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王志鹏内容摘要:本文对敦煌佛教曲子词的几种调名源流及其歌辞在敦煌写卷中的保存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进而认为体制短小的民间曲子词并不适合传达佛教思想,这也是佛教很少直接引用曲子词调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指出敦煌佛教曲子词的主体是拟调名和失

郭万青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藏写本《国语·周语下》,存录《国语》正文802字,注文1190字。根据今传《国语》各本及韦注、贾注等与写本《国语》残卷正文、注文的对勘,发现写本《国语》残卷正文在用字等多个方面与今传《国语》有着诸多不同,且有正文

陆庆夫 魏郭辉内容摘要:唐代佛教盛行,官方佛经抄写活动频繁,与官方佛经抄写制度关系密切。通过研究表明:唐代官方佛经的抄写有专门的组织,由官方寺院及僧人、官方抄经机构及地方政府完成。官方佛经在进行抄写时,有一整套严密的抄写流程,并由专职政府

余 欣内容摘要:本文在考察原卷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资料,对日本东京御茶之水图书馆“成篑堂文库”所藏敦煌文献进行了著录和考证。从文献学和历史学两个方面揭示了这些写本的书写形态、内容及学术价值,为散藏敦煌文献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和看法。关键词

李正宇内容摘要:汉魏时期,敦煌就近而葬,无公共墓区。西晋敦煌名人汜瑗,始葬父于敦煌城东戈壁,遭时非议。县令李充莅治敦煌,称汜瑗葬父于城东戈壁“志孝合礼”,舆论一变,就近而葬之旧俗随之而改。今敦煌城东南及城西大片古墓葬区,即西晋以来形成的公

张惠明2008年,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古文献研究所(前身为俄罗斯亚洲博物馆)为纪念建所190周年,联合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千佛洞——俄罗斯丝绸之路探险文物展”,已于2008年12月9日在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开幕,于2009年4

牛路军 张俊民内容摘要:一般所说的鼓是一种乐器,在古代又有比较独特的用法,近18000枚悬泉汉简简牍文书为我们提供了此类信息。悬泉汉简中与“鼓”相关资料的整理,不仅可以复原汉代的“鼓令”,而且可获得一些未曾知道的信息。在悬泉置的日常生活中

蔡副全内容摘要:甘肃省陇南成县大云寺至今裸露着一处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的《李叔政题壁》墨迹,它是考察唐代题壁书法的重要实证,有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本文介绍《李叔政题壁》的位置、现状及书法艺术特征,考证作者及其相关问题。关键词:题壁书;陇

李瑞哲内容摘要:本文对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7窟、123窟立佛背光中绘满许多小化佛的现象,以及对龟兹地区发现的两处卢舍那图像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前者是小乘佛教法身思想在石窟内的表现,后者是公元8世纪后受到中原大乘佛教影响的结果。关键词:克孜尔

杨 森 张 宏内容摘要:通过对敦煌寺院籍帐等文书中漆器和小木器皿的分析,可知敦煌地区所见漆器等多数来自外地,但从文书中记录有“画漆器先生”,知敦煌本地也生产少量的漆器。当地的普通百姓也多能使用漆器和木器皿,因为敦煌寺院文书中所见漆器,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