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与写作教学探析

    王富玲

    新课标的改革中对语文的教育目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语文教育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的同时,锻炼其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相关知识的能力,并将发现的知识应用于个人的阅读与写作中,进一步通过个人阅读与写作的积累,不断提高个人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一、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撮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阅读以及生活中经过长期的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所以说仅仅依靠在课堂的教学是难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较高的促进作用的,并且仅仅通过短期的培训也是不可能的。

    据相关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语文教育是将生活的经验以及知识进行升华、深化的学科,即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不断地为生活服务。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在课堂中最大程度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特色的事物,并不断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可以通过不断阅读书籍以及杂志,可以在学校以及当地的图书馆进行借阅,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载,但是在网上下载相关的阅读材料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关注与指导,避免一些不良的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网络资源,避免学生沉浸在丰富的网络世界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视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时要不断发挥引导者的积极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阅读材料中的意义,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初中的语文课程《紫藤萝瀑布》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生活中见过的紫藤萝,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植物有什么区别。还可以引导学生讲述学生喜欢的植物,以及植物的特征。通过讲述对紫藤萝以及其他植物的影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还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通过与自然生活的结合积累写作材料

    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大自然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大自然中存在大量的特色景观以及生活的哲理,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促进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的教学活动以及探索活动,在教授课程之前依据教学内容再设置适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实地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与美感,进一步提高对内容的理解与深化,而不是通过表面的文字来理解内容。

    例如,在教授课文《春》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制定春游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田野、小溪甚至花草树木等事物的观察,实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发现春天的特点以及美感,在进行课文的讲解中就可以将课文与个人的所见所闻联系在一起,与作者感同身受,更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写作相关的文章时,也可以将自己看到的事物加入到文章中,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写作训练调整写作教学方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时,生活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的重点是进行不断的训练,在学生阅读积累以及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训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写作训练,教师通过对学生文章的批改以及阅读才能更加直观的判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从写作的切题、中心、内容、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制定更加适宜的教育方式以及指导方式。通过系列的专题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立意更新,结构更美,逻辑更严密,这样才能逐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课文《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有特点以及优美的语句可以为学生提高写作的技能,可以指导学生依照文章的例句进行仿写,模仿作者句子的形式以及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本文的叙述可以得出,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不断優化教学方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进程,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