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韩博文 郑炳林内容摘要:S.4195v《籯金字书》,前后残缺,存有《帝王篇第一》71个字、《诸君篇第二》50个字、《诸王篇第三》37个字、《公主篇第四》38个字,四篇共196个字。通过逐字勘比研究,其内容与s.5604阴庭诫改编《籯金》有

赵和平内容摘要:敦煌儒家经籍中只有九经,而无《仪礼》、《周礼》、《公羊传》、《孟子》等四经,本文从唐代经学发展及科举制度层面探讨了敦煌写本中无此四经的原因,并兼及《谷梁传》及《尔雅》写本所存极少的原因,得出了敦煌本儒家经籍的佚存与唐朝全国

刘 正内容摘要:日本敦煌学史上,羽田亨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的多部研究著作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中文译本。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并不十分了解他的全部生平和学术范围、学术贡献。本文将以羽田亨的敦煌学研究为中心,全面总结他

张立胜内容摘要: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之二,在我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价值得到史学界许多著名专家的充分肯定。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50年代正式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后经专家呼吁,地方政府及文物部门通过努力,部分文物已回归天

张 方 郑 文内容摘要:通过对关中地区道教与佛道混合造像碑上的一些典型石刻图像进行考释和解读,可以发现当时佛道信徒在建造造像碑时就把早期的神仙传说题材作为其进行创作的思想源泉,在造像碑上刻画大量表现传统宗教中的长生和成仙思想的图像。这对关

张小刚内容摘要:菩提瑞像是初唐时期传人中国的著名瑞像。以讨论四川等地的菩提瑞像造像为契机,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敦煌壁画中的摩伽陀国放光瑞像与菩提瑞像有相似之处,较易混淆,厘清这些图像,有益于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关键词:敦

王惠民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西壁龛外北侧写有一方2行42字的榜题,内容不见佛经记载。考察敦煌文献得知,此为一篇完整的中国僧人编撰的《行香说偈文》,主要在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念诵,内容体现了佛教五分法身的思想。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此

殷光明内容摘要: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人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

马 德内容摘要:敦煌古代的画工画匠是敦煌艺术的创造者。敦煌文献中有一些关于敦煌古代画匠称谓的记录,本文分普通画匠与官吏画匠两类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说明,指出古代文人赞颂画工的意义。关键词:敦煌画匠;良工巧匠;丹青;匠伯;画手中图分类号:

乜小红内容摘要:俄藏敦煌дx.11038有件《家僮放书》。“僮”,属奴婢、贱人,须由主人亲手写出放书,“长子以下联署”,“经本属申牒除附”,才可放免为良人。本家僮放书也属放良书的一种。放良书的内容是讲明贵贱的原因、放良的理由、放良之后的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