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形象力教育的思考

    尚德复

    【摘 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对于推进人和企业的形象力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以适宜的中高速度增长,可以规避各种风险,缓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促進了人和企业形象方面问题的解决。经济新常态下,使人们对形象力进行重新审视,整个社会各界对形象力的认识实现了一个飞跃。本文从分析经济新常态入手,尝试地论述了新常态下形象力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推进形象力教育的思路和作法。

    【关键词】新常态;形象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50-02

    “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一、从推进形象力教育的角度理解“新常态”

    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涵义。我们从事形象力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包括如下含义:一是不把GDP速度作为考核经济工作的唯一指标。要预防单独追求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注意解决已经显现的社会问题及不可持续性。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面深化改革摆在重要日程。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只是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的改革要逐步走向全方位。三是经济增长还是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保持一定的中高速增长,不是低增长、不增长,要求经济能够平稳运行。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新的思维。

    2.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思路。一是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以“微刺激”代替“强刺激”,是小步快跑,不是大步飞跃,不踩大油门。二是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三是警惕局部风险扩大化。对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拼负债的作法踩刹车。“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目标调整、决策目标调整,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也要随之调整。作为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和所有企业,都要学会适应这种“新常态”。

    3.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一是中高速;二是优结构;三是新动力;四是多挑战。简单说就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二、新常态彰显推进形象力教育的必要性

    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民生的改善和企业的品牌形象的重视有欠缺,对人力资本、企业创新等要素的作用重视和发挥不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直接危及人和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对人形象力教育和企业的品牌形象也造成很大的冲击。“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使全社会都清楚地认识到今后一个时期不再单方面追求高速度,不再拼投资,拼规模,要突出抓好内涵建设,这就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逐步重视形象力教育,重视品牌意识,不断推进形象力教育。经济发展转向“新常态”,为提升人的素质和改善企业形象,推进形象力教育是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不断提高自身的形象素质才会有立足之地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对人的形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企业是大干快上,用百姓的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经济“新常态”了,要讲质量,讲品牌,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企业要树立质量第一,社会效益良好,环境优良的形象,没有人的形象素质的提高,这些具体内容均无从落实。

    2.坚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会有发展空间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走原来的老路,必须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就是要依靠创新,走创新发展的新路。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然要求突出人的创新能力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作用,才有技术上的进步,才有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力。因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必然趋势。

    3.树立品牌形象力是企业唯一出路

    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企业只有靠品牌,靠企业的形象力才能生存。品牌形象力是一种无形资源,使企业的实体性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激发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力量。可以说,形象力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动力。形象力资源能够从新的高度对企业现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把分散的生产力要素变成整体的生产力要素,形成整体优势。形象力还有一种冲击力和传播力,能够扩大企业生产力要素的功能与影响,将企业生产力资源扩散到整个社会,传播到社会公众的心中,从而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

    4.自毁形象者将被“新常态”踢出局

    前段时间,网上最引人注目的魏则西事件,魏则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系学生,患“滑膜肉瘤”病。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相关科室系被莆田系民营医院承包,医生谎称这儿有美国斯坦福引进的生物免疫疗法,保10年20年没有问题。魏则西总共治疗4次,花费20多万后,于2016年4月12日去世。青年魏则西之死在舆论圈引发巨大风暴。百姓对军方医院都是很信任的,而武警医院自毁了人民子弟兵的形象。武警部队组成工作组进驻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魏则西走了,武警二院的形象毁了。

    三、新常态下推进形象力教育的思路

    深圳是改革发展的晴雨表,经济新常态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有着突出的表现,为了推进形象力教育和企业的品牌管理,深圳形象力品牌管理公司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投资筹建了深圳形象力时尚学院,构建了推进形象力教育的基本思路。

    1.加大形象力教育的宣传报道

    应当承认,形象力教育在国内许多地区还存在着从了解到认知再到支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举足轻重。需要重视形象力教育的宣传报道,以展现新常态下形象力教育的新风采,提升形象力教育影响,助推形象力教育事业发展。定期对形象力教育宣传报道方面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每个阶段安排布置宣传报道重点内容。要做到,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全面反映行业变化,深入挖掘形象力之美;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升形象力教育效果。时尚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及时采编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效。积极向媒体报送信息,几年来被省市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站采用信息及通讯报道数十篇,及时反映了形象力教育情况和教育亮点。如今,品牌管理公司及时尚学院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建立了一支勤奋好学的通讯员队伍,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2.重视理论研究,落实专家治教

    形象力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内涵,需要深刻的挖掘其實践意义。推进形象力教育更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现在拥有一支以程成教授为领头羊的专业教师队伍,“形象力”的概念是程成先生于2003年首次提出,当时程成先生作为深圳市图书馆特聘教师主讲《形象礼仪》和《出色的人生选择-色彩美学》等课程,在传统形象课程中加入“形象力”的词汇和概念,由于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授课水平高,知名度被口碑相传,成为在深圳乃至全国最早从事色彩咨询、形象咨询的导师之一。2008年奥运期间,程成被深圳市总工会聘为讲师团成员;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深圳大学两所学校聘为就业指导顾问;腾讯、敏华家具、TCL等多家企业聘为形象礼仪讲师等。2010年程成受第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邀请编写了《深圳大运会礼仪读本》,2011年受邀走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作为唯一本土专家讲授《礼迎大运.仪态万方》的讲座,2014年被深圳大学设计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形象力理论研究和落实专家治教,深圳形象力品牌管理公司出资创办了深圳时尚学院,时尚学院坚持非营利性的办学宗旨,其目标为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在时尚领域的就业能力,成为我国服装、家私、珠宝、钟表等行业杰出的行家里手。举办的2016年深圳国际时装周的“华丽上班族”秀场,在时尚圈引起轰动效应。

    3.遵循形象力教育规律,切实解决瓶颈问题

    形象力具有动态性,它往往通过对形象的策划、执行、管理、调控、传播等行为而体现。从内部讲,它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导向力、凝聚力、整合力、约束力等;从企业来讲,它对社会公众具有认知力、辐射力、感染力甚至震撼力。一是解决好办学定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为培养时尚界应用型人才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二是搞好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情操高尚、尊重与爱护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加强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主题的师能教育,同时要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三是实施品牌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市场机制提升学校形象,按照有利于地方经济、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师生的要求,实施品牌策划策略,深挖各种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实力更强。四是搞好教学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布局、校园绿化、景观小品、教学设施设备和内部装潢等。

    参考文献:

    [1]蔡昉.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N].包头 日报,2016-05-08.

    [2]王军.经济新常态下重新认识城市的发展[N].陕西 日报,2016-05-06.

    [3]高潭.让非公经济成为应对新常态的有生力量

    [EB/OL].华龙网,http://news.163.com/16/0423/09/

    BLAVGUE300014AEE.html.

    [4]朱立.品牌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叶锋.浅析企业形象力的重新设计[J].南通航运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0,(9).

    [6]杜龙波.企业形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山东理 工大学学报,2012,(2).

    [7]刘婧.企业形象塑造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J], 2013,(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