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黄碧娥

    〔关键词〕家庭教育;优势智能;亲子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5-0071-02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认为:“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认为他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然而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自此,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变成了化学领域的天才。他在同类学生中遥遥领先……凭着他的努力和化学方面的天赋,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1910年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宝座。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有助于推动一个人获得自信,取得成功。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瓦拉赫效应”。瓦拉赫效应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深刻的启发。

    一、父母首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优势领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父母应该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到他的优势领域并加以培养。鱼儿擅长游泳,猴子擅长爬树,袋鼠擅长跑步……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动物一样,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如果鱼儿不会爬树,鱼儿的父母就说它是笨蛋,是失败者,丢了父母的脸,那鱼儿就永远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如果以不会爬树来评判一条鱼,它终其一生会以为自己愚蠢。”但是如果鱼儿的父母对它说:“孩子,虽然你不会爬树,但是你会游泳,你在水里也生活得很开心啊,为什么一定要爬树呢?”这时,鱼儿就会自信起来,努力让自己在水里过得越来越精彩!

    生活中也一样,甲家孩子钢琴、绘画学得特别好,乙家孩子能歌善舞,丙家孩子数学成绩非常优秀……我家的孩子不愿意学或学不好这些,就是落后者、失败者,让我丢脸了吗?瓦拉赫效应提醒我们,父母应该把注意力从孩子的“这不行那不行”上抽走,转移到去发现孩子胜任的方面,从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缺点转移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上来。孩子在自己优势方面获得的成就感有助于他树立自信,这份自信还有可能迁移到成长中的方方面面,助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真正智慧的父母不会一味固执地强求孩子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去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帮助孩子成为自信的人。

    二、父母应突破“朽木不可雕”的刻板认识

    孩子在某些方面做不好或做起来非常吃力,父母要认识到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的优势智能不在这些方面,父母需要立即去做的不是打击、否定、怀疑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去寻找和发现他的优势智能,并指导孩子为之努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中并逐步走向成熟的人,蕴藏着发展的巨大潜能。父母应该“蹲下来”,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用尊重信任的眼光看孩子,而不是用世俗、功利、短视的眼光看孩子。当孩子在学习上或某方面不断受挫时,父母不该总是对孩子表达失望和指责,而是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去面对困难。如果孩子还是难于胜任,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无用之才,“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也许是“此木不适合雕,适合做梁柱”“此泥不适合扶墙,适合种玫瑰植兰花”呢。孩子学不好这个,并不会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可以去学别的;孩子做不好这个,没关系,父母不要急着去否定和定义他的未来“必将一事无成”“失败者”“没用”……他在这方面不成,可以去成就别的方面。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要支持孩子轻易放弃,而是说当孩子努力过后实在不行的时候,父母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用多元的视角看待孩子,父母看到希望,孩子才会有希望。

    三、父母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然探索、内省等8种智能,但是这8种智能在一个人身上并不是平均分布的,每个人都有其优势智能。比如有些人可能空间智能比较弱,容易迷路,但他的音乐感受能力很好;有些人可能语言表达不擅长,但他的数理能力很强;有些人可能学业成绩比较差,但他有运动天赋。很多孩子在某些方面不断遭遇挫败,但并不是如父母所说,他什么都不行,只是還没有看见他行的方面。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却常常缺少这种寻找优势智能的意识,而是无意中默认了一些标准。例如,有的孩子在文化科目上学起来非常吃力,各种办法都尝试了,还是成绩不好。当这类孩子把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项目如绘画、运动、唱歌等方面时,父母常常又会指责他们:“如果你把这个时间和用心花在学习上,你的学习就不会这么差了。”甚至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结果孩子越来越厌学、胆小、自卑,或者越来越逆反,而且还会由于没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衍生出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

    其实,从来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追求完美孩子的父母,恰恰这也是父母养育孩子的一个误区。如果父母学习运用瓦拉赫效应,就会知道:这类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在学业上充满挫败,已经很不容易了,父母更要去挖掘他们在学业之外的优势智能,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去接触绘画、唱歌、跳舞、体育运动、手工、厨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点和优势智能,就应支持和鼓励孩子往这个方向发展,帮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育儿的路上,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家庭教育视野,立足孩子的差异,做到科学取舍。父母只有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优势智能的差异性,才不会盲目拿自己孩子的短板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做比较,也不至于盲目炫耀自己孩子的长处,唯有客观地尊重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养育焦虑。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发展什么兴趣,培养什么特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上进行智慧的取和舍,放弃盲目的攀比,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东莞,523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