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段婧寰

    [摘要]在社会组织领域加强党建工作,既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党的现代化的需要,更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社会组织党建却面临党组织设置形式、党员发展模式、党组织工作方法与活动方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就要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法、落实保障、建立工作新机制等来进行解决,以更好的完成社会组织的党建目标。

    [关键词]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加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部分职能加快社会化,各种新型组织随之出现并发展起来。这些新型组织无论在活动方式、组织形式,还是在价值理念、目标取向等方面,都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存在差异,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必然与传统单位中党建存在不一样的特点,这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和方法来开展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乃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处在“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组织在正确反映各方面群众的诉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因为政府引导不足加之自身力量薄弱,这类社会组织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就需要坚持从分析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社会组织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

    1、社会组织形态差异大,党员发展模式遭遇瓶颈。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常会遇到如何发展党员的问题。要想扩大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覆盖面,就需要妥善处理好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目前,各地区、各业务主管单位已经将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发展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着重在那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但是,在那些社会影响不大、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社会组织中,却仍是一个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5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下文简称《意见(试行)》)中规定,要按单位、行业、区域来建立党组织,虽然这种方式具有以往没有的优势,但这样由来自不同社会组织的党员组成的“拼盘式”党组织成员间,因日常联系不足、熟知度不够可能无法真正发掘并培养最合适的人作为组织发展对象,因而在党员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探索。

    2、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差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不明确。从党建的角度来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基层社会组织中都要建立党支部,以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目前,《意见(试行)》中规定,应“本着应建尽建的原则加大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力度”。

    但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虽然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在结构上的确有共通之处,二者组织类型却在本质上存在不同。政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分层明晰,实行层级节制的垂直式领导。而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的自我服务组织,这种层级特征就相对较弱,其成员相互间关系为彼此交叉的横向联系。由于二者结构的相异性,就要求处理好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设置方式,以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怎样将两者组织结构做出适宜的调整,是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处理的问题。

    3、社会组织成员多元,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式带来新挑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多元价值观碰撞,多种利益主体共生共存,人们的需求和思想更加多元。作为群众的自治性组织,社会组织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一定的利益需求,成员多元化,使得这些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也就更加明显的表现在社会组织中。诸如“三会一课”、读书读报等党组织的传统活动形式略显单一,未能灵活运用社会新媒体、开发更多与时代接轨的党建新形式,无法引起社会组织员工对党建活动的足够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成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残酷,社会组织及成员自身的生存压力也较大,党组织就会缺乏时间和机会开展活动。另外,虽然大部分的合伙人、业主对党建工作足够重视,但仍有部分由于认识不足、缺乏资金与物资等原因,使得这些社会组织不愿或无力很好地开展党建活动,阻碍党组织发挥作用。

    4、社会组织党建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不顺,存在疏漏。如下图,党建工作在社会组织中全面开展的十余年以来,全国大体形成了三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

    

    在构建社会组织党建体系方面这些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获得了一定效果,也出现一些困难。各地党建模式不统一,负责党建的主体不明确,党建工作部门上下无体系,左右无参照,职能机构不统一,工作部署难一致,严重阻碍整体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形成合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机关、国企、农村、社区的党建工作的差异,使党建工作在衔接机制上受限。这些造成很多工作需要依靠组织部,各级人事部门来开展,相对的职能部门却难以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层面没有成立社会组织党建牵头机构,严重影响了各省各地工作进度。

    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以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从党建角度来看,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重要方面。以党组织为依托,通过党的建设,建立起联结国家治理、公民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建设的有效组织网络,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与基本特征,深度剖析面临的各种问题,打开思路,不断创新,以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着眼点,寻求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1、转变思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组织建设的有机结合。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要注意度的把握,要认识到社会组织并非政府、企业的下属部门,而应是与他们并存的独立领域。一方面要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党建活动与社会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发展具有社会组织特色的党建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社会组织具有了与政府、企业组织的沟通联系的平台,可以更好地争取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在共赢合作中促进社会组织自身管理的进步,不断完善社会组织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不断发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中不断做出贡献,确保社会中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以促进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

    2、锐意创新,寻求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新方法。应结合社会组织的性质、整合程度、党员数量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一要倡导“个性化的党建”,区分出党建工作的基础条件和成熟程度,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党建。二要倡导“工作中的党建”,不应只是刻板的坚持组织全覆盖,更应强调工作全覆盖,将党建贯穿于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之中,精细设计领导体制、组织建设、职责任务、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制度,将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带动组织领导力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用党建促进社会组织业务素质和生存能力的进步。三要倡导“生活中的党建”,结合党员群体新特征,党建活动形式应相应的进行革新。针对社会组织成员趋于年轻化和知识水平整体提高的特征,可以把原先脱产集中的党建活动转变为业余分散,且更多的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四要倡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开发更多虚拟空间的党建工作新形式,不断建立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建网等在线党员干部服务平台。同时,在社会组织密集的区域建立更加开放、专业的党员服务站点,让党组织更加贴近的为社会组织党员提供服务。

    3、落实保障,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人才支持机制。一要加强对党务干部的选用和管理。应任用党性强、业务精的人员作为党组织的负责人;对那些工作做不到位的党组成员应做出调整,对由于工作变动而出缺的职位要及时补充,确保适时跟踪管理,及时作出应对。二要建立专家顾问队伍支持党建工作。建立专家顾问团队任用要求和工作制度,通过推荐的方式,聘任上级领导、党建专家等帮助指导工作,组成专家顾问团。三要建立党建人才培养机制。重视社会组织中党员、团员、工会会员的培养,使之成为党建骨干,表现突出者纳入更高一级的“党建人才库”,并可以向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四要加强党建人才循环任用机制。倡导形成公务员任职前到枢纽型社会组织挂职锻炼的制度,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到社会组织从事志愿服务的制度。再次,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经费、场地是当前社会组织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统筹管理社会组织党建的经费、物质保障。一要建立活动经费保障制度。通过在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各方资源。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社区公益事业经费补贴、项目委托管理等方式筹措活动资金。二要建立活动场地建设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对社区、协会以及主管单位的场所和设施,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实行资源共享,场地共用。三要搭建资源服务共享机制。上级党组织应该积极搭建政、企、社跨界融合的服务共享平台、资源交换平台、社会组织横向沟通平台、社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平台,将党组织纽带和社会组织利益纽带紧密相连,为社会组织提供表达诉求、获取资源的制度化通道。最后,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表彰激励机制要不断完善,充分发挥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一是评优表彰机制,定期对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党务人才进行评优和表彰,激励社会组织党员时刻保持勇于争先的工作热情。二是政治激励机制。给社会组织党员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渠道,及成为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政治机会。三是宣传工作机制。结合各种宣传渠道,如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对党建工作开展得好的先进党组织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党员的宣传力度,通过树立榜样,给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产生示范效应,激励其更加积极的开展党建工作。四是党务干部动力激励机制。给党建指导员队伍提供一定的上升渠道,可以将表现突出的党员破格提拔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激发其工作热情。五是项目优选机制。在政府公共服务招投标中,对有优秀党支部荣誉的社会组织给予一定的倾斜。

    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目的是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而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看,党组织的建立也加强了社会组织与政党的联系,为社会组织反映诉求、获取资源提供了有利渠道,使各类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进入到国家政权体系,并获得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活动既有利于执政党解决自身发展,也有效解决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促进社会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15年9月.

    [2]陈志卫,戴志伟,崔秀朋.新社会组织实践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陈家喜.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困境与方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

    [4]卢福营.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挑战与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02).

    [5]张波.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