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有效载体探究

    王霄

    [摘要]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艺术院校合格艺术人才培养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载体存在组织、制度、宣传、实践等方面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高职艺术生的特点,探究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载体

    载体是实现事物发展目标的手段,是内容落实、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及新思潮、新媒体的涌现,高职党建工作发展明显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如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围绕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重新审视并进一步推进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的载体优化和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艺术类高职生同时具备“高职生”和“艺术生”双重特性,因此,党建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艺术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探索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一、当前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载体运用困境

    当前,艺术类高职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运用上与艺术职业教育没有较好的融合,在组织、制度、宣传、实践等载体上陷入困境,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载体:“官方模式化”

    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主体对象身份构成和文化氛围的特殊性,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理应别具一格:作为高等学府,主体学历和文化素质较高,年龄结构单一,人文环境单纯;作为艺术教育,灵活、自由、开放,重实践、重创作。然而,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党的意识形态并不是隐含于活跃的校园文化之中“润物细无声”,而是主要通过传统的、严肃的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组织学习、撰写思想汇报等“官方模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诚然,这些方式很重要,但是与大学生群体特性、活跃的大学文化环境格格不入,刻板单一的说教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不被接纳。当前的党建工作没有遵循受众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规律,导致效率、效果大打折扣。以某艺术高职为例,党的十八大、“四风”、“三严三实”等政策文件的学习,都以读文件、写读后感(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开会时打瞌睡、走神、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递交的文字材料抄袭面广泛。

    (二)制度载体:“虎头蛇尾”

    高职教育时间短,学生在校只有三年(第三年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实际有效在校时间仅两年),因此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遭遇“尴尬”:按照党员发展有关规定,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考察期需三年,而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那就意味着学生在高中没有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即使自入校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快速度也只能发展到预备党员考察期,还没来得及转正就毕业离校。其次,党员队伍发展结构失衡情况明显。如成都某艺术职业学院,学生预备党员发展一年级为零,积极分子10%,二年级预备党员不足2%,新的积极分子约15%,三年级预备党员陡然发展到30%,积极分子20%,类似于一个倒金字塔。“毕业就发展”现象,严重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无法得到保障。再者,高职院校为了确保党员素养,在入党关口上往往将学生成绩、干部经历、英语AB级、计算机等级、奖学金等作为“门槛”,而艺术类高职学生本身存在政治敏感性较低、自我意识强、专业技能突出而文化基础薄弱、受挫承受力差的特点,以上要求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认为入党“高不可攀”或者“入党无用论”。因此,艺术类高职党建工作在程序化运行机制上缺少制度保障。

    (三)宣传载体:安常守故

    在传播途径上,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还停留在宣传橱窗、校报、广播等传统方式上,忽略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多样化、便捷化信息渠道,尤其是新媒体异军突起,党建工作并没有积极采纳新的传播方式。以微信、微博为例,第32次全国互联网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为6.18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56%,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1]。同时,我国高校上网人数几乎达到学生数的100%,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渠道[2]。艺术类高职生在专业技能上投入较多时间,在文化课基础薄弱、兴趣点低的情况下,对纸质文字阅读的习惯较差,但是便捷、新奇的电子阅读容易抓住时尚、前卫的艺术生的眼球。因此,艺术类院校应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采用新媒体(微信群、公众号、微博等等)作为党建宣传阵地。

    在主题选择上,宣传主题依托于雷锋纪念日、建党节、国庆节、“九一八”等特殊的节日、纪念日上,忽略艺术生的学习特性。由于多种门类的艺术学习与外国尤其是西方艺术有关,艺术生在专业学习中收到许多外来因素的浸染,加之“艺术无国界”的思想影响,艺术生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节日、纪念日。因此艺术类高职的党建工作应做相应调整。

    (四)实践载体:“两张皮”

    高职院校的党、团实践活动,多采用创办市民学校,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募捐、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但是,艺术类高职生存在视野狭窄、纪律性较差、协调能力不强,交际能力差、过分强调特立独行的个性而缺少集体观念,有较多的功利心理和依赖心理,不关心集体,不易为社会接受等等。对于学校设置的这些实践活动,艺术生没有兴趣,只是敷衍应付,造成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教育意义。以重庆某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参观市区红色革命旅游区渣滓洞、白公馆,有近50%以上学生选择不参加,参加学生的30%也只是应付,原因是看过或者没兴趣。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迫于组织、安全的考虑,基本上去敬老院、福利院慰问,但参与率不高,且变成了行政命令而非自愿。

    二、艺术类高职生党建工作载体改革探究

    关于艺术高职党建工作载体的探究,并非全盘否定当前的做法,而是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思潮、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要求和艺术类高职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党建工作载体进行完善和补充。

    (一)创新实践创作载体

    1、揉合红色文化与艺术教学。艺术生对政治普遍较为淡漠,因此传统的灌输方式无法被接纳。艺术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充满了热爱,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训练。如果把红色文化有意识的植入教学当中,把专业课当作党课来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模仿伟人表演经典言论,吟诵红色诗歌,音乐学生学唱主旋律歌曲,影视表演学生演绎经典革命故事,美术专业采风时描摹革命烈士等等。在专业精品节目创作主题选择上,可糅合红色主旋律,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节能减排”设计比赛、美术专业“红色文化画展”、音乐系“怀旧——革命歌曲合唱比赛”、舞蹈系“红色娘子军”系列、戏剧影视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展演,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学习,对革命精神的体悟。

    2、打造特色艺术竞技平台。鉴于艺术生重实践和对专业竞技的浓厚兴趣,可选择“五四”、“国庆”、“一二九”等特殊时间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纪念活动,对参赛作品提出主题要求。学生在准备参赛节目的过程中,党性、政治觉悟得到了提升。例如舞蹈系编创、模仿的《红军过草地》、《十送红军》等优秀剧目,戏剧影视系模仿的《囚歌》、《小萝卜头》等剧目,可以利用专业竞技方式,学生在排练、学习、模仿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升。

    (二)建设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宣传载体

    高职艺术生感情高于理性,理想信念淡漠,网络环境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建立网上团校、网上党校、网上支部,进行网上谈心等等,并利用qq群、博客、贴吧、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针对艺术生文化理论学习能力差、自由散漫的特点,可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推广相关故事、历史、人物传记、视频文件等等,搭建“可视、可读、可感、可交流的载体平台”[3]。打造专属公众号、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教育。

    (三)改革党员培养模式

    1、艺术生党员发展“艺术化”

    调整发展党员的条件,将学生思想政治、品行、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作能力作为发展党员的标准,编撰符合高职艺术生特色的“党课教材”,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思想引导、教育。从大一入校起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在严把关口的同时,做好先进者的示范作用。对毕业生进行跟踪,配合就业单位完成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2、实行党员“导师”制

    艺术教学通常采用小班制甚至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特别深厚,专业老师的个人魅力、知识素养、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艺术生对专业老师充满了崇敬感和信任。如果在党员的培养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专业教师党员作为“导师”,不仅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还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便捷地传送给学生。

    (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艺术类高职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理想信念缺乏稳定性、思辩能力弱、专业能力单一,因此需要在思想品德上进行有意识的提升。如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四能四会”(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编会导、能拍会照)、“五个养成”(养成文明习惯、养成科学方法、养成团队精神、养成坚强品质、养成积极态度,养成优雅气质)营造“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德育氛围。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推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结语

    艺术类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实现载体多样化,强化学生党员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组织力,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上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王瑾.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4(23):93-95.

    [3]侯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认识[J].红旗文稿,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