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美学因素,探究散文教学新途径

    张晶波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散文具有凝聚和丰蕴、幽默和空灵、流畅和铺陈、精巧和节制、节奏和音韵、沉思和哲理等各种美学特点。在教授散文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些美学因素进行教学,这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散文学习中,进而对散文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发现古典诗词,涤荡心境

    如果学生能在特定的情景中展开审美,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到散文之美。我常常鼓励学生从文章中引用的古诗词入手,尝试从古诗词中发现是否有展现相同心境、场景的词句。这样就能更好地营造氛围,促使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

    在学习《春》一文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引用的古诗词,并说说这些古诗词展现出了怎样的意境,如何衬托出散文的意蕴。学生发现,作者在写到春天的风的时候,引用了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我鼓励学生思考,这句诗展现出怎样的状态。学生发现,这句诗展现出春风温暖的状态。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文章中描写的春天又是如何的呢?”学生提出:“文章中描写的春天是欢快的,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渴盼之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此外,在这篇文章中还引用了其他的诗句,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我鼓励学生思考这句诗给人怎样的感觉。学生:“这句诗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那么,你能从这首诗句中感受到怎样的意境呢?文章为何用这句诗?”学生提出:“文章体现了春天的朝气,有召唤人们前进的作用。”

    凝聚和丰蕴是散文的特点之一,这一点和诗歌有很大的相似性。散文的美学特征就是凝练精美、意蕴隽永。优秀的散文作家,其作品的语言都很凝练,但是又并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不少作者都会引用古诗词,用古诗词的情境衬托散文的意境。

    二、勾勒主题画面,自觉欣赏

    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时,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作品的主题画面进行分析,尝试说说文中主要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展开分析,说说在文章特定的背景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写作主题。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勾勒出散文的主题,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审美赏析。

    《背影》一文展现了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体现了父爱的伟大。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展开联想,勾勒出春天的画面。我鼓励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画面是怎样的场景呢?作者如何表现出父爱的伟大呢?”我鼓励学生在头脑中展开联想,尝试将文章中的场景展现成画面。学生提出:“我仿佛看见胖胖的中年男子,吃力地翻越铁路,为的是让孩子出行路上更加顺利。他的形象虽然略显臃肿,但是那滑稽的动作中展现的却是浓浓的父爱。”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将文字具象化,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情感。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沿着自己想象的内容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画面,大家能感受到怎样的主题思想呢?”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体会到了文章的主题。

    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具有沉思和哲理的审美特点,能引人沉思。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尝试先唤醒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审美感悟,在头脑中呈现出特定的画面,此后则展开思考,想一下这样的画面是否展现了生活,体现了对于人生的思考。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主题,提高赏析的能力。

    三、品析色调味道,调控点拨

    精彩的散文作品往往能调动人的五感,促使读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这就是散文独特的美学特点之一,散文具有精巧和节制共存的特点,能恰到好处地唤醒读者的审美感受。我尝试鼓励学生分析色调和味道,并点拨学生,从中感受到散文独特的美学特点。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时候,我鼓勵学生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系统,尝试体会作品的色调和味道。我首先鼓励学生尝试找出文章中的色彩描写,看看作品如何展现济南的冬天。“冬天的基本色调是白色,那么《济南的冬天》中展现的又是怎样的色彩呢?”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色彩更加多姿多彩,如薄雪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粉色,似乎是微微害羞的感觉。”我又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其他色彩。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冬天也是多姿多彩的,学生表示:“松树是青黑的,阳光微黄,水带着终年积蓄的绿色。这样的冬天给人色彩丰富的感觉。”

    精巧和节制是散文的美学特征之一,很多精彩的散文作品如同一幅画一般,能展现出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而这种对于事物的描摹却不是面面俱到的,是只选择事物最具有特征的一点。这样就体现了散文精巧和节制的特点。我鼓励学生在审美中尝试体会其中的色调和味道,体会散文的美。

    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时,我尝试鼓励学生围绕散文的特点进行挖掘,探究其美学因素,提高审美能力。除了本文介绍的这些美学因素以外,散文作品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在教学时要围绕其特点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品味到散文作品的特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初级中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