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开展体育课的几点建议

    李东伟

    摘要: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小学体育教师要担负起强健学生体魄的重任。教师要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让学生居家能够主动锻炼、强身健体,让体育课有序开展。

    关键词:疫情?体育课?安全

    疫情期间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尤其是户外的体育课能否确保安全,这些问题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关注的头等大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让防疫意识和体育锻炼齐头并进。

    一、统一思想,加强防疫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不仅要健学生体格,更要育学生思想,尤其在疫情时期,要铸牢全体学生的防疫意识。部分学生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一个城市才出现几例感染病例,万分之一的概率,几乎不会影响自己和身边的人,于是不戴口罩,随意与人交谈,近距离甚至密切接触,这都加大了感染的可能性。体育教师应该在室内理论课上介绍这次疫情带来的危害、造成的损失:往往一个新冠肺炎病人,会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引起交叉感染。在我国,虽然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国外感染严重,感染人数和死亡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中国相对安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方设法到中国来,于是境外输入病例也越来越多,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不能放松。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师生要共同加强防疫的意识,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对自己、对亲人、对身边人负责。

    二、掌控安全距离,培养防疫习惯

    一般认为,病毒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要素。只要我们切断传播途径,就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上户外体育课时,从学生出教室排队起,就要把安全距离掌控好。学生从教室出来排队,建议排一路纵队,前后之间保持一米间隔,教师要着重强调体育课上戴好口罩,偶尔可以把口罩拿下喘口气,但口罩拿掉后不能与同学说话,呼吸调整好后立即戴上口罩,不与同学发生身体上的接触,不追逐打闹。在这个特殊时期,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纪律,不拿掉口罩交谈,切断口沫传播的途径。

    安全防疫,习惯先行。在饮食上,不吃未烧熟的食物是一条金科玉律,勤洗手、多喝白开水、保持间距是防疫的三大法宝。具体到行为习惯上,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不咬手指,不咬笔、橡皮和尺子等文具。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口罩每只只能使用四个小时,每天上学要准备两个口罩,与人交谈要戴好口罩,不接触、不触碰同学。最后,要保持安全的距离。

    三、减少剧烈运动,增强体质为纲

    教师应指导学生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出汗量較多,如不及时换干衣服,感冒、发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教学区,一旦一个学生出现发热的状况,不仅发热的学生要送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全班同学都要到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不剧烈运动,那能不能不运动呢?当然不行。体育课就是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师可以采用运动量不大的方式,比如俯卧撑、小步跑、平板支撑、侧向滑步投掷轻物、跳高等技术性学习为主的运动方式,这样既能降低感冒、发热的概率,又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即使采取不剧烈的运动方式,体育教师也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热性和准备性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静止状态过渡至运动状态,增加机体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划分活动范围,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大班额的班级样态本身就有一定的传播隐患,十几个班级,一旦出现感染者,往往会一传十十传百,交叉感染的风险便增大了许多。因此,体育教师除了要特别注意自己所教的班级,还得注意同时上体育课的其他班级,不能让自己班的学生和其他班的学生混在一起进行活动,而应划分各个班级活动的区域,尽量做到和其他班级隔开来。如果学校场地有限班级又比较多,可以向领导提出建议,重新规划体育课,每节课可以安排一部分班级上室内理论课另一部分上室外体育课,这样轮流交替,不仅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机会。

    五、布置课后作业,增强免疫能力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每周锻炼三到六次,免疫细胞数目会增长,对病毒的抵抗力也会提高。但是运动量达不到要求,就起不到调节免疫功能的效果。因此,除了通过体育课锻炼学生体质,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和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锻炼。在家里做体育课后作业,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做一些如高抬腿跑、仰卧起坐、开合跳等动作。学生即使出汗较多,也能及时洗澡、换衣服,降低感冒、发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郝帅.试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2]邵伟德.体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