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灵性”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徐一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童真童趣。很多教师期待学生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有着他人的生活体验、成人的思想,作文赋予了道德化的内容,却难以找到孩童的天真,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的天性被抹杀。作文教学要回归本真,要呵护孩子的天真,保护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的个性表达,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教师要从生命化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去观察、参与、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言为载体、以生活素材为主要内容,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释放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自信,让他们的表达充满童真童趣。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追求“灵性”,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格的完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灵性作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學生的成长需求,注重学生的思维启迪,丰盈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创造性学习。灵性作文的评价注重学生发展个性,以灵活多样的标准评价学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表达需求。

    一、关心写作心理,关注学生生活

    写作活动中,既有思维的参与,也有情感的投入,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对文题缺乏兴趣。很多学生会选择容易动笔的事物写,比如活动、游玩、动植物,因为有丰富的体验,他们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师要设计好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情动辞发”,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呈现十年前建湖的图片与今天的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迁,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热烈讨论。教师适时追问学生,十年后建湖会有哪些变化?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畅游在想象的空间里,并彼此交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将生活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催生他们写作的热情。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有感而发。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能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生活是写作的泉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笔记录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关照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家长也要利用节假日与孩子参加家庭聚会、亲子阅读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

    二、减少写作束缚,提供写作空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独特的体验,融情于文,形成独到的见解。如果教师对学生多提限制要求,学生会在构思、布局、表达方面有顾虑。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自由的表达空间,并接受他们的不完美,让他们表达自我。教师要让学生思想自由,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写文章,避免布置整齐划一的题目,避免提出统一的要求与标准。学生如果被限制了思维,被老师要求怎么写、如何写,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写作的舞台,鼓励他们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写出来。对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刚开始写作,可以不拘泥于文本,让学生超越文体的制约,毫无牵绊地表达。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规范写作行为,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逐步培养学生规范写作的能力。“先放后收”的策略,能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学会写真话,抒真情。

    三、关注写作主体,贯穿写作过程

    在作文教学评价中,教师不应囿于等级评价,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内心诉求。教师要关住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有创造性地表达。在评价中如果只关注作品本身,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难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口头评价、等级评价等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让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交流激发动机、引导构思、批阅提纲,通过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差异,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摆脱写作束缚,让他们写出富有灵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