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性别预算的探讨

    李黎

    社会性别问题属于社会公共问题,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的共识。性别平等离不开公正平等的资源分配,政府预算正是决定公共资源价值取向和优先次序的工具。随着国内性别评估机制逐步建设,以及以性别平等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为国内实施性别预算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环境。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社会性别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对较多的难题,如何推动社会性别预算,打破障碍,是当下关注的热点。

    一、前言

    本文针对社会性别预算展开研究论述,首先对国内实施社会性别预算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阐述国内外性别预算研究开展的情况,为国内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开拓思路,紧接着对限制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主要原因展开论述,最后提出推进社会性别预算的有效路径。

    二、国内实施社会性别预算的重要意义

    社会性别预算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大会通过了《北京行动纲领》,提出要在政策、方案等预算决定方面纳入性别观点,由此,社会性别预算进入国内视野。随着社会性别预算实践的不断深入,学者发现社会性别预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利用社会性别预算可以促进政府能力的提升,将性别视角纳入政府预算中,可有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并且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确保社会公共资源可被充分利用。社会性别预算在政府预算中深入分析男性和女性的实际需求,通过性別评估合理配置预算资源,而且社会性别预算的公开透明程度较高,政府可实时发布相关的预算信息、目标实现情况,社会各界特别是女性可参与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政府政绩和预算资源的产出效益。

    三、国外性别预算研究开展的情况以及对国内的启示

    (一)国外研究开展情况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较强,性别平等意识强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来看性别预算性别预算在这些国家可以保证不同性别的差异性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可准确体现国家的公共治理水平,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精细化财政管理的有效手段。

    南美、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较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推进社会性别预算主要是因为外部捐助机构的要求,这些国家通过实施性别预算以寻求更多的外界资金帮助,性别预算工作较为被动。

    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其性别预算改革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亚洲国家的性别预算与非洲国家不相同,并不是被动开展性别预算,但是又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实施性别预算改革过程中,可多分析亚洲国家的性别预算开展情况,其更具参考价值,有利于推进国内社会性别预算。

    (二)国外经验对国内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重要启示

    通过分析国外社会性别预算改革情况,可以发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性别预算方法等对社会性别预算改革非常关键,因此国内在实施性别预算过程中要注重以上因素,同时主要借鉴亚洲国家的社会性别预算改革经验。民主政治改革与社会性别预算相互成就,民主政治改革委推进社会性别预算提供新的机会,而社会性别预算又可推进民主政治改革。根据发达国家的社会性别预算改革经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是推动社会性别预算改革的动力。社会性别预算要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提升性别预算的预见性和战略性。

    四、限制国内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国内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阻碍较多,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缓慢,影响政府预算的公平,其中限制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社会性别主流意识淡薄

    国内推进社会性别预算需要将性别视角纳入政府预算中,以性别视角制定预算规划,进行预算控制,但是由于国内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性别意识薄弱,民众对社会性别预算认识的程度不全面。

    传统的性别观念受制于男权文化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依旧盛行,近两年社会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男性应出门工作,女性则应相夫教子,社会性别意识还很淡薄。因此社会性别意识的传播和政府预算的理念变革,必然与传统男权政治文化形成冲突,虽然公共预算保持性别中立态度,但由于女性置于政治权利边缘,导致女性在政治权利中话语权缺失,而公共预算资源和制度制定的决定权掌握在大部分男性手中,若是男性固守传统的性别观念,对推进性别平等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薄弱导致社会性别预算发展困难,政府部门部分人员对社会性别预算的了解较为片面,甚至有部分群体完全不了解社会性别预算,无法推进社会性别预算的发展。另外,社会性别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管理的有效工具,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牵扯的利益群体较多,而且不论是预算决策还是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都带有一定的政治博弈色彩,若是在公共预算组织中女性的话语权较大,则在政府预算中社会性别主流意识较强,反之,公共预算组织中女性的话语权较小,则社会性别预算推进过程阻碍增加。

    (二)国内社会性别预算改革动力不足

    推进社会性别预算改革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结合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关于社会性别预算方面的制度条例仍处于缺失状态,并未与国家财政政策相联系,仅依靠地方试点来进行推广,没有各种法律制度的保证,则可能会使社会性别预算成为“昙花一现”,无法让试点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根据加拿大等国的先进经验,他们在推进社会性别预算方面,最关键的因素是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目前国内出台的预算法规和制度中并未完全将性别视角纳入其中,政府在实践中与所承诺的宣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国内社会性别预算技术能力欠缺

    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将预算编制作为重心,其中还包括性别统计、预算和绩效评估三个流程环节,其中性别统计是性别预算的初始环节,其对社会性别预算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此环节按照性别收集数据,为后续性别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提供准确依据。从操作层面来看,充分理解社会性别预算并有效掌握操作方法并非易事,国内当前还没有系统化、科学化的实践经验,同时缺乏相关的资源投入和解放性战略。由于国情限制和技术水平限制,还难以开发出科学的统计工具,无法将复杂的性别等级体系转变为可量化和可货币化的数据;而性别分类数据的缺乏、性别分析工具的不成熟,造成社会性别预算的基础不牢固,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后续的预算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

    五、推进社会性别预算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社会性别的主流意识

    社会性别预算是推动性别平等的有效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性别预算可更加公平的分配公共资源。社会性别预算覆盖的方面较大,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多,对社会性别预算的管控无法通过单一组织来完成,鉴于社会性别预算与社会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各类组织、公民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预算,相互传递和共享资源,同时深入改革传统的性别观念,树立现代化性别理念,深化社会性别主流意识。国内政府应当在推行社会性别预算过程中引导妇联、社会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等,增加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为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夯实基础,共同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相关的机制保证合作式社会性别预算可顺利推行,其一是利益机制,社会性别预算设计的利益主体较多,各利益主体的目标相差较大,如何平衡各个利益主体,将关键力量进行整合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推及社会性别预算应重视的问题,通过利益机制可保证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利益机制主要包括共享和补偿机制。其二是沟通机制,在推进社会性别预算过程中,各个参与者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是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对社会性别预算中的编制、执行、控制等环节有重要作用。

    (二)优化社会性别预算的制度环境

    推动国内社会性别预算必须有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应针对社会性别预算构建完善的制度基础环境,将社会性别预算规划到法律制度和社会发展中,并保证社会性别预算与政府预算进行融合,不能游离于政府预算体系外。社会性别预算的制度环境还包括性别预算观念的深化,社会性别预算在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传统的性别观念,因此政府应当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比如地方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社会性别预算,深化公民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理解,将国内社会性别预算试点的成果进行宣传。通过国际上社会性别预算较为成功的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其取得成功的必然条件。因此,要在推进社会性别预算方面取得成功,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先决条件,政府应当借助当前预算管理改革的“东风”,将社会性别预算融入预算法律法规,同时也将社会性别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评价,有效推动社会性别预算的建立。

    六、结语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性别预算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一个国家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政府预算中,以满足两性的差异化需求时,这样的政府预算制度无疑是最精细、最人性、最科学的。政府預算决定公共资源优先次序和价值取向,成为社会治理的同义词,是政府善制的一个理想领域。新修订的《预算法》中要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为实施社会性别预算改革提供良好契机,因此社会性别预算是一个值得探讨额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市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