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对敦煌地区现存传统建筑进行考察和走访工匠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查和以往相关论著,就敦煌莫高窟清代及民国时期窟檐进行了专题研究,其工艺特征与艺术风格自成特色,是形成敦煌传统建筑工艺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莫高窟;窟檐;清代及民
李静杰内容摘要: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殷光明内容摘要:有学者提出莫高窟经变中的经架只出现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而且是判定《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特定标志,从而认为第449窟东壁门北有经架画面的《报父母恩重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本文对第449窟长壁门北是否为《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南壁一直被认为是《法华经變》的图像进行重新辨认,找出其佛经依据,并提出整个南壁内容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變》的新解释。
施萍婷 范泉内容摘要: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的壁画,以前考证为法华经变,近年日本学者下野玲子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比对这幅壁画,推翻了以前的法华经变的结论。但下野的考证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检讨了诸多问题之后,认为这铺壁画既不是法华经变。
东山健吾 著 李梅 译 赵声良 审校内容摘要:睒子本生图盛行于北朝时期,莫高窟与西千佛洞保存着诸多图例。睒子故事以孝道为主题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十分吻合,特别是北周至隋代十分流行。本文主要分析睒子本生图,对其构图形式,即横幅多场景畫卷形
肖瑜内容摘要:对深藏于日本书道博物馆的《三国志·吴志·虞翻传》10行残卷之流传、公布、著录情况进行详细梳理,研究该残卷文字中分属于通假字、虚词和语篇的三处异文,指出其凸显古写本近古存真的价值所在。关键词:书道博物馆;《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朱丽双内容摘要: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li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o rgyus)。这份文书内容丰富繁杂,包括于阗建国
内容摘要:历代书目对诸子类典籍的分类多有不同。本文主要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的分类,结合敦煌文献所存诸子写卷的内容及数量等,对敦煌诸子文献作了界定和分类。关键词:敦煌文献;诸子;分类中图分
蔡副全内容摘要:关于叶昌炽与敦煌文物的接触与研究,吴琦幸《叶昌炽与敦煌研究》、李剑虹《论敦煌失宝及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等已作过专题论述。然而,吴、李二先生文章仅依据《缘督庐日记钞》并非《缘督庐日记》原本文稿,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