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美:广电新闻的文本自觉追求

    屠国苗

    【摘要】语言是广电新闻文本的基本表现形态。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介绍“三农”新闻作品集《田园拾穗》一书的语言表述,从形象之美、构思之美、情感之美、流畅之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对新闻文本应该具有的语文美学特质进行诠释。

    【关键词】广电媒体 新闻文本 语言审美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从2014年起,中国新闻奖对语言文字差错的零容忍,在确保获奖作品不仅是新闻精品力作的同时,也为推动精品朝着当之无愧的范文、美文的方向发展迈出了第一步。①

    参评中国新闻奖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不少因为迈不过严格的语言文字审核这道坎而被先期淘汰出局。对此,有人认为,评新闻奖主要看参评作品的新闻价值,没有必要在语言文字上吹毛求疵。这种意识反映到业界,是新闻文本对语文的长期淡化,尤其是受网络冲击时期,问题更为凸显。

    新闻文本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的,它承载着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变迁,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和世相百态,反映着文风风向。如果缺乏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表述的敬畏,那么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来。语言文字与新闻文本的关系,就像皮之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大众传播最常见的文本——广播电视新闻,其语文的属性特征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闻文本语文审美基本诉求

    新闻文本无力承载诸体的语文之美,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种:

    一是机制缺失。评奖的组织者和广电新闻媒体的把关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表述的坚守,对参评作品语言文字没有做出相应的刚性要求,评奖机制软化。

    二是意识薄弱。广电新闻媒体在业务建设上,长期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培训,从事广电新闻报道的采编播人员平时不重视语言文字的钻研和积累,文字表达能力不强。

    广播电视新闻具有独特的审美传播属性。这种独特的审美属性,既包括新闻文本在内容上具有的真实之美、新颖之美、思想之美(或导向之美),也包括新闻的语文之美、形式之美。

    实践表明,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之美、新颖之美、思想之美(或导向之美),要以语文之美为载体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才能传播给广大受众,实现其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衣装。语文之美,也要以真实、新颖的原生态新闻素材为原料、为基础。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真善美的新闻素材,加上概括提炼、艺术再现,才能使新闻文本锦上添花,更具语文之美,使新闻性和导向性更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个案解读的范本价值

    “三农”新闻作品集《田园拾穗》一书作者赵卫明,现供职于浙江省诸暨市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良好的新闻写作功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为他新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田园拾穗》所收录的60多件新闻作品,是作者30年耕耘的心血结晶,除了常见的消息、通讯,还有故事、戏曲、广播新闻剧等创新了表现手段的“复合体”。

    浏览该书,起码在以下几方面传达了新闻文本应该具有的语文美学特质。

    (一)形象之美

    所谓形象之美,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反映和解读新闻事实,把那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文字,变成易于理解的内容,准确地描述出所要报道的新闻。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说过:“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②这里所说的“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就是指生动的形象。俄罗斯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我们的感情是被生动的形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把形象刻画出来,传递和感染受众,使受众导致感情上的激动,得到美的享受。”③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新闻报道。

    《田园拾穗》的作者深谙形象之美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因此,呈现在书中的新闻作品,以审美的眼光,善于捕捉和运用传神的细节、精彩的场景、典型的事实、鲜活的人物等形象元素,尤其是在语言的叙述与描写上力求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可思,令人难忘。

    作者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事物的特征和形象,表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性格,再现环境、气氛、情景,構成一幅幅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画面,形象逼真,生动感人(如《碗盘瓢盆变奏曲》《方院长的第一把火》等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逼真性。如在《秋收淀荡畈》《回头再看第一步》《暴富迷幻》等篇中,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说明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增强了新闻的可听可看性。如,“种田好比走钢丝,一个闪失就会摔跟斗”。用“走钢丝”形象地说明如今经营农业也有风险,决策失误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等等。

    作者还吸收和运用大量农民群众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如《乡村新事》《祸福之间》《请谁来坐首席》等作品,从群众口语中攫取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湿手捏干面,放不下,拿不起”“烧香反而招恶鬼”“只见和尚吃馍香,不见和尚化缘苦”等。这些群众语言丰富多彩,表现力强,生动形象,具有清新活泼的口语特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新闻的形象之美,实质上就是指语言文字的形象美。有鉴于此,语言要富于形象性,首先要多采集富于形象性的第一手材料,其次要掌握尽可能丰富的词汇,准确地把握词性,提高语言的修养和运用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意能称物,文能逮意,把报道对象形象准确而具体地描述出来。

    (二)构思之美

    新闻写作的构思,是指作者在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所确立的主题立意、谋篇布局、报道角度及其表现方法等。文贵立意,立意对新闻作品成败起着决定作用,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以表现中心思想为依据。

    《田园拾穗》的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尽可能优化地表现多姿多彩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和实现最佳的社会效果出发,在构思上大胆创新,汲取了散文自由活泼、灵活多变的特点,许多报道突破了固有的模式,结构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因而能够充分展示事物的个性和特点,还原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

    纵观书中有些报道,从某一具体人物、某一场景、某一细节切入,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新闻主体写完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人物、场景或细节,有时也用一两句总结或者点题的办法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特写《戏文夜饭》就是這样安排构思的。作品通过一个山村的戏文夜饭,反映山村发生的变化。作者巧妙构思,有特写、有闪回、有对白、有背景,进出自如,生动有致。作品写到最后又回到曹岭脚村的戏台,并以一句“看戏去,好戏还留在后头呢”结束全文,一语双关,令人回味。

    有的报道把个人作为报道的起点和终点,把注意力放在单个的人上,从个人的经历、具体的事件出发,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来分析,新闻的主体是介绍与这个人相关的社会制度和背景。这种结构方式讲求对人的关注,并以此彰显新闻价值。《三十年后的握手》是这种构思的代表性作品。

    有的报道采用了对比结构。广播专稿《两只炉子为何两样结果》是这种结构的代表性作品。作品先后讲述了两个从事炉子生产的农民,由于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经营理念、经营行为不同,对待技术的态度不同,结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报道用具体事实分析了成功和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整个报道在结构上呈现出前后不同的两个层次,相互之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凸显了新闻的价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田园拾穗》里的新闻作品采用最多的结构方式是将新闻报道故事化(如《姑娘辞退了“保镖”》《夺来的市场》《还债》等)。在遵循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将文学作品的故事化创作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把新闻的真实性和故事性结合起来,突出和强调新闻事实本身固有的故事性元素,捕捉生动的情节和细节,通过设置悬念来构筑受众心理期待,从而激发受众的收听或阅读欲望,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三)情感之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梁衡先生提出了写好新闻的“五要诀”:形、事、情、理、典。新闻不仅要见之以形,晓之以事,明之以理,用之以典,而且要动之以情。这里所说的“情”就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鲁迅说过:“能爱、能憎才成文。”新闻不是无情物,它需要记者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感动记者自己的新闻作品,才能打动和征服受众。

    《田园拾穗》作者注意捕捉和突出新闻事实中的人性和人情因素来刻画新闻人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化在新闻事实中,借以抒发对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好恶爱憎之情。以广播人物专题报道《功臣的母亲》为例,这篇报道洋溢着对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烈士母亲虞素娟的褒扬之情,歌颂了这位母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品质。虞素娟家里有6口人,丈夫去世早,21岁的儿子何关牛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当何关牛应征入伍时,她选择了支持。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关牛应征入伍了。临走时,关牛噙着泪水,拉着母亲的手,恋恋不舍:“娘,我一走,家里的重担都落到你的肩头了。”可虞素娟没有哭,她让关牛揩掉眼泪,笑着说:“傻儿子,娘身体结实,顶得住,再说你去部队也是为了咱过上更安耽的日子,难过个啥?”

    儿子何关牛牺牲了,作为烈士的家属提些要求是合乎情理的,何况虞素娟家里生活很困难。但是当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让虞素娟谈要求时,她选择了放弃:

    她揩干眼泪,迈着颤巍巍的步子,把子女、媳妇叫到一边,捧着一等功臣的奖章说:“这是阿牛给我们换来的,要说荣誉,这足够了,谁也不能再提这要那的……”

    文贵有情,文美发乎真情。记者的感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自己的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来源于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他们疾苦、心声的体验和感悟。

    (四)流畅之美

    所谓流畅之美,是指广播电视语言说出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就像活泼的流水一样美。广播电视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在通俗化、口语化的基础上,做到明晰动听,使人们一听就懂、一听就明白。这个特点是由广播电视线性传播的属性所决定的。

    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把“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④看作广播稿的写作关键。围绕上述基本特点,又历经漫长的发展,广播电视在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音安排和修辞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表达方法。

    《田园拾穗》在遣词、用字方面,不仅表达真实准确,而且通俗易懂,富有口语特征,既适合“播”和“说”,又适合“听”,变不上口、不入耳为既上口又入耳。在句式选择上,结构灵活,简单明了,大量地运用短句、口语句式、简单句式,很少用复合句式和长句,非常上口,流畅自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避免使用同音拗口的词语,因为同音拗口,不光会产生歧义,而且说起来不顺口、不流畅;多用双音节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节词,因为单音节词声音短促,有时不容易听清楚,双音节词音节舒缓,极易上口,响亮动听。还可以借鉴诗歌、鼓词、快板等语言艺术,如采用韵脚字、平仄交错等手法,加强语言的感染力。以反映农村新变化的曲艺广播专题《弹拉说唱农村事》为例,在作品里有一段唱词,作者运用了“包、潮、佬、搞、了、摇、窍、到、苗、导、闹”等韵脚字,造成抑扬顿挫、音节匀称、节拍协调的表达效果,读起来玉跳珠溅,唱起来悦耳动听,增强了听觉美感。

    三、结语

    诚然,广播电视新闻的语文之美内涵非常丰富,绝非以上几例所能涵盖的。它包括文字学、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篇章学等内容,囿于篇幅,无法一一陈述。如何承继规范,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把它们应用在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中,这正是广播电视工作者所应追求的。

    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广播电视新闻的审美属性也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

    注释

    ①李梓泽:《语文之美的新闻回归》,《光明日报》,2016年4月17日。

    ②〔法〕德尼·狄德罗:《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③〔俄〕杜勃罗留波夫:《俄国文学的人民性》,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④叶圣陶:《写作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年2月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