华、历史的缩影、文明的积淀、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成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汇,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民众,以及对民族思想、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开封作为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许多成语,其中有2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先秦时期,尤其以战国魏国都城大梁时期为代表,出现了“杞人忧天”“围魏救赵”“五十步笑百步”“三人成虎”“惊弓之鸟”“抱薪救火”等脍炙人口的成语;第二次是开封的盛世期——作为宋代首都的汴京时期,所产生的成语更多、内容更丰富。

    我国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成语极为丰富,约有五万余条,可谓浩如烟海。近年有文人学者从地方文化角度撰文、著书挖掘收集开封成语,取得不少成果,但究竟哪些成语出自开封?由于旨趣意向和标准不同,从这些著作中还难以明确。即使重在溯源的《词源》,也未必都能探寻到成语真正的源头。如“浅斟低唱”一词,《词源》所引为宋代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1](P1825)。一些论著遂将其作为出自开封的成语。其实,最早用此成语的是距柳永40余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出自金陵(今江苏南京)。五代宋初的陶谷有记载:“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见煜明俊酝藉,契合相爱重。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2]可见,“浅斟低唱”的源头与开封并无关系。柳永《鹤冲天》虽作于开封,但属于沿用,非其首创。又如“不堪回首”,《中华成语大词典》[3]《汉语成语大辞典》[4]等均引李煜在开封囚禁时所作的词《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实际上早在唐朝就有此语,唐中期戴叔伦的《哭朱放》就写道,“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5]。

    判断是否是出自宋都开封的成语,需要严格遵循4个学术标准:首先,必须是发生在宋代开封的,其作者、事主当时在开封,或者其事其人与开封有直接关系;其次,必须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的;第三,必须是至今常用的,仅古人使用、未能流传至今或现代很少用(也即作用不大)的应排除;第四,仅是典故不能通用的应排除(如“杯酒释兵权”),必须是“所指多为确定的转意”[6]。照此标准筛选,可找出真正源于宋代开封的成语。现列举如下,并选用《词源》《中华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大辞典》《成语源流大词典》[7]相佐证,以及示意其流传程度。

    一、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出自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罗大经[8]记载:

    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从杜甫的诗句可知,至少自唐代以来,儒家的《论语》就成为小学教科书,也即属于初级读物,并非多么高深的经典。赵普学究出身,文化有限,基本限于《论语》的水平,对宋太宗的质问也不回避,反而自豪地说出了这句千古名言,遂为成语。正史本传载其本事道:“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9](P8940)可见,赵普专注于《论语》研究,《论语》是其治理天下的理论基础。后世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泛指掌握一种经典理论的基本精髓便可指导工作。

    《词源》(第415页)、《中华成语大词典》(第26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37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27页)均收“半部论语”,并选用该史料。严格追究起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最早见于南宋,宋初当时并无可信的史料来佐证,但成语不同史实,既然后代史料指明出自宋太宗时期的宰相赵普,从文化方面应当认可。

    二、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一成语出自宋太宗。王辟之[10]记载:

    太宗锐意文史,太平兴国中,诏李昉、扈蒙、徐铉、张洎等,门类群书为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又诏昉等撰集野史为《太平广记》五百卷,类选前代文章为一千卷,曰《文苑英华》。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太宗推行崇文政策,是宋初三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的策划人和命名者,也是其热心读者。万机之暇,坚持日阅三卷,认为读书有益处。

    《词源》(第3240页)、《中华成语大词典》(第459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563页)、《成语源流大词典》(570~571页)收此条,并选用该史料。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有类似提法。如晋朝陶潜云:“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11]二者意思基本相同,但作为成语传世并广泛应用的是“开卷有益”。

    三、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这一成语也出自宋太宗。《宋史》[9](P9514-P9515)记载:

    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胡涂。”太宗曰:“端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决意相之。

    吕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出生于官宦家庭,为人宽厚,善交朋友,轻财好施。此事见于至道元年(995)四月:

    夏四月癸未,吏部尚书、平章事吕蒙正罢为右仆射,参知政事吕端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又谓端曰:“庙堂之上,固无虚授,但能进贤退不肖,便为称职矣,卿宜勉之。”先是,上作《钓鱼诗》,断章云:“欲饵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意以属端也。后数日,遂罢蒙正而相端。端历官仅四十年,至是骤被奖遇,上常恨任用之晚。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静简易为务。[12](P810-P811)

    宋太宗任命吕端为相,看中的是他稳重识大体,善于断大事,明确交代只要他能够按德才标准选拔、罢黜官员就是称职。宋太宗认为为官并不需要事必躬亲,被琐碎俗务羁绊,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词源》(第682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198页)收此条,并选用该史料。

    四、玉粒桂薪

    “玉粒桂薪”这一成语出自刚到开封的著名文人王禹偁,其《陈情表》[13]言:

    伏念臣近自冗员,再叨谏署。秋兰解佩,重呼泽畔之魂;红药裁诗,不望禁中之树。固当老于小谏,日赴常参。其如亲寄解梁,身趣魏阙。四海无立锥之地,一家有悬磬之忧。以至仆马龙钟,杂于工祝;弟兄分散,迫于饥寒。若非内受职名,赐之实俸;外求差使,以救食贫,则曷以养高堂垂白之亲,备上国燃金之费?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伏望尊号皇帝陛下,念臣过而能改,进不因人,或西垣再命于演纶,或东鲁且令于承乏。唯中外之二任,系君亲之一言。干冒宸严,臣无任僣越兢忧、悃愊待罪之至。

    淳化四年(993)八月,朝廷召被贬为解州团练副使的王禹偁回开封,任直昭文馆。刚从贬谪地回朝,原本欢欣鼓舞,但汴京昂贵的物价让宦囊羞涩的王禹偁难以应付,因而向皇帝上表求情。在他看来,汴京的米粒像玉一样、柴像桂枝一样珍贵。所以他虽然贪恋汴京繁华,但实在无法居住。宋制中央政府官员俸禄低,地方官员俸禄高,王禹偁不久便“丐外郡以便奉养,得知单州,赐钱三十万” [9](P9794)。可见皇帝知道他经济贫困,照顾他担任俸禄高的地方官,还特意“赐钱三十万”予以救济,以示恩惠。

    另外,史书记载,在前一年即淳化三年的科举考试中,有来自邻国高丽的宾贡进士数人参加,宋太宗赐其及第,并授以官,遣还本国。淳化四年,派陈靖等出使高丽,回国时带来高丽国王的谢表:“学生王彬、崔罕等入朝习业,蒙恩并赐及第,授将仕郎、守秘书省校书郎,仍放归本国。……彬、罕等幼从匏系,嗟混迹于嵎夷;不惮蓬飘,早宾王于天邑。缊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皇帝陛下天慈照毓,海量优容,丰其馆谷之资,勖以艺文之业。去岁高悬轩鉴,大选鲁儒,彬、罕接武泽宫,敢萌心于中鹄;滥巾英域,空有志于羡鱼。……玄造曲成,鸿恩莫报,臣不胜感天戴圣之至。”[9](P14039-P14041)谢表中提到:高丽留学生在开封这个“玉粒桂薪”的地方求学应试期间,原本生活艰苦,但幸亏有皇帝的恩惠,使之衣食无忧,以至于进士及第。这一文章虽然来自海外,该词却是针对开封。北宋开封作为历史上首座变封闭为开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14]。物价高昂,居大不易,用“玉粒桂薪”表明当时开封生活费用之高,自在情理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前代已有类似词语,《战国策·楚策三》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的说法,是该成语的原始状态。就现存的文字资料而言,作为成语“玉粒桂薪”首先出自宋太宗时期的开封。《词源》(第2042页)收此条,出处即引自王禹偁的《陈情表》。

    五、拂须(溜须)

    出自宋真宗时的宰相寇准:

    一日会食政事堂,羮沥准须,谓起以袖徐拂之。准正色曰:“公忝国大臣,乃曲躬为官长拂须耶?”谓大愧。[15]

    宋真宗天禧年间政事堂举行宴会时,宰相寇准的胡须沾上了汤汁,一直小心翼翼追随寇准的副宰相即参知政事丁谓,忙上前用自己的袖子给他擦去。哪知耿直的寇准非但不领情,反而批评他身为大臣不该降低身份为长官溜须。丁谓恼羞成怒,自此怀恨在心,最终将寇准排挤出朝廷。“拂须”后作“溜须”,并与“拍马屁”组合成成语“溜须拍马”。

    《词源》(第1235页)收“拂须”条即引此。

    六、孤注(孤注一掷)

    该词最早出自开封皇宫中的参知政事王钦若。李焘[12](P1389)记载:

    契丹既和,朝廷无事,寇准颇矜其功,虽上亦以此待准极厚,王钦若深害之。一日会朝,准先退,上目送准,钦若因进曰:“陛下敬畏寇准,为其有社稷功耶?”上曰:“然。”钦若曰:“臣不意陛下出此言,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上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上愀然不能答。初,议亲征未决,或以问准,准曰:“直有热血相泼耳。”于是,谮者谓准无爱君之心,且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由是,上顾准稍衰。

    “澶渊之役”后,宋真宗对功勋卓著的宰相寇准的待遇很优厚。参知政事王钦若十分嫉妒,将寇准逼皇帝亲征比作孤注一掷式的赌博,是以皇帝的性命侥幸成功。宋真宗听信此谗言,自此冷落寇准,不久即将寇准贬出朝廷。据此,后世概括“孤注一掷”。元人张宪《澶渊行》,“亲征雄谋出独断,孤注一掷先得枭”。[16]后世用此成语泛指在绝境时不惜拿出全部力量作最后一搏,力图挽回失败或困难的局面。

    《词源》收“孤注”并引此事为源(第788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368页)收“孤注一掷”并用此典。

    七、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出自在开封担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其《与髙司谏书》言[17](P990):

    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呼吁改革,冒犯了宰相吕夷简,被贬饶州(今江西鄱阳)。当时很多官员上书宋仁宗为范仲淹鸣冤,唯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该贬。馆阁校勘欧阳修挺身而出,愤怒写信谴责高若讷谄媚卑鄙,身为谏官却不主持公道,反而落井下石,直斥他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高若讷一怒将其信举报给皇帝,致使朝廷把欧阳修逐出京城,降职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9](P10375-P10376)

    《汉语成语大辞典》(第96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09页)收此条并用此典,简化为“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八、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出自在开封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史书记载[18]:

    公为参政,与韩、富二枢并命,锐意天下之事。患诸路监司不才,更用杜杞、张温之辈。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以次更易。富公素以丈事公,谓公曰:“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公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遂悉罢之。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与韩琦、富弼等推行新政,因担心地方各路监司不能切实监督实施新政,所以范仲淹先在官员名册上一笔笔勾销不得力的地方官姓名,换上能干的官员。枢密副使富弼于心不忍,说您这一笔下去很轻松,可是会使他们一家人痛哭的!范仲淹毫不妥协地说:“一家哭与一路受害人都哭相比算什么?”后世作“一笔勾销”,用来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再也不提往事。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16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179~1180页)收此条并用此典。

    九、一网打尽

    “一网打尽”出自在开封担任御史的刘元瑜。张师正[19]记载:

    苏舜钦监进奏院,因十月余赛神会,馆中同列御史刘元瑜弹击下狱,坐监主自盗削籍,同会者皆至斥。刘谓时相曰:“与相公一网打尽。”

    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等人延揽人才,实行新法。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政治改革。时值进奏院祀神,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王拱辰与御史刘元瑜诬奏苏舜钦监守自盗,借以打击范、杜。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时相”指的是贾昌朝,刘元瑜替他打击一批不服从他的朝廷官员,以示讨好。刘元瑜“性贪,至窃贩禁物,亲与小人争权,时论鄙之”“论者以元瑜为奸邪”[9](P10072),品行不端。“一网打尽”遂被广泛应用流传,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词源》(第15页)、《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41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1262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201页)收此条并用此典。

    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出自在开封担任权知贡举、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他在给著名文人梅尧臣的信中说[17](P2459):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嘉祐二年(1057),朝廷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为权知贡举,主持当年的进士等科考。由于欧阳修打破陈规,选拔有方,北宋政治界、思想界、文学界的代表人物都于此崭露头角,使当年的科考成为文星灿烂的一届非常成功的科举。苏轼即于该榜获中,选拔者欧阳修在与梅尧臣的信中对苏轼大加赞赏,毫不掩饰自己对年轻一代的推崇,表示要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世作“出人头地”。元人编《氏族大全》卷3有介绍苏轼此事的篇章,标题即《出人头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中,欧公考试,见公文,语梅圣俞曰:老夫当避此人一头地。”[20]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49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74页)收此条并用此典。《词源》(第336页)收“出一头地”但未做解释,仅言“见‘一头地”。“一头地”条(第11页)引此,释义为“让他高出一头”,下列“出人头地”所用却为明人陆采诗句,所选应为典型材料而非原始材料。《汉语成语大辞典》(第156页)收此条,但引用的也是明清时期的材料。

    十一、人微言轻

    “人微言轻”出自在开封担任知谏院的范缜。他向宋仁宗上书道[12](P4436-P4437):

    臣近以都城大水及彗星谪见,为变非常,故乞速定大计,以答天谴。阖门待罪,祈以死请。臣人微言轻,固不足以动圣听,然所陈者,乃天之戒。陛下纵不用臣之言,可不畏天之戒乎!

    宋仁宗在位多年无子,也不愿过继子嗣立为太子,身体又多病,因而群臣惶惶不可终日,但又不敢言。嘉祐元年(1056),知谏院范缜冒死连连上书要求皇帝尽快立嗣以防不测。原来的建议出自地位低下的本人,言论主张不受重视,这次又抬出气象、天象灾异以警示、督促宋仁宗。宋仁宗心生不快,后来竟将其罢职。

    《词源》(161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860页)收此条,但引自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中华成语大词典》(第685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863页)收此条,先言《后汉书》有“身轻言微”,又举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有“人微言轻”,此为元祐年间苏轼在杭州时所写,晚于范缜30余年。

    十二、坚忍不拔

    “坚忍不拔”,出自在开封参加制科考试的苏轼,他在应试文章中提到[21](P10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制科是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种特殊人才,官员也可以参加。苏轼在一篇应试文章《晁错论》中,首次使用“坚忍不拔”,用以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404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497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488页)收此条并用此典。

    十三、异端邪说

    “异端邪说”出自在开封担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的苏轼,他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言[21](P305):

    古之求治者,将以措刑也。今陛下求治则欲致刑,此又群臣误陛下也。臣知其说矣,是出于荀卿。荀卿喜为异论,至以人性为恶,则其言治世刑重亦宜矣。而说者又以为《书》称唐虞之隆,刑故无小,而周之盛时,群饮者杀。臣请有以诘之。夏禹之时,大辟二百,周公之时,大辟五百,岂可谓周治而禹乱耶?秦为法及三族,汉除肉刑,岂可谓秦治而汉乱耶?致之言极也。天下幸而未治,使一日治安,陛下将变今之刑而用其极欤?天下几何其不叛也,徒闻其语而惧者已众矣。臣不意异端邪说,惑误陛下至于如此。

    熙宁三年(1070)科举殿试后,担任考官之一、在集英殿负责编排举人试卷的苏轼,不满当时的舆论导向和王安石变法,愤然以进士对御试策的形式上书宋神宗,将鼓吹厉行法制的言论斥之为“异端邪说”。

    《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226页)收此条,并用此典。《汉语成语大辞典》(第1290页)收此条,但出处引的是清初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源头有误。

    十四、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出自在开封任宰相的司马光,他在《辞入对小殿札子》中说[22]:

    臣今月二日闻有圣旨,令臣不候参假,特放正谢,仍权免赴前后殿起居。许乘轿子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或门下、尚书省治事。臣以恩礼太优,不敢辄当,寻具札子辞免。今月四日又睹中书省录黄:“奉圣旨:依前降指挥,不许辞免。仍令总閤门告示,许肩舆至内东门外,令男康扶掖至小殿引对,特免起居。令引见前一日闻奏。”如此则礼数愈重,尤不敢当。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神宗皇帝想见其人,故特制此礼,乃自古所无。顾臣何人,敢与为比?

    元祐元年(1086)五月,宰相司马光因病提出辞呈,宋哲宗、实际上是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正仰仗他推翻王安石变法,实行元祐更化,坚决不允,提出给予他权免赴前后殿起居、许乘轿子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或门下尚书省治事等礼遇。司马光认为这是宋神宗优遇“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富弼的礼数,不敢接受。富弼担任过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的宰相,是皇帝倚重、百官仰慕、百姓爱戴的名臣,所以司马光称赞他“德高望重”。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202页)收此条,但未列出上述史料,却说“也作德隆望重”,引《晋书》中“德隆望重”的资料为出处。《汉语成语大辞典》(第221页)收此条,引用的出处却是明朝归有光的《上总制书》。《成语源流大词典》(第233页)收此条,先引用南宋僧祖琇的《僧宝正续传》,后引用明朝归有光的《上总制书》。这些工具书收录“德高望重”成语时,均未指明最早出处,似不妥。

    十五、叫苦不迭

    “叫苦不迭”出自在开封皇宫宋徽宗梦境[23]:

    (张天觉)言道:‘陛下看看遭囚被虏,由自信邪臣向此行踏。你也恋不得皇宫内苑,宠不得皓齿朱颜,虐不得万邦黎庶。有分离乡背井,向五国城忍寒受饿!言讫,用手扯住天子衣,望天门,与一推。林灵素叫苦不迭。把天子推下九天来!不知天子性命如何?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宋代话本小说在描写宋徽宗梦见自己被从天上推下时2次连用“叫苦不迭”,均形容连声叫苦。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417页)收此条并用此典。《汉语成语大辞典》(第512页)收此条,引用的出处却来自《水浒传》。《成语源流大词典》(第509页)收此条,出处引用的是元代《前汉平话》与《水浒传》,均非源头。

    十六、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出自在开封居住的李清照,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言[24]: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宋代京东路济州(今山东济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来到开封与赵明诚成亲,24岁离开。这首词是她在崇宁元年(1102)三月作于开封府邸中。“绿肥红瘦”形容暮春时节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渐萎凋稀少。此语一出,举世惊艳:“‘绿肥红瘦,此语甚新”[25];“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26]。

    《词源》(第2448页)、《中华成语大词典》(第523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640页)收此条并用此典。

    十七、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出自开封城外的《水浒传》人物鲁智深[27]:

    话说那酸枣门外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道:“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扌颠洒家?”

    鲁智深来到开封大相国寺后,被安排管理位于郊外的菜园。附近有一群地痞想设计给新来的鲁智深一个下马威。不料鲁智深江湖经验丰富,看穿了这伙人的阴谋,反将其制伏。“不三不四”一般解释为:“不正派,犹言不伦不类。” [1](P75)似欠确切,至少意犹未尽。从词义上考究,何为“不三”?何为“不四”?历史上有佛教的解释,有道家的解释,多嫌牵强。唯明末《切要事类便览》解释为:“非儒释道为不三,非士农工商为不四。”[28]此说虽有学究气,倒切合实际,强调的是不务正业。“不三不四”形容无正业、不正派、流里流气。东京开封盛产“泼皮破落户”,被杨志在州桥砍杀的牛二是其典型代表。

    《词源》(第75页)、《中华成语大词典》(第88页)、《汉语成语大辞典》(第94页)收此条并用此典。《成语源流大词典》(第99页)收此条,所引却是清人文字。

    十八、直捣黄龙

    “直捣黄龙”出自在开封朱仙镇的岳飞。《宋史》[9](P11390-P11391)记载: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上,连战连捷,部队直抵开封城南45里的朱仙镇,还有不少金军投降。岳飞欢欣鼓舞,对部下发出了要一直打到金人老巢黄龙府的命令。后世作“直捣黄龙”或“痛饮黄龙”,比喻摧毁敌方的根据地。

    《汉语成语大辞典》(第1375页)收此条以及“痛饮黄龙”(第1046页),并用此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153—1154页)、《成语源流大词典》(第1303页)收此条并用此典。

    十九、结语

    成语溯源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学术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探源和了解其变化脉络,找到源头,就能了解其本义以及产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上18条出自北宋开封的成语,有的是原始状态的,如“拂须”,有的是对前代词语的概括,如“玉粒桂薪”;其中多属典故形态者,如“大事不糊涂”“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直捣黄龙”等,可以确定它们都源自开封,多非典型的四字成语;也有前代已有雏形,至宋代开封完善成型者,如“德高望重”“人微言轻”等;其余词语组合的成语,只能说是最早发现出自于宋代开封,但不敢言必。另外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还有其他出自北宋开封的成语尚未发现,更俟详考。例如我国成语有不少是出自曾长期在开封居住的著名文学家的精彩词句,如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他们创作了大量作品,如能确认包含某成语的文章创作时间正是其在开封任职、求学期间,按本文的标准便可认定。

    这些源于宋代开封的成语有3个特点:一是帝王将相特点,如宋太宗的“开卷有益”,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宰相吕端的“大事不糊涂”,宰相富弼的“德高望重”,杰出人才应“坚忍不拔”等;二是政治特点,如丁谓为寇准“拂须”,王钦若谗言寇准胁迫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是“孤注一掷”,御史刘元瑜为讨好宰相将异议者“一网打尽”,欧阳修痛斥高若纳“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欧阳修要让苏轼“出人头地”,范仲淹将庸官“一笔勾销”,苏轼斥责王安石变法期间的“异端邪说”等;三是都市市井特点,如形容京城物价昂贵的“玉粒桂薪”、多有“不三不四”的泼皮等。这些特点归结起来凝聚成一大特点,即宋代首都的汴京特点,换言之,多数成语只有在汴京才可能产生。这是宋代开封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汉语言的又一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词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宋〕陶谷.清异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7.

    [3]向光忠,李行健,刘松筠.中华成语大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79.

    [4]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汉语成语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2:84.

    [5]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45.

    [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85.

    [7]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8.

    [9]〔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中华书局,1981:70.

    [11]〔东晋〕陶潜.陶渊明集[M].王瑶,编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25.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宋〕王禹偁.小畜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97.

    [14]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

    [15]〔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4.

    [16]〔元〕张宪.玉笥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28.

    [1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990.

    [18]〔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2.

    [19]〔宋〕张师正.倦游杂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

    [20] 佚名.氏族大全[C].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52册:128.

    [21]〔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7.

    [22] 〔宋〕司马光.司马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099.

    [23]佚名.新刊大宋宣和遗事[M].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67.

    [24]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

    [25]〔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416.

    [26]〔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05.

    [27]王利器.水浒全传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486-487.

    [28] 姚小平.梵蒂冈图书馆所藏若干明清语言文字书[J],语言科学,200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