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马学存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尚不成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较低,使用过程中容易价值迷失和行为失范。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融合,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更高层次、更健康的媒介使用动机,培养学生媒介认知能力及其内蕴的法治观念和公共精神,促使学生利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己,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初中学生?信息化?媒介素养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已成为现代社会运行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传播的信息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介的盛行,更是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使得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形形色色的媒介信息,对于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的初中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媒介既是初中生获得知识、人际交往、道德养成的重要渠道,又能引发价值迷失、行为失范等消極后果。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媒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媒介素养纳入课程体系,引进课堂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7版)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育人目标。笔者试图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入手,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初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更高层次、更健康的媒介使用动机

    在认知理论中,动机被定义为“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雷雳教授课题组,从此动机理论出发,对青少年新媒介使用动机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使用动机包括4个方面:自我表现、自我放松、能力提升与关系建立。笔者结合“认识自我”“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等教材内容,就新媒介使用动机的4个方面对1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关系建立动机占总人数的40.1%,自我放松动机占总人数的36.9%,自我表现动机占总人数的18%,而能力提升动机仅占总人数的5%。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更高层次、更健康的新媒介使用动机,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网络交友新时空》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网络“自助餐”(含晒照、网络聊天、玩游戏、刷抖音、收发邮件、查找学习资料等)。

    活动形式:利用周末时间自由选择“自助餐”餐品,自由翱翔网络世界。

    探究作业:匿名提交一份书面作业,注明享用的“自助餐”餐品及时间,并记录感受。

    活动支持:家长做好监督工作。

    活动总结:课堂上将学生提交的作业总结如下。

    1.用数据告诉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点“餐”次数最多的是玩游戏、看电影,花费时间最少,点“餐”次数最少的是浏览时政新闻和查找学习资料。

    2.学生的感受主要是游戏上瘾,影响学习,侵犯他人隐私。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媒介使用动机的4个方面及其含义。

    (1)自我表现指青少年使用媒介展示自己生活,获得他人关注。

    (2)自我放松是指青少年使用媒介,打发无聊时光。

    (3)能力提升是指青少年使用媒介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技能。

    (4)关系建立是指青少年使用媒介结交好友,建立友谊。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懂得在面对新媒介时要有更健康、更高层次的使用动机。比如浏览有价值的信息,寻找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提升自我;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扩大认知面,完善自我等。降低自我表现和自我放松动机,减少暴露自己隐私、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性和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风险。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

    1993年,美国学者将媒介的认知能力定义为“获取、分析、评价、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一定义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媒介认知能力研究的基石。获取信息是信息社会个人行动的基础和前提。怎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有赖于人们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人们再有效利用媒介符号来传导意义,实现传播。这四个能力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笔者结合“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权利与义务”等教材内容,确定了几个评判学生媒介素养认知能力的考量指标。从个体来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成绩与其对媒介的认知能力成正相关。就总体而言,目前初中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偏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通过可行的方式搜集当下最热点的新闻材料。

    教师活动:

    1.要求学生以书面文字、word文档、PDF等形式提交作业。

    2.课堂上用大屏幕展示学生搜集频率最高的三个新闻材料。

    (1)河南高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2)喝高度酒能杀死新冠病毒。

    (3)喝滚烫水能杀灭新冠病毒。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5个小组,对三个新闻材料进行讨论,分析、评判信息内容,并说明理由。由小组代表向老师提交书面陈述。

    教师活动:

    1.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材料(1)不可能。理由:高考考生有条形码;考场内外都有监控;高考舞弊入刑。

    材料(2)不可能。理由:能杀死病毒酒精浓度要达到75%,是专用消毒产品,不能喝。

    材料(3)网络谣言。理由:杀死新冠病毒水温需要56摄氏度,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

    2.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追问学生“你如何对待这些信息?”

    学生活动(回答):未经证实的不转发;呼吁民众提高社会责任感;不信谣,不传谣。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学会在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教会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评判媒介内容,并有选择地使用和传播媒介信息。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着力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和公共精神

    信息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开通,为中学生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他们在平台上发表文字(或视频)、晒照片,或宣泄不良情绪,或分享喜悦,成为“晒族”的主流人群。然而,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批判质疑能力较弱,随意“晒”可能导致破坏网络规则,泄露自己和他人隐私的事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促使学生利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己、服务社会,笔者结合“自尊自强”“心中有法”“法律与秩序”等教材内容,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为例,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谈话式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师:你们有微信、微博吗?你们会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吗?你们会 “晒”自己的生活吗?(含文字、声音、照片等)

    学生:有微信;喜欢发表自己的想法,爱给别人点赞;“晒”出的内容五花八门。

    师:你“晒”出的照片中有别人的身影吗?你“晒”出的成绩单把别人的成绩涂掉了吗?你“晒”的时候把定位隐藏了吗?

    学生:“哎呀,我晒的时候忘了隐藏定位了!”“你干吗把我照片发到你朋友圈?”“成绩是我的隐私,你怎么把我的成绩也晒了?”

    学生们开始争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隐私”及“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定义”。

    2.选用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使用媒介时要有法治观念和公共精神

    (1)大屏幕展示案例:朋友圈里骂交警,姑娘被行政拘留。2017年9月22日,浙江丽水缙云县一蒋姓女子因违法停车被交警处罚。该女子愤愤不平,随即将违法停车告知单拍照后上传至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并配上辱骂民警的言论。缙云县公安民警发现以后,立即向缙云县公安局报案。9月23日缙云县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蒋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交警开罚单是按规则办事;懂得蒋某“晒”罚单,泄露了自己隐私,增加了车牌号被盗用的风险;体悟蒋某不正确使用媒介,不仅给他人造成伤害,还触犯了法律,承担了法律责任;领会在使用媒介时要有法治观念和公共精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介信息對初中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而当前,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中小学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动机及对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J].少年儿童研究,2009(06):27-34.

    [2]王小平.大数据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媒介素养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