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潘雪萍

    

    

    

    前童古镇有着“五匠之乡”的美称,丰富的“匠”资源给孩子提供了多通道学习的机会。8年来,我园从匠文化的传承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逐步建构园本课程“前童小匠”,我们研究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思考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我们秉持“在游戏中习匠艺,在生活中承匠道”的理念,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古镇民居及匠铺中赏“匠韵”、学“匠艺”,在师幼共同创设的“小匠铺”活动中习“匠技”、承“匠道”,达成幼儿“善交往、巧探究、乐创造”等目标。在建构与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也在不断地改变,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导,逐渐变成从儿童视角出发看见、了解、尊重儿童,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建构铺里的人少了

    开学一段时间后,负责建构铺的林老师在匠铺活动分享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原本异常火爆、大家都争着来玩的建构铺,近段时间来玩的孩子却很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前几次建构铺里太挤了,好多孩子找不到工位,所以不想来了。”“可能是孩子们玩腻了。”教师们纷纷猜测。这时,我说:“我们在这里猜测不一定有结果,建议林老师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一下,听听他们的想法。”其他教师赞同我的说法。于是,林老师走进班级询问最近大家不愿去建构铺的原因。孩子们说:“建构铺的材料太少了,不好玩。”“我看不懂图示,所以不喜欢玩。”“我想搭大马路,可是没有材料。”……林老师把孩子们的想法跟我说了。我一听,明白了问题所在,便问林老师:“现在你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吗?”林老师答:“明白了,一个是铺里投放的材料不够丰富;另一个是投放的图示过于复杂,孩子看不懂。”我和林老师讨论:“既然知道了原因,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增加建构铺里的低结构材料;二是有些图示可以不用,有些图示需要调整。”“就按你的想法做吧。”接着,林老师在家长的支持下,与孩子们一起搜集了很多材料,如一次性纸杯、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硬纸板、卷纸筒、棒冰棒、玩具小车、交通标志、花、草、玩具小人和动物的立体摆件等,全部投放到建构铺。还撤掉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图片,只投放一些简单的实物建构图片。看到林老师对建构铺的材料进行了调整,我便提醒她要仔细观察孩子们在建构铺里的游戏有哪些变化,并且要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建构铺的环境和材料。

    周五上午,轻快的音乐响起,又迎来了匠铺活动。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建构铺。“哇,今天的材料好多啊!”孩子们一入铺就发现了变化。铺主林老师问大家:“铺子里增加了这么多材料,今天你们想搭什么?”“前几天警察叔叔给我们讲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我想搭一条宽大的马路。”“我想搭汽车。”“我要搭楼房。”“我们可以一起搭建一座城市。”林老师说:“大家的想法真不错,那搭建之前我们要先干什么?”“要先设计,把图纸画出来。”因为有前期经验,孩子们马上在设计区画起了设计稿。

    画好了设计稿,便进入搭建环节。孩子们戴好安全帽,像个真正的建筑工人一样进入“工地”。几个合作搭建楼房的孩子用箩筐装了建筑棒等材料,搭建前还进行了一番讨论:“我们应该先从底部开始搭。”“建筑棒要竖起来搭还是躺着搭?”“竖起来搭快一点。”“可是竖起来搭容易倒掉。”“我觉得躺着搭吧,会更牢固些。”最后大家都认同建筑棒躺着搭。搭到第三层时,有个孩子说:“搭这一层的建筑棒要跟第一层的建筑棒对齐。”但孩子们动作不够精细,搭得有点斜。“不行不行,建筑棒没有对齐,楼房会歪的。”另一个孩子细心地把没有对齐的建筑棒重新放齐。“搭第四层的建筑棒要跟第二层的建筑棒对整齐”……孩子们有了经验,很快就搭到了第九层。“就搭到第九层吧,我们把圆木块盖在上面当屋顶。”看时间差不多了,有孩子提议。其他孩子都同意了。一幢九层高楼便搭成了。

    “老师,我想搭一辆汽车。”宁宁对教师说。“很好,我很期待。”教师鼓励道。只见宁宁取了圆形积木等材料搭了起来。“是先搭车轮还是先搭车身?”宁宁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进行探索。经过几次尝试,宁宁先将圆形积木放在底部做轮子,然后在上面搭车身。经过反复尝试,孩子成功地搭了一辆车子。“再搭个停车场吧,听我爸爸说在马路上违规停车要被罚款的。”宁宁又自言自语道。旁边的佳佳听到了,凑过来说:“搭个立体停车场吧,占的地方少。”“好的,我们一起搭吧。”于是两个孩子借助垫子、棒冰棒等材料搭出了旋转式的立体车库。“我们再搭一条马路吧,上面有人行横道,还要设置红绿灯,可以在马路上开车子。”宁宁又提议。两个孩子又一起搭建了马路。有了游戏情境,建构作品更有生命力,幼儿的搭建兴趣也更浓厚了。

    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不断搭建出令人惊喜的作品。当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时,孩子们表示下次还要来。后来,建构铺“铺主”林老师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多次调整建构铺的环境和材料,孩子的兴趣越来越浓,搭建的作品也越来越丰富、精彩。

    这是一个发生在匠铺活动初级阶段的故事。当时,孩子们一时对建构铺失去兴趣,与教师以自己为中心、未看见儿童需要有关。教师在与我有效沟通后,及时转变观念,积极走近孩子并关注他们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并在游戏中把握介入的具体时机,给予孩子适当引导,促进孩子在游戏中互相合作、积极探索,获得成功。

    自己做一辆小推车

    自主游戏时,中班的孩子们在谈论:“我们在整理的时候,要搬很多游戏材料,太累了。”“要是有辆小推车帮忙就好了。”“我们到木匠铺去做一辆小推车吧,要做一辆可以搬运材料的车子。”小海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赞同,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孩子们的想法让班级教师很为难。中班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弱,平时在木匠铺也只是做一些敲钉子、锯比较细小树枝等简单的工作,要自己做一辆可以装材料的实物小推车谈何容易。于是班级教师找到了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让年级段的教师进行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后再定。讨论中,年级段的其他教师都觉得这件事情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不适合让他们去尝试。这时,班级教师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我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想法,认为中班孩子无法胜任这一项工作,但孩子们非常期待能亲手做一辆小推车。我觉得是否可以让孩子们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这时,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做一辆能搬运材料的小推车,对中班孩子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中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学期的木匠铺工作经驗,也观摩过大班孩子相关工作过程。既然孩子们的兴趣那么浓,让他们尝试一下也无妨,即使失败了也能积累一些经验。”教师们觉得我们说的不无道理。

    班级教师回到班里,便与孩子们讨论怎么做小推车。教师通过让孩子观察实物,了解小推车由车厢、扶手和轮子三部分组成,小推车的车厢一般是方形的等。“我们先来画个设计图吧,这样在制作的时候会更清楚怎么做。”小壮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孩子们很快画好了设计图。但在接下来制作小推车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困难。

    车厢做多大。要做多大的车厢呢?开始孩子们无法确定。于是,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车厢不能太大,要不然我们推不动。”“太大的车厢占地方。活动室本来就挺挤的。”“车厢也不能太小,要不装不下多少东西。”“我觉得跟大绘本的面差不多大就可以了。”“应该跟我们的椅子的面差不多大。”最后孩子们决定做跟椅面差不多大的车厢。

    车厢的四面合不上。定好了车厢的大小,孩子们便找来了相应大小的木板,开始做车厢。韬韬直接用热熔枪安装车厢的四面,第一、第二和第三面装上后,在装第四面时问题来了,木板怎么也合不上,车厢斜了。怎么回事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是不是在安装的時候木板没有放直?”“看起来一边长一边短的。”“对了,老师提醒过我们,车厢两对面的两块木板要一样长,一样宽。现在木板长短、宽窄不一样,所以合不上。”“怎样才能找到一样长、宽的木板呢?”教师问道。有的孩子说:“可以将木板重叠进行比较。”有的孩子说:“用尺子量一下就可以知道两块木板是否一样大小。”于是,孩子们分别用两种办法,找到了两两长、宽相等的四块木板和一块刚好做底板的木板,有了前面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把车厢做好了。

    用什么做车轮。车厢做好了,该装车轮子了。用什么做车轮子呢?有孩子说:“铺里有很多圆木片,可以做轮子。”其他孩子说:“木片太薄了,如果车厢里装满玩具就会被压坏。”“如果车子推到操场上,木片被水打湿会烂掉。”用圆木片做轮子的提议被否定了。这时,嘟嘟想起了什么,说:“上次我和爸爸妈妈到上海去玩,妈妈推着旅行箱,旅行箱的轮子很灵活,推起来速度也很快,这个轮子可以做小推车的轮子。”一旁的壮壮说:“我知道这种轮子叫万向轮,是金属做的,不容易坏,仓库里就有。”于是,孩子们很兴奋地跑向仓库,找来了万向轮。

    怎么装车轮。“小汽车有四个轮子,那小推车也要安装四个吧。”“是的,要安装在车厢的四个角上。”怎么安装呢?这时,孩子们看到了老师放在安装台上的螺丝和螺丝刀。有孩子说:“我们可以用螺丝把轮子固定在车厢的底板上。”装轮子需要拧螺丝,就要学会使用螺丝刀。工具架上有两种螺丝刀,要用哪一种呢?孩子们又讨论起来:“它们的头部好像不一样。”“对的,一种是一字形的,另一种是十字形的。”“我知道了,螺丝的顶上是什么形的就用相同形状的螺丝刀。”“我看到了螺丝顶上是十字形的,要用十字形的螺丝刀。”孩子们便开始安装轮子。浩浩发现万向轮上有4个孔,便自言自语:“那要拧4个螺丝吧。”他一只手拿起螺丝对准轮子上的孔,另一只手拿螺丝刀对准螺丝上端的“十”字,开始拧。只见他左拧一下右拧一下,拧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就是拧不进去呢?”浩浩有点着急。在一旁的佳佳说:“要握紧螺丝刀,用点力,一直往右边拧,这是我爷爷上次帮我做兔子灯笼时告诉我的。”按照佳佳的方法,浩浩终于拧进了第一颗螺丝。有了经验,接下来工作就容易多了。不多久,四个万向轮牢牢地安装在小推车的车厢下面了。第一辆小推车终于做成功了。孩子们很兴奋,教师们也很惊喜,从中看见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班孩子只能完成简单的木工工作,这是匠铺活动中教师的思维定势。对这次中班孩子自制小推车的尝试,教师从起初的质疑到后来的放手,再到看到孩子们成功制作出小推车,教师的观念也随之不断地改变。在支持孩子制作小推车的过程中,教师敢于让孩子自主探索、实践操作,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得到发展。

    做一盏美美的灯笼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新年渐渐近了。木匠铺里孩子们在热烈讨论:“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我们来做灯笼吧。”“对,我们可以做些灯笼挂起来,装扮幼儿园。”大家都赞成。对有木工经验的大班孩子来说,做灯笼并不难,所以他们很快在材料区找到好多方形的木板,做好了灯笼。“我们做的灯笼是原木色的,不够好看。”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是啊,我看到的灯笼是大红色的,好喜庆啊。”“元宵节灯会上,我看到的灯笼是五颜六色的,装饰得可美了。”“对,我想剪个窗花贴到灯笼上。”“我想剪只老鼠,因为明年是鼠年。”“我想编织中国结作灯笼穗,肯定很好看。”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对此,教师感到很为难。为幼儿园每次匠铺活动,都要求幼儿在定地点、时间内完成作品,不能跨铺流动。但此次孩子们的需求却是要在各个铺子间流动活动。这可行吗?木匠铺的“铺主”在匠铺活动的分享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请大家讨论。“我觉得可以试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原来也是规定不能跨区的,但为了方便孩子取用各区的材料,后来进行了联动,允许孩子们自由跨区。”“区域活动都在活动室里,在同个空间里教师容易管理,可是匠铺活动却在不同的空间,是否有安全隐患?”有部分教师担忧。但多数教师认为,大班孩子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并且对于每个匠铺的位置、路线和铺主都比较熟悉,可以支持孩子去尝试。

    教师们还设置了一张跨铺单,想跨铺的孩子都要填跨铺单,以便让各铺主了解有哪些孩子跨铺了。

    于是,在下一次的匠铺活动中,漆匠铺门口来了几位客人,他们将跨铺单交给铺主老师,因为有了事先的沟通,“铺主”帮助他们预留了工位。孩子们便忙碌起来。“我要做一盏红红的灯笼。”“我要把灯笼漆成黄色的。”“我要漆成渐变色的。”通过孩子们的专注工作,色彩斑斓的灯笼终于做成了。

    另外几个孩子来到剪纸铺,“铺主”同样接收了跨铺单并做了安排。可以剪什么装饰灯笼呢?孩子们还在讨论:“剪石花窗吧,我看这里有模板。”欣欣说。“我要剪雪花。”嘟嘟说。妍妍说:“我想剪红双喜字,贴在灯笼上很喜庆。”孩子们马上动手。“石花窗要用对边折剪的方法。”欣欣将手工纸对折后,模板对齐闭口固定,然后沿着轮廓剪,遇到镂空的地方就用剪刀头戳一个小洞再剪,一会儿,一个石花窗就剪出来了。雪花的折剪有点难,嘟嘟先将正方形纸角对角折成一个三角形,想折角的时候问题来了,两侧的角往对面两边折时边与边无法重叠。“怎么不能叠在一起呢?”嘟嘟边自言自语边尝试。“看看图示吧。”教师在一旁提醒。嘟嘟仔细看了雪花图示,发现第二次折纸时一个角要往左上折,另一个角是往右上折。对折后用铅笔画图案,剪掉多余的纸,再慢慢地打开,一朵雪花就出来了……

    孩子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然后,用这些作品装饰灯笼,一盏漂亮的灯笼就完成了。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编织铺,并主动交了跨铺单。他们到材料区,便议论了起来:“这里有很多衍纸、软硬藤绳和彩色的毛线。”“还有麦秆、丝线。”“我要用软硬藤绳编中国结,挂在灯笼上。”“我要用毛线做灯笼穗。”“我不会做灯笼穗。”“那边有一个灯笼穗,还有图示卡。”于是,孩子们仔细观察灯笼穗和图示卡。“我想应该先剪一捆一样长的毛线,然后将毛线对半折起来,再在最上端绑个结就可以了。”最后,大家提着装饰好的灯笼回到了木匠铺。“给这些灯笼取个名字吧。”有孩子提议。“都是我们小匠人做的灯笼,就叫‘小匠灯笼吧。”“好。”其他孩子都表示赞同。

    在匠铺活动中,孩子有流动跨铺的需求,教师顺应孩子需要,打破固有模式,放手支持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主动探索、深度学习,最终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一群幼教人坚守一份初心。在“前童小匠”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打破固有思维和模式,转变观念,伴着孩子出发,让孩子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获得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成长,遇到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